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反复呕吐,原是肠套叠作祟 7月2日,9个月大的名名(化名)被父母急匆匆抱入黄石妇幼保健院。原来名名已经不明原因地哭闹了11个小时,伴呕吐8次食物和胃液,医院被诊断肠套叠,行空气灌肠后症状未得到缓解,遂转院至我院。 门诊以“肠套叠”急诊收入院。入院后,当班医生王友良仔细查看患儿,发现患儿精神差,哭闹不止,立即行补液治疗,同时复查彩超,超声可见“同心圆及套筒征”图像,确定为肠套叠后,马上联系了石俊医生来协助治疗。 SURGICALOPERATION 小儿外科团队正在进行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操作 小儿肠套叠早一刻救治少一分危险 考虑患儿已经在当地做过X线下的空气灌肠了,为了避免患儿反复接受X线辐射,医生石俊选择了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在准备妥当后,开始水压灌肠的治疗。 在大约ml的37℃温水在设定的安全压力及速度下注入了左右的结肠,超声下看见肠套叠在水压的作用下解套,小肠开始进水,名名安静下来了,不再哭闹,安静入睡,再也没有哭闹和呕吐的情况,住院观察3日后,名名顺利出院了。 肠套叠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使套叠的肠管解套复位是紧急的治疗措施,一旦确诊需立即进行。 非手术疗法 空气VS水压,我们有最安全有效的复位方法 灌肠疗法:适用于肠套叠48小时以内,全身状况良好,腹部不胀,无明显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方法包括: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X线监视下空气灌肠。其中空气灌肠要在透视机下进行,会有辐射的危险,为了减少患儿及家长的辐射(因为家长需要陪同患儿),小儿外科派出医生石俊专门进修学习超声下水压灌肠复位技术。目前科室更多采用超声下水压灌肠,因为肠套叠在灌肠解套后仍有住院期间反复发作的可能性,住院中可能需多次灌肠复位,相比于在X线下反复空气灌肠,超声下水压灌肠对孩子没有辐射危害,且可以反复多次进行治疗。如果保守治疗不能解套的话,那就得考虑手术治疗了。如果确定是继发性肠套叠如肠息肉、梅克尔憩室等导致的肠套叠,多需要手术治疗。 小儿外科团队协作 01 何为小儿肠套叠肠套叠(intussusception)系指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套人邻近肠腔所致的一种肠梗阻,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是3个月至6岁期间引起肠梗阻的最常见原因。 据小儿外科石医生介绍,本病60%的患儿年龄在1岁以内,但新生儿罕见。80%的患儿年龄在2岁以内,男孩发病率多于女孩,约为4:1。 健康肥胖儿多见发病季节与胃肠道病毒感染流行相一致,以春季多见。常伴发于胃肠炎和上呼吸道感染。 肠套叠分原发和继发两种。95%为原发性,多见于婴幼儿。 肠套叠一般是顺行的,即多为近端肠管套人远端肠腔内,极少数是逆行的。 肠套叠一旦形成,仅有很少部分的小肠套叠可以自行复位(暂时性小肠套叠),而对于套入结肠的或复套的一般不能自行复位,由于鞘层肠管持续痉挛,致使套入部肠管发生循环障碍,初期静脉回流受阻,组织充血、水肿、静脉曲张。黏膜细胞分泌大量黏液,进入肠腔内,与血液及粪质混合成果酱样胶冻状排出。肠壁水肿、静脉回流障碍加重,使动脉受累,供血不足,导致肠壁坏死并出现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并发肠穿孔和腹膜炎。 02 小儿肠套叠典型表现A 腹痛 腹痛为阵发性规律性发作,表现为突然发作剧烈的阵发性绞痛,患儿哭闹不安、屈膝缩腹、面色苍白,持续数分钟或更长时间后腹痛缓解,缓解时患儿可表现为一点也不痛,安静人睡,间歇10~20分钟后伴随肠蠕动出现又反复发作。阵发性腹痛系由于肠系膜受牵拉和套叠鞘部强烈收缩所致。 B 呕吐 为早期症状,初为反射性,含乳块和食物残渣,后可含胆汁,晚期可吐粪便样液体说明有肠管梗阻。 C 血便 为重要症状。出现症状的最初几小时大便可正常,以后大便少或无便。约85%的病例在发病后6~12小时排出果酱样黏液血便,或直肠指检时发现血便。 D 腹部包块 在体型不胖的患儿及其安静时,有时可于腹部触到腊肠样包块。 科室链接 小儿外科简介 黄石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是鄂东南地区唯一一个专门诊治小儿外科疾病的专业科室,医院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可对0-18周岁的儿童开展各种先天性缺陷和畸形、感染、肿瘤、创伤治疗,是鄂东南地区医疗设备最齐全、技术力量最雄厚的儿童外科。该学科年被黄石市卫计委授予“黄石市市级临床重点专科”。 科室开放床位50张,配备有美国史赛克小儿腹腔镜、强生超声刀等一大批先进手术设备,可独立开展各类小儿外科手术。 诊疗范围 小儿普外:腹股沟斜疝、阑尾炎、美克尔憩室、肠梗阻、肠套叠、胆总管囊肿、各种类型血管瘤、淋巴管瘤、鳃裂囊肿(瘘)、甲舌囊肿(瘘)、消化道畸形、小儿腹痛、先天性巨结肠、脐疝、卵黄管疾病、脐尿管瘘。小儿泌外:鞘膜积液、隐睾、包茎、隐匿型阴茎、尿道下裂、肾积水等。新生儿外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先天性肠闭锁和肠狭窄、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眙粪性腹膜炎、脐膨出、消化道重复畸形、先天性肛门和直肠发育畸形等。小儿骨科及矫形外科:小儿并指、多指畸形、索带压迫综合症、肌性斜颈、腱鞘囊肿、狭窄性腱鞘炎、髋关节滑膜炎、寰枢关节半脱位、骨干骨折等。 特色医疗 小儿外科微创手术:可针对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隐睾、阑尾炎、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先天性幽门门肥厚狭窄等小儿外科疾病开展微创手术。小儿肠套叠非手术治疗:可开展空气灌肠整复治疗。 主任医师 外科主任 张思义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专业委员会小儿普外微创学组委员 湖北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 擅长应用腹腔镜微创技术进行小儿普外、泌外常见病的诊治。年黄石健康行业总评榜“我心目中的名医”; 年鄂东医疗集团“最美医生”、“优秀共产党员”年鄂东医疗集团“先进个人” 年敬业奉献“黄石楷模好人”称号 年获“湖北年度暖医”称号 主治医师 石俊 从事外科工作10余年,对常见胃肠外科及小儿疝气、阑尾炎、肠套叠等疾病的诊断治疗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医院专门进修学习肠套叠的超声下水压灌肠技术,并成功开展此技术,目前熟练应用于小儿外科临床,有很高的复位成功率。 内容:小儿外科段丹丹童璐 编辑:刘梦婧 责审:王军 监制:张丽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lmc.com/mbyxg/1093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