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体形态:有感染史非感染期的手术标本近端为瘘管组织,保持瘘管原有形态,中远端为暗红色实性瘢痕组织;处于感染期的手术标本近端为瘘管组织,远端为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包绕形成的脓腔,瘘管与脓腔不相交通;术后复发的标本为多囊性肿物,呈典型的哑铃状外观

相关链接:http://med.wanfangdata.com.cn/journal/lcebyhkzz.aspx

近日,大连大学附属中山耳鼻咽喉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探讨感染性先天性耳前瘘管的病理组织学特点,为降低术后复发率、改进手术方法提供依据研究指出,感染性先天性耳前瘘管组织被瘢痕组织分隔为多段,互不相通,瘘管内注射美蓝等示踪剂无法完整显示瘘管的走行,鳃裂囊肿图片故单纯依靠示踪剂切除瘘管易致残留整块切除瘘管组织及瘢痕组织是防止瘘管上皮残留的有效手段,可降低术后复发率该文发表在2014年第16期《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杂志上

收集感染性耳前瘘管患者25例,其中有感染史非感染期患者14例,处于感染期患者9例,术后复发再手术者2例手术时整块切除瘘管组织及瘢痕组织观察分析手术标本并行连续病理切片2组织学观察:有感染史非感染期者和术后复发者镜下可见瘘管远端走行不连续,呈多个束状管腔,管腔之间被条索状纤维组织分隔;处于感染期者镜下除上述表现外,脓腔周围可见新生的毛细血管及浆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3随访6~12个月,无复发


北京知名白癜风医院
中药治白癜风的药有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lmc.com/mbyyy/85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