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症状 http://www.bflvye.com/m/ 口组直播课第五讲之病理学(颌骨疾病、唾液腺病、囊肿) 第十三单元颌骨疾病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染的化脓性炎症。急性颌骨骨髓炎:有少量死骨形成,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慢性颌骨骨髓炎:大量死骨形成慢性骨髓炎伴增生性骨膜炎:又叫Garre骨髓炎,无死骨,双层骨皮质。 慢性局灶性硬化性骨髓炎:20岁以前的年轻人,无死骨,常见于下颌第一恒磨牙,又叫致密性骨炎。结核性骨髓炎:上皮样、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和炎细胞,结节中心见干酪样坏死,有时可见死骨形成。 二、骨纤维结构不良(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单骨多见,占80%。X线毛玻璃样改变。镜下:疏松的细胞性纤维组织代替了正常的骨组织,形成形态不一的幼稚骨小梁,这些优质的骨小梁中间缺乏连接,没有层板结构,似于C、O、V、W等英文字母的形态,骨小梁周围缺乏成排成骨细胞。 三、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又称组织细胞增生症。 嗜酸性肉芽肿 汉-许克病 勒雪病 慢性局限性 慢性播散性 急性播散性 好发于儿童、青少年 好发儿童,3岁以上 3岁以内 多发于骨内、颅骨、下颌骨、肋骨,口腔多侵犯颌骨和牙龈 多骨性、骨外病变 不仅骨病变,还有内脏病变 常见牙龈肿痛、颌骨中大和牙松动 三大特征:颅骨损伤、突眼、尿崩 X线:溶骨 颅骨不规则穿凿样破坏 骨质明显破坏 嗜酸性粒细胞多见 大量泡沫细胞 大量朗格汉斯细胞(明细胞) 四、巨细胞肉芽肿:单纯刮治,很少复发。第十四单元唾液腺疾 第一节唾液腺非肿瘤性疾病 1、慢性唾液腺炎:以慢性化脓性唾液腺炎多见,多发生于下颌下腺及腮腺。进食加重,少量粘稠或咸味的液体。造影:主导管呈腊肠状,末梢导管呈点球状扩张。镜下:导管扩张,淋巴滤泡;腺泡萎缩、消失而为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取代。 2、慢性复发性腮腺炎:主要在3-6岁,反复肿胀,胶冻样脓液,造影:末梢导管点球扩张,镜下导管囊状扩张,淋巴滤泡,腺泡萎缩。 3、慢性硬化性下颌下腺炎(Kuttner瘤):慢性进行性炎症,伴有纤维化和无痛性肿胀;粘稠的脓性分泌物;造影:腺泡消失和导管扩张;导管周围纤维化,结缔组织增生,并伴有玻璃样变性;腺泡萎缩被淋巴细胞取代,鳞状化生。IgG4阳性浆细胞。 4、坏死性唾液腺化生:良性病变。好发于腭部,软硬腭交界处。火山口样溃疡,深达骨,骨不破坏,病程6~8周,可自愈。镜下:假上皮瘤样增生,腺小叶坏死,鳞状细胞化生,化生的鳞状细胞形态较一致,无核异形性或间变。溃疡中心坏死,周围黏膜充血。病程6~8周,可自愈。坏死:腺小叶坏死,腺泡壁溶解消失,黏液外溢形成黏液池。腺导管上皮鳞状化生,形成大小不等的上皮岛。 5、舍格伦综合征:眼干、口干、伴有类风湿关节炎。40岁以上的中年女性多见。诊断:唇腺活检。造影:主导管扩张边缘不整,羽毛状或花边状,末梢导管呈点状、球状或腔状。镜下:从小叶中心开始,形成淋巴滤泡,腺泡消失,小叶外形轮廓仍保留。腺小叶内缺乏纤维结缔组织修复。 第二节唾液腺肿瘤 二、多形性腺瘤(混合瘤)(最常见) (一)临床表现:大唾液腺中以腮腺(80%)最多见,下颌下腺次之,小唾液腺以腭部最多见。诊断:肿瘤无痛生长缓慢,扪诊呈结节状,可活动。