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颈静脉孔解剖结构 ●颈静脉孔位于后颅窝,由颞骨岩尖和枕骨颈突围城,是具有内口、外口和球部的不规则形管道●颈静脉孔内的结构由前内向后外依次为舌咽神经、岩下窦、迷走神经和副神经、脑膜后动脉和颈静脉球●颈静脉孔区肿瘤以颈静脉球瘤、神经源性肿瘤多见,偶见脑膜瘤、转移瘤、骨或软骨源性肿瘤、脊索瘤等 02 颈静脉孔神经鞘瘤 ●起源于第Ⅸ、Ⅹ、Ⅺ对颅神经的神经鞘瘤,女性多见,多见于40岁 ●肿瘤沿神经根向颅内-外生长。颅外部分位于颈动脉鞘内,颈内动脉、静脉向前外侧推移 ●根据瘤体的主要位置,分三型:①颅内型:主要位于颅内;②孔型:主要位于颈静脉孔内,包括其向颅内扩展部分;③颅外型:主要位于颅外 组织病理学 ●大体标本:灰白色组织,切面灰白 ●镜检:由AntoniA区和B区组成。A区细胞紧密排列成栅状结构,呈束状交叉成旋涡或洋葱皮样结构。B区细胞呈星芒状,排列疏松而零乱,细胞内和细胞间有许多空泡或水样液体,形成微囊或较大的囊腔,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血窦。 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声音嘶哑,饮水呛咳,伸舌偏斜和舌肌萎缩,吞咽困难,听力下降,头痛头晕等 ●尽管肿瘤起自颈静脉孔区,但并不总是出现典型的颈静脉孔综合征(第Ⅸ、Ⅹ、Ⅺ对颅神经麻痹) 颈静脉孔综合征常由后颅窝肿瘤导致(例如脉络膜瘤)。后颅窝肿瘤压迫第IX、X、XI脑神经。影响的结构和导致的症状包括: A.舌咽神经(CNIX)损伤导致:1.同侧咽反射消失。2.同侧舌的痛温觉和后1/3味觉丧失。B.迷走神经(CNX)损伤导致:1.同侧软腭及喉麻痹。2.同侧咽反射消失。C.副神经(CNXI)损伤导致:1.胸锁乳突肌麻痹导致头不能转向对侧。2.斜方肌麻痹而致不能耸肩。影像表现 ●CT:颈静脉孔扩大,颈静脉孔区等低密度的软组织肿块,骨质破坏边缘光整 ●MRI:T1WI等或稍低信号,边界清楚,病灶内部囊变坏死区为更低信号;T2WI高信号,信号不均匀 ●增强:无血脑屏障,呈明显不均匀强化 鉴别诊断 颈静脉球瘤:是副神经节瘤,无包膜,边界不清;较大者边缘分叶压迫颈内动静脉向前内移位;MRI上典型的“椒-盐”征;囊变钙化少见;扩大的颈静脉孔边界不光整,呈“冲蚀样”改变。 脑膜瘤:病灶密度或信号均匀,CT平扫呈略高密度,MRI表现为T1等T2信号;增强后成明显强化;可见脑膜尾征;颈静脉孔扩大不明显,邻近骨质可增生硬化。 脊索瘤:CT表现为溶骨性破坏及软组织肿块,内可见点状钙化,边缘侵蚀性。T1WI呈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呈显著高信号,增强后轻中度强化,可见网格状强化;部分病灶可累及海绵窦、咽旁间隙、桥小脑角、小脑半球及脑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lmc.com/mbyzl/1128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