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原名芎藭。提起川芎,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陌生,不知其为何物,更不知道有什么功效作用。但只要看一看许多治头痛药物的配方,大家就会恍然大悟,原来它的作用如此之大! 川芎的功效 川芎味辛,性温。入肝、胆经。功用主治: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1、《本经》:"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 2、《别录》:"除脑中冷动,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如醉,诸寒冷气,心腹坚痛,中恶,卒急肿痛,胁风痛,温中内寒。" 3、陶弘景:"齿根出血者,含之多瘥。" 4、《药性论》:"治腰脚软弱,半身不遂,主胞衣不出,治腹内冷痛。" 5、《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补五劳,壮筋骨,调众脉,破癥结宿血,养新血,长肉,鼻洪,吐血及溺血,痔瘘,脑痈发背,瘰疬瘿赘,疮疥,及排脓消瘀血。" 6、《医学启源》:"补血,治血虚头痛。" 7、王好古:"搜肝气,补肝血,润肝燥,补风虚。" 8、《纲目》:"燥湿,止泻痢,行气开郁。" 9、《药性论》:治腰脚软弱,半身不遂,主胞衣不出,治腹内冷痛。 10、《医学启源》:补血,治血虚头痛。王好古:搜肝气,补肝血,润肝燥,补风虚。 11、《纲目》:燥湿,止泻痢,行气开郁。芎藭,血中气药也,肝苦急以辛补之,故血虚者宜之;辛以散之,故气郁者宜之。 川芎的作用 川芎具有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的功效,主治风冷头痛、眩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淤块阻痛、痈疽疮疡。外用治疗足跟痛很少见有报道,但是从药效学角度看还是可信的。中医认为川芎为血中之气药,善于行走到人体周身,发挥活血、消淤、止痛作用。外用也有效,且很安全,可以试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川芎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川芎挥发油少量时对动物大脑的活动具有抑制作用,而对延脑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及脊髓反射中枢具有兴奋作用。用川芎煎剂25-50g/kg灌胃,能抑制大鼠的自发活动,对小鼠的镇静较大鼠更明显;它还能延长戊巴比妥的睡眠时间,但不能拮抗咖啡因的兴奋,也不能防止五甲烯四氮唑、可卡因的惊厥或致死作用。日本产川芎的挥发油部分对动物大脑的活动具有抑制作用,而对延脑的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脊髓反射具有兴奋作用,剂量加大,则皆转为抑制。 2、对心脏的作用。 研究发现,川芎有增强血液流通的作用,可以使动物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血管扩张,这些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而且,川芎有非常明显的对抗Pit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缺氧作用。 3、对平滑肌的作用。 川芎浸膏的10%水溶液对妊娠家兔离体子宫,微量时能刺激受孕子宫,使其张力增高,收缩增强,终成挛缩;大量则反使子宫麻痹而收缩停止。 4、抗痉。 川芎中所含的阿魏酸与中性成分(?-Lactone)对平滑肌有抗痉作用。川芎生物碱,阿魏酸及川芎内酯都有解痉作用,而藁本内酯则是解痉的主要成分。iv藁本内酯还能明显解除乙酰胆碱、组胺以及氯化钡引起的气管平滑肌痉挛收缩。 5、抑制肺血管收缩。 川芎嗪亦能抑制缺氧引起的肺血管收缩,对肾上腺素或氯化钡引起的血管收缩也有抑制作用。从离体组织和细胞对川芎嗪作用机制表明,川芎嗪对主动脉平滑肌的松弛效应与异搏停的特性非常相似,推测川芎嗪可能为一种新的钙离子拮抗剂。 6、抗菌作用。 川芎对大肠、痢疾(宋内氏)、变形、绿脓、伤寒、副伤寒杆菌及霍乱弧菌等有抑制作用。川芎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某些致病性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抗放射作用川芎煎剂对动物放射病实验治疗有一定的疗效。川芎水溶性粗制剂对大鼠、小鼠及犬的放射线照射与氮芥损伤均有保护作用。川芎对大鼠的抗射效果比小鼠好,ip比im给药效果好,im给药较ig效果好。 7、抗放射作用。 川芎水溶性粗制剂对大鼠、小鼠及犬的放射线照射与氮芥损伤均有保护作用,且川芎对大鼠的抗射效果比小鼠好。 8、用于胸胁疼痛。 