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听神经瘤发展史:

听神经瘤是来源于内听道内前庭神经施旺细胞的良性肿瘤,约占成人桥小脑角肿瘤90%,颅内肿瘤的8%,是内听道、桥小脑角区域最为常见的良性肿瘤。自年CharlesBalance尝试第1例听神经瘤手术以来,听神经瘤外科经历了由挽救生命到微创个体化治疗的过程。20世纪,Cushing、Dandy和House通过改进术式,将术后死亡率从80%降低至10-15%,但仍有极高致残率,如偏瘫、偏盲等,且术后遗留听力丧失、面瘫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对听神经瘤诊疗水平的提高,听神经瘤的治疗目标正进一步转向神经功能完整保留、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目前国际上主要听神经瘤中心手术死亡率降至0-0.1%,术后面瘫发生率降低至20%,实用听力保留率达到50%左右。病因不清,可能诱因有:遗传因素,物理和化学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等。

2.听神经瘤的分级:按肿瘤侵袭范围:推荐Koos分级、日本听神经瘤多学科共识会议提出的分级方式。

I级:肿瘤<1cm,累及前庭、耳蜗神经,出现头昏、眩晕、耳鸣、听力减退和眼震。

II级:肿瘤1-2cm,出现面神经和三叉神经损害症状,脑脊液蛋白含量轻度升高,内听道扩大。

III级:肿瘤2-3cm,累及舌咽、迷走、副神经。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声音嘶哑、耸肩转头无力,累及小脑,引起共济失调。

IV级:肿瘤>3cm压迫脑干,引起脑干症状及脑积水、颅内压增高。出现嗜睡、昏迷。

3.听神经瘤的诊断:

1)临床表现:首发听力障碍,缓慢病程,逐渐出现三叉神经、面神经、后组颅神经及小脑功能障碍等。

2)CT:内听道骨性扩大,具有诊断意义。

3)MRI:内听道肿瘤,鼠尾征(冰激凌征)。

4)腰穿及脑脊液检查:CSF蛋白增高,细胞数正常。

5)听力测试,PTA,BAEP

4.听神经瘤的鉴别诊断:

脑膜瘤

血管瘤

颈静脉球瘤

三叉神经鞘瘤

面神经瘤

CPA胆脂瘤(上皮样囊肿)

CPA脑膜瘤

颈静脉球瘤

三叉神经鞘瘤

5.听神经瘤处理策略及适应症

治疗方法:随访观察、手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听神经瘤手术难度较大,治疗应充分考虑肿瘤分期、位置、生长速度、是否囊变、听力水平、年龄、全身状况等。可参照Koos分级。

级别

治疗方法

I级

1.随访为主,每6个月行MRI检查;

2.若肿瘤生长,患者存在有效听力,可选保听力手术;

3.若已无有效听力,首选手术,但对于70岁、全身状况差,可行放射外科治疗。

II-III级

1.患者存在有效听力,可选手术/立体定向外科。

2.患者无有效听力,首选手术。

3.体积不大且无生长的肿瘤,可先观察;若肿瘤增大,可选手术/立体定向外科。

IV级

首选手术,若不能耐受手术,可以选立体定向外科治疗。

手术入路选择:

1、经颞下硬膜外颅中窝入路:适用于内听道外侧较小的肿瘤,不易到后颅窝,面神经损伤概率高(膝状神经节损伤),保留听力机会大,当肿瘤局限于内听道,术前有有效听力,需要保听力,宜采用此入路。

2、经乳突迷路入路:适用于直径小于2.5cm肿瘤,无需顾及听力问题,基本是颅外入路,面神经保留率高,后组神经损伤小,缺点是术中暴露有限,不适用于长入CPA池过多的肿瘤,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术后易发生脑脊液漏,因此在听力丧失或其他入路受限,如老年患者时使用。

3、枕下经乙状窦后入路:适用于所有大小、位置的VS,特别是3cm以上的肿瘤,缺点是比迷路入路面神经损伤概率和死亡率高。

术中电生理监测:

?面神经:常用口轮匝肌及眼轮匝肌。

?三叉神经:咬肌及颞肌。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6.听神经瘤术后常见并发症

除颅神经损伤以外,后颅凹开颅常见的并发症是:脑膜炎:2%--10%;脑脊液漏5%--15%;脑血管痉挛0.7%;脑积水6.5%。

1)颅神经损伤:面神经麻痹较为常见,术中断,可行端-端吻合,不能吻合可在术后3月行面-舌下或副神经吻合。

2)术后脑脊液漏:5%--15%,手术切口漏,鼓膜破裂经外耳道流出,经咽鼓管从鼻腔漏出,也可向下经咽喉壁流出。多发在术后1周内,合并脑炎者5%--25%,术后脑积水可促进脑脊液漏进展。治疗:25%--35%可自行治愈:

(1)保守治疗:卧床,限制活动,避免便秘咳嗽等。如果持续性脑脊液漏,可行腰大池持续引流,同时防止细菌感染。

(2)手术治疗:用古蜡游离肌肉片或生物胶封闭开放的内听道、乳突;用硬膜、骨膜、筋膜覆盖暴露的骨窦和孔腔;如果内听道已经磨开,面听神经完全无功能,可用肌肉填充;脑积水诱发者需行脑脊液分流术。

3)脑积水:手术或立体定向放疗都可出现,多数在治疗后1-3月出现,一旦出现立即V-P分流术。

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听神经瘤治疗已成功实现了:缓解症状→完全治愈→防止主要神经损害→保留面神经功能→保留听力。

进步归功于:1.手术技术2.诊断技术3.术中电生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lmc.com/mbyzl/1127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