但必须指出: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法,都必须坚持规范的药物治疗,最大限度地降低缺血性卒中发病率和致残率 我科在临床工作中,对于颅内动脉狭窄采用内科治疗,对于颅外动脉狭窄,在颈动脉者主要采用cea及cas术,在椎动脉或锁骨下动脉者采用支架置入术,我们的体会是,介入及外科手术均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安全性很高的外科方法综上,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及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并非对立竞争,应当互补、甚至结合由于cea经济、安全且久经考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更适宜大范围推广,可依据指南将其作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首选 第八届北京五洲国际心血管病会议(ficc2014) 关于cea与cas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近几年国际上也陆续公布了几鳃裂瘘组随机对照研究,比较著名的有以下五组研究:第一组为sapphire研究(1),表明cea高危患者采取cea或cas治疗后近期死亡率和中风发生率相当; 第二组为space试验(2),证实颈动脉狭窄程度>50%的tia或轻度卒中患者接受cea或cas治疗后同侧缺血性卒中或死亡率无显著差异,前述两项研究提示cas并没有显示出比cea有更多的优势第三组为eva-3s研究(3),提示症状性颈动脉狭窄>60%的患者接受cas治疗后卒中和死亡率均高于cea第四组为icss研究(4),表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接受cea术后30天死亡和中风发生率低于cas第五组为crest试验(5),提示cea术后36天中风/死亡/心梗发生率显著低于cas前述研究表明,cea是治疗先天性鳃裂瘘管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美国心脏学会(aha)已将cea定位为i级推荐、a级证据,而cas为b级证据因此,我国卫生部在2013年1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对发现颈动脉狭窄>70%的患者,应请外科医师会诊,具备cea手术指征且无明显禁忌者应手术治疗 在所有脑血管病的病因中,20%由颅内动脉狭窄、闭塞和局部血栓形成引起,22%由颈动脉狭窄、闭塞和局部血栓形成引起,33%来自心脏(房颤、卵圆孔未闭),另10%原因不清,上述病因均可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合计占到脑血管病的85%之多颈动脉重建术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外科治疗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简称cea,针对颅外段颈动脉狭窄及闭塞病变)及颈动脉支架术(简称cas,针对颅内、颅外段颈动脉狭窄及闭鳃裂囊肿手术塞病变) 对于颅内动脉狭窄,2012国际卒中大会最新公布的sammpris研究结果显示,cas治疗30天后新发脑卒中率及死亡率均高于药物治疗组,提示cas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并不优于药物治疗而卒中介入治疗iii期试验(ims-iii)研究结果表明,静脉溶栓后行血管内介入治疗与单用静脉溶栓治疗相比,并未使中、重度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获益mr rescue试验也证实机械取栓和标准药物治疗组在临床转归方面均无显著差异故目前国际上对颅内动脉狭窄治疗的金标准仍是药物治疗 对于颅外动脉狭窄,已有研究(nascet,acas和ecst等试验)显示,cea治疗颈动脉狭窄程度>70%的患者的中风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内科治疗,是一种成效显著、安第四鳃裂瘘全性高的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lmc.com/mbyyy/88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