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扑伤痛,川芎辛散温通,功能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用于各种瘀血阻滞之病症,尤为妇科调经要药。治胸胁疼痛,可配柴胡、香附等同用;治风湿痹痛,可配羌活、独活等同用;治症瘕结块,可配三棱、莪术等同用;治疮疡肿痛、跌打损伤,可配乳香、没药等同用。 9、调经。 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常配当归等药同用; 10、用于感冒头痛,偏正头痛等症。 川芎辛香善升,能上行头目巅顶,具有祛风止痛作用,为治头风头痛要药,可配细辛、白芷等同用,亦可跟据头痛属于何经进行适当配伍。对于感受风邪引起的头痛,若可荆芥、防风、羌活等同用治风寒感冒头痛;与菊花、僵蚕等配伍,治风热头痛。此外,近年来临床常用该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11、其它作用。 川芎嗪能增加麻醉兔的肾血流量,并能利尿。川芎嗪能抑制DNA合成,提示能抑制蛋白质和抗体生成。川芎有某些抗维生素E缺乏症的作用,它能保护雏鸡避免因维生素E缺乏而引起营养性脑病。阿魏酸钠可减少H2O2及O2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有抗OH及丙二醛(MDA)溶血的作用。阿魏酸钠可明显降低补体溶血,抑制补体3b(C36)与红细胞膜的结合。川芎嗪对以平阳霉素气管内给药制备的小鼠肺纤维化发生有抑制作用。 川芎食疗食谱易水学派的创始人张元素认为川芎治疗头痛的效果十分出众,因此在《医学启源》中他写到“头痛须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经药”,可见张元素对于川芎治疗头痛的认可。但并不是头痛就要用川芎。 风寒湿三种不正之气侵犯人体肌表,其中寒气重的以疼痛为主,因此称为痛痹;以湿气为重的表现为肢体的重浊,活动不利,《黄帝内经》载: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由此可见湿热在表可以表现为拘挛与肌肉痿弱,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表现,但根本的病机都是湿气。川芎性温味辛,辛能发散,行血行气,将体表的寒湿邪气祛除,因此可以治疗寒痹,筋脉拘挛不舒展。 人体被金石所伤,血液离开了循行的经脉,变成了无用的瘀血,瘀血不仅无用,反而有害,需要将这些瘀血排出体外,或者在体内消除,这牵扯到瘀血的治疗方法,是消法或者下法的问题,本篇不做详细论述。川芎的作用是缓慢消除这种瘀血,从而减轻患者的症状。同样的道理,如果瘀血在女性的子宫中,阻挡了人体正常血液的运行,会出现多种症状,比如闭经、不孕等,川芎亦是通过活血化瘀的功效,使瘀血除去,人体自然恢复正常。 川芎为血中气药,行血中之气,在活血化瘀的同时,可以行气,气行则血更加容易运行,血行则瘀血渐渐可以消除。瘀血化而疼痛自止,川芎的止痛作用不仅来源于活血化瘀,同时可配伍用于多种气血郁滞的疼痛。因为川芎辛散之力较强,因此对于虚损行疾病导致的疼痛则不适合,辛散而伤气血,气血本就不足,徒伤气血则加重这种不足,反而使原有的症状加重。 1.川芎配羌活,功擅祛风止痛 川芎辛温香窜,走而不守,尤能上行头目,为治疗头痛要药。“头为诸阳之会,唯风可到”,宗“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说,对风寒、肝火、痰浊、瘀血等引起的顽固性头痛,当取川芎为君,以活血通络,配以羌活宣发风邪,二者相使,引药上行脑络,奏止痛之效,既治表证头痛,亦疗内伤头风,故《本经逢原》谓:“羌活与芎藭同用,治太阳、厥阴头痛。”外感头痛多以川芎茶调散化裁,内伤头痛则取桃红四物汤加减;若痰湿甚头痛且重者,配苍术、半夏、升麻;肝火旺头痛且胀者,辅黄芩、夏枯草、石楠叶;久痛不已者,则辅以全蝎、蜈蚣、露蜂房等虫蚁搜剔之品。 宋某,女,32岁,头痛反复发作7年,多方治疗无效,拟诊为偏头痛,头颅摄片阴性。患者自觉头痛彻巅,日轻暮甚,痛甚则彻夜难寐,每于劳累或气候变化时加剧,经事前后易诱发,脉细缓,舌苔薄腻,久痛入络为瘀,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例立法。药用:川芎15克,羌活9克,当归9克,生地12克,赤芍12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服药1周,头痛见减,但夜间仍有小发,原方加全蝎粉、蜈蚣粉各1.5克另吞。1周后头痛痊愈,随访经年未发。 2.川芎配黄芪,功能引血上行 川芎擅长祛风行血,黄芪功擅补气升阳,二者相配,则能补气活血,引血上行。血液上行头目,全赖清阳之气升发,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清阳之气日渐衰弱,以致气血上奉减少,血气不升,脑络失养,则头痛、眩晕、健忘、痴呆等症丛生,诸如老年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血管意外、老年性痴呆等,多由清阳下陷,血瘀内滞所致,治此习用清暑益气汤、益气聪明汤、补阳还五汤等方出入,并重用黄芪、川芎二味,收事半功倍之效。 