含黏液透明,见浅蓝色透明的软骨样组织或黄色角化物。 (二)病理改变:结构的多形性(腺上皮、肌上皮、黏液软骨样组织)来源于闰管或闰管储备细胞。 三、腺淋巴瘤(Warthin瘤,淋巴乳头状囊腺瘤):是良性肿瘤,位于腮腺下极。由上皮和淋巴样组织构成(上皮淋巴在我心) 四、嗜酸性腺瘤(良性肿瘤),又称大嗜酸性粒细胞腺瘤(大量嗜伊红颗粒:磷钨酸苏木精(PTAH)染色阳性)。主要发生于腮腺,也可下颌下腺。“明细胞”(空泡状,一个或多个核仁)。“暗细胞”(胞质内有鲜明的嗜伊红染色,核小)。细胞排列分三型:小梁状、实性、片状性(消食片)也可见微囊、导管状和腺泡状结构(味道鲜)(嗜腺不好,明暗不分,吃粒小实片,微导腺) 五、基底细胞腺瘤:75%发生于腮腺,上唇多见。基底样细胞肿瘤细胞,缺乏黏液软骨样成分,生长缓慢的无痛性肿物。周围组织呈栅栏状排列。细胞排列分4型:梁状、实性、管状和膜性结构(粮食管够么) 六、黏液表皮样癌(中间细胞站过来)黏液表皮样癌是唾液腺肿瘤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唾液腺癌中居首位。女性比男性多见,腮腺和腭部最为多见。高分化者表现低度恶性(粘液细胞50%),中分化者为中度恶性,低分化者为高度恶性(10%)。病理改变:镜下由三种细胞成分构成:黏液细胞、表皮样细胞和中间细胞。 特点简记: 1.舍格伦综合症:眼干、口干加结缔组织病小叶轮廓存在,被纤维组织所替代。 2.多形性腺瘤:上皮导管样结构、黏液样区域、软骨样区域。 3.腺样囊性癌:神经侵润早,分为:筛孔、管状、实性型。4.黏液表皮样癌:黏液细胞、表皮样细胞、中间细胞。 5.腺淋巴瘤:腺上皮和淋巴样间质。 6.恶性多形性腺瘤:多形性腺瘤含有恶性成分。 7.基底细胞腺瘤:瘤细胞为基底样细胞,排列成实性、梁状、管状和膜性结构。 8.腺泡细胞癌:镜下见肿瘤实质细胞有腺泡样细胞、闰管样细胞、空泡样细胞、透明细胞和非特异性腺样细胞,细胞内内含微嗜碱性酶原颗粒,肿瘤细胞排列为四种组织类型:即实性型、微囊型、滤泡型和乳头囊状型。 第十五单元口腔颌面部囊肿 第一节牙源性囊肿 一、含牙囊肿又称滤泡囊肿,若位于软组织时,称为萌出囊肿。含牙囊肿内囊腔内一定含有一个牙齿(严格说是牙冠),但是含有牙齿的囊肿或病变并不一定都是含牙囊肿。因此不能仅仅通过X线表现做含牙囊肿的诊断。以下颌第三磨牙区最常见,其次为上颌尖牙区,囊壁附着于牙颈部,即釉牙骨质界,囊内含淡黄色透明液体。上皮衬里很薄,无角化。 二、根尖周囊肿:属于炎症性囊肿,炎症浸润细胞主要为淋、巨、浆、大量中性粒细胞以及泡沫状吞噬细胞。技术能内衬上皮为无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可见含铁血黄素,泡沫细胞和胆固醇结晶裂隙和透明小体。组织来源多为Malassez上皮剩余。 第二节非牙源性囊肿 三、球状上颌囊肿:上23牙根之间。X线:界限清楚,倒梨形。 四、鳃裂囊肿(颈部淋巴上皮囊)来源于鳃裂或Y咽囊的上皮剩余,不复发可癌变。常位于颈上部近下颌角处,胸锁乳突肌上1/3前缘。柔软,界限清楚,可活动。囊腔内含有黄绿色或棕色清亮液体、浓稠胶样、黏液样物。纤维囊壁内含有大量淋巴样组织并形成淋巴滤泡。注:第一鳃裂囊壁缺乏淋巴样组织。 五、甲状舌管囊肿甲状舌管囊肿是胚胎发育时期甲状舌导管不消失或发育异常所导致的囊肿。常位于颈部中线或近中线处,以甲状舌骨区发生者最多见,波动感。能随吞咽上下活动,囊内容物为清亮,黏液样物质,囊壁内可见甲状腺或黏液腺组织。 六、黏液囊肿:下唇黏膜,潜在者(淡蓝色,易复发),外渗性:外伤,无衬里上皮,80%;潴留性:阻塞,有衬里上皮。 七、舌下囊肿(蛤蟆肿):淡蓝色,舌下区,主要是外渗性。 学桥宝教育 长按扫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