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广医二院”,健康同行! 近日,我院血管外科林少芒教授、张智辉教授为一位辗转多地、广西中年女性患者马某切除了左侧颈动脉体瘤,成功解除困扰患者多年的“不定时炸弹”。 颈动脉体瘤≠颈动脉瘤颈动脉体瘤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化学感受器肿瘤,为副神经节瘤的一种,发生于颈总动脉分叉部位(图1)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数生长缓慢,表现出良性肿瘤的特征,5%~10%属于恶性;常为无痛的颈部肿块,易漏诊与误诊,仔细查体多可扪及搏动,较大可出现局部压迫症状,如压迫颈总动脉或颈内动脉出现头晕、耳鸣、视力模糊甚至晕厥等脑缺血症状,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由于瘤体血供丰富,病变部位特殊(与颈内外动脉粘连、侵犯迷走、舌下神经等可能),手术易出血,发生神经损伤、颅脑缺血风险大,是血管外科难度较大、标志性手术之一。 颈动脉“树杈上的马蜂窝”成功摘除患者慕名来到我院血管外科门诊就诊,张智辉教授详细评估,及时安排住院,完善头颈部CTA检查(图2、3),提示:左侧颈总动脉分叉处见一椭圆形软组织密度肿物影,边界欠清,呈杯口状扩大,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考虑Ⅱ型颈动脉体瘤。 图2 图3 明确诊断后,科室讨论评估认为: (一)瘤体粘连颈内、外动脉但未完全包绕,主要分支供血术中阻断机会大,如先行供瘤动脉栓塞则加重粘连程度、反而加大分离难度; (二)瘤体位置较高,远端近颅内、内侧近咽、喉、气管部,请五官科、麻醉科会诊,必要时术中协助下颌骨暴露以及面、舌下神经保护等;决定选择一期颈动脉体瘤切除术,术前Matas训练促进颅内侧枝循环,备血、自体血回收及动脉转流管装置。 手术由林少芒教授、张智辉教授主刀,何荣芝博士麻醉,术中发现患者颈动脉体瘤与迷走神经、舌下神经、颈内静脉粘连较严重,与术前评估基本一致,充分完善的术前困难准备和娴熟的手术技巧确保颈动静脉、迷走、舌下神经保留情况下,颈动脉体瘤得以完整切除(图4、5),整个手术过程平稳,手术时间约4个半小时,患者出血失血仅ml,术后患者未出现发音困难、面部麻木、呼吸困难、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痛苦。 图4保留颈动静脉脉重要神经 图5完整切除颈动脉体瘤 广医二院血管外科团队 医院领导、学科带头人科主任林少芒教授的带领下,秉承开拓、创新、不畏艰难的精神,秉承“一手腔内、一手开刀,两手都要硬”的原则,经过多年的发展创新,已成为省内领先,国内知名,具有重要影响力特色专科,患者辐射全国、港澳以及部分亚州地区。近年,我院血管外科在多学科合作情况下已成功完成多例复杂、高难度的颈动脉体瘤切除术,体现出我院血管外科综合手术能力又上一个新台阶。 专家简介林少芒 广州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外科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际静脉联盟(IUP)中国静脉学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主动脉瘤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内著名血管外科专家,从事血管外科及普通外科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各种血管瘤、脉管炎、静脉血栓、静脉曲张、下肢溃疡、血管畸形等动静脉疾病的诊治。在省内率先开展微创血管外科技术和血管杂交手术。 专家门诊时间:星期三下午,星期五下午 张智辉 广医二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现任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静脉学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分会透析通路委员会委员、中国医促会血管外科分会血透通路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常委、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血管病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手术期分会委员。广东省第六批“千百十工程”人才培养对象。 擅长领域:临床上擅长血管外科疾病的手术与腔内微创治疗。特长为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的腔内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静脉疾病的诊治,人工血管建立血透通路,采用开放手术、腔内介入技术及杂交手术方法处理血管疾病及相关并发症。 来源:血管外科 北京现在好点的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啊北京医院皮肤科治疗白癜风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lmc.com/mbyzl/760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