胡某,女,67岁,有高血压病史多年,曾大小中风数次,左侧肢体不用,头项易于下坠,口苦,舌苔薄腻,脉细弦。瘀阻脉络,阳气不行,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味。药用:黄芪30克,桃仁9克,赤芍9克,广地龙6克,虎杖15克,红花9克,千年健9克,蜂房9克,菖蒲4.5克,丹参15克,炒苍术9克,扦扦活15克,防风6克,川芎9克。上方出入治疗1月,患者已能独立行走,颈项不坠,其他症状亦减,原方继续治疗半月,以竟全功。 3.川芎配当归,功效补血化瘀 川芎与当归合方,名曰佛手散,众多传统名方中多含有此方。当归性润,功能补血和营,配以川芎活血行气,则补血而不滞,活血而不伐。血虚者常兼血瘀,盖血液盈余则流畅,若病久营血耗损,血脉空虚,无余以流,则艰涩成瘀,而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互为因果。故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液系统难治病,则取当归、川芎为君,尝谓“于补血药中加入行血药,其效益倍”。属热者则辅以虎杖、升麻等清营泄热;属寒者则佐以补骨脂、肉桂、鹿角、牛骨髓等温经壮阳;兼有脾运失健,纳呆腹胀者,则加入苍白术、谷麦芽,以鼓舞中州,促进药物吸收,寓“上下交损,当治中焦”之意。 4.川芎配苍术,功能疏肝解郁 朱丹溪谓:“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创越鞠丸,用苍术、川芎以疏肝行气,活血化瘀,示后人治郁大法。余认为百病皆生于郁,《内经》虽有“五郁”之说,但总以木郁气滞为多见,肝主疏泄,斡旋周身阴阳气血,使人的神志活动、水谷运化、气血输布、三焦气化、水液代谢宣通条达,一旦肝失常度,则阴阳失调,气血乖违,气滞、血瘀、痰生、火起、风动,诸疾丛生,魏玉璜谓“肝为万病之贼”,确具至理。苍术气味芳香,不仅擅长燥湿,更能行气解郁,配以川芎,气血双调,用于多种难治病,有“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之效。 5.川芎海虾饼 川芎可以和海虾搭配的一起煎饼是在需要的时候需要准备新鲜海虾克,芹菜叶50克,川芎5克,把准备好的川芎研成粉末,放在准备好的小海虾中再加入准备好的芹菜叶,随后放入少量面粉和两个鸡蛋调匀后制成面糊,取适量放在平锅中,摊成饼状煎到两面金黄小虾熟透以后就能取出。 6.川芎炖牛肉 川芎可以和牛肉搭配的一起炖着吃,在需要的时候需要准备1千克新鲜牛肉和葱姜,适量再准备10克川芎,25克红枣,把准备好的所有食材全部清洗干净以后直接放在炖锅中,加入足量的清水,用大火烧开再用中小火炖两小时炖到锅中的牛肉熟透软烂,再加少量食用盐调味,调匀以后出锅吃肉喝汤就能滋补强壮身体也能缓解关节疼痛。 7.川芎白芷炖鱼头 材料:鲢鱼头克,枣(干)80克,川芎12克,白芷12克,姜3克,盐3克。 做法: (1)川芎、白芷、红枣和生姜洗净。 (2)红枣去核。 (3)生姜去皮,切片。 (4)大鱼头冲水洗净,洗去血污、斩件。 (5)将川芎、白芷、红枣、姜、大鱼头放入炖盅,加适量水,盖上盖,放入锅内。 (6)隔水炖约4小时。 (7)加入细盐调味,即可饮用。 8.川芎小虾饼 材料:新鲜小海虾克,芹菜叶50克,川芎3克。 做法 (1)主料:新鲜小海虾克、川芎3克、芹菜叶50克。 (2)川芎研磨成粉加入小虾中。 (3)另取克面粉、2个鸡蛋、3克盐调成糊。 (4)蛋糊加入小虾、加芹菜叶拌匀。 (5)烧热平底锅,倒入适量混合好的小虾糊。 (6)中小火煎到两面金黄,熟透即可。 川芎的禁忌 阴虚火旺,上盛下虚及气弱之人忌服。月经过多、孕妇亦忌用。 《本草经集注》:白芷为之使。恶黄连。 《品汇精要》:久服则走散真气。 《本草蒙筌》:恶黄芪、山茱、狼毒。畏硝石、滑石、黄连。反藜芦。 《本草经疏》:凡病人上盛下虚,虚火炎上,呕吐咳嗽,自汗、盗汗咽干口燥,发热作渴烦躁,法并忌之。 《本草从新》:气升痰喘不宜用。 《得配本草》:火剧中满,脾虚食少,火郁头痛皆禁用。 食疗养身歌诀: 盐醋防毒消炎好,韭菜补肾暖膝腰。萝卜化痰消胀气,芹菜能降血压高。胡椒去寒又除湿,葱辣姜汤治感冒。大蒜抑制肠胃炎,绿豆解暑最为妙。梨子润肺化痰好,健胃补肾食红枣。蕃茄补血美容颜,禽蛋益智营养高。花生能降胆固醇,瓜豆消肿又利尿。鱼虾能把乳汁补,动物肝脏明目好。生津安神数乌梅,润肺乌发食核桃。蜂蜜润肺化痰好,葡萄悦色人年少。香蕉通便解胃火,苹果止泻营养高。海带含钙又含磺,蘑菇抑制癌细胞。白菜利尿排毒素,菜花常吃癌症少!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 最好的心情是宁静,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愿健康常伴! 阅读开智慧,分享积功德 养身 ▲长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