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患者信息及影像 患者:男性,50岁 主诉:发现右颈肿物1月 现病史:患者自诉1月前无意间触及右侧颈部一肿物,约鸡蛋大小,当时无疼痛,发热等不适故未予注意,未予诊治。后肿物遂渐增大,无鼻塞,头痛,回吸性血痰等不适,遂于1医院就诊,行鼻咽部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医院查看患者后建议患者到我院作进一步诊疗。现患者来诊,门诊拟“右侧颈部肿物”收住院,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睡眠可,二便正常,体重未见明显变化。 既往史:无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2.07×/L(3.97-9.15×/L),中线粒细胞绝对数:8.55×/L(2-7.7×/L),余血常规各项正常;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结合球蛋白(TGII:化学发光法)94.88ng/ml(0-75ng/ml),其余各项正常;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3.42ng/ml(0-3.3ng/ml)。肝肾功能、电解质检测均正常。 超声:B超:右侧颈部大血管旁探及一4.0cm×4.3cm×2.3cm类圆形混合回声团,以无回声团为主,后方回声增强,未探及彩色血流信号;右侧腮腺内探及一1.4cm×0.8cm类圆形团块回声像,内为无回声区,边界清,后方回声增强,未探及彩色血流信号。 CT/MRI扫描:颈部CT检查:CT检查设备为SiemensSensation64CT,患者采取仰卧位,头稍后仰,两肩下拉。扫描范围自颅底至胸腔入口,常规扫描层厚为5mm、层间距0mm,电压kV,~管电流mA,矩阵×。 查体:无 二、病例问答挑战 问题一医看 答案解读:A 解析:该病例在CT平扫图像上,如不仔细观察易误认为是一囊性病灶,边缘光滑,部分囊壁稍增厚;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病灶上方密度不均,可见看到密度稍高的软组织影;因此B、C答案可以排除。另外,肿物边缘光整,与邻近结构分界清楚,可以排除D答案。 问题二该病例在CT平扫基础上,下列哪项检查和技术更能提供定位、定性信息(单选) A颈部正侧位DR B甲状腺功能检查 C颈部MRI平扫 D颈部CT增强加后处理重建 答案解读:D 解析:该患者在行CT平扫后,宜直接进行增强扫描:自肘静脉以3ml/s流率,经高压注射器团注非离子碘对比剂80ml,于注射后30s、90s分别行双期增强扫描;然后在工作站利用相应的软件技术行冠、矢状位图像重组后处理,可以更好地显示病灶内部。 在CT增强图像上,可见病灶左侧结节样组织明显强化,动脉期CT值HU,静脉期CT值98HU;囊性部分未见强化表现;肿物前方软组织结节影,平扫CT值约56HU,,动脉期CT值71HU,静脉期CT值60HU。故从提供病灶内部信息及强化程度来说,还是D项为最佳答案,并有助于该病灶的来源与定性诊断。 问题三根据以上临床资料与CT表现特点,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为下列哪一项(单选) A鳃裂囊肿 B易位甲状腺伴囊变 C甲状舌管囊肿 D神经源性肿瘤伴囊变 答案解读:B 解析:手术所见:右侧颈部可见一大小约3cm×3cm×3cm肿物,边清,囊实性,活动,与周围组织关系欠清。解剖面神经及其分支,后将肿物完整切除,并清除颈部II区淋巴结,一并送病理检查。 病理所见:右侧颈部类圆形肿物,包膜完整,囊实性,囊内可见淡黄光滑内容物。切面灰黑实性质中,肿物实性部分质地均匀;镜下可见甲状腺滤泡,滤泡内衬单层扁平或立方上皮,细胞大小一致,排列规则,无异型,滤泡腔内充满大量红染类胶质物。 病理诊断:1、颈部异位甲状腺伴囊变;2;颈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三、诊断分析思路 本病例影像学表现提示的诊断线索CT平扫示右侧颈动脉鞘区见类圆形低密度肿物影,大小约3.5cm×2.0cm×3.7cm左右,病灶境界清,边缘光整,密度不均,邻近颈内静脉受压。CT增强扫描动脉期囊壁左侧结节CT值HU,静脉期CT值98HU,提示该结节呈类血管样强化表现;肿物前方软组织结节影,平扫CT值约56HU,动脉期CT值71HU,静脉期CT值60HU,呈轻度强化表现;低密度区未见明显强化。两侧腮腺未见明显异常。右侧颈部II组见数个小淋巴结影,较大者大小约1.0cm×0.6cm。根据以上征象,考虑该病灶内含有明显强化成分,低密度区未见明确强化,可考虑为肿物囊变可能,其中结节样强化明显病灶,考虑可能来源于甲状腺组织。 本病例的读片思路(1)发现病变与认证:本病例CT扫描发现右侧颈部病变较为容易,但如不仔细观察在平扫上容易误认为该病灶为囊性病灶,此外,平扫可以发现该病灶囊壁后方边缘可见高密度结节,高于颈部软组织密度,与甲状腺组织密度相似。CT增强扫描十分必要,一是易于显示病变内成份不一,二是有助于判定病灶的强化情况。本病例基本征象为类圆形、边缘清晰、密度不均囊实性占位,其内部分强化区域与甲状腺强化方式类似,平扫可见类似甲状腺组织。 (2)定位诊断:定位诊断的含义,一是确定病灶位于什么部位,二是明确病灶可能来源于什么组织结构。对于本病例来说,病灶位于左侧颈鞘区,其来源可能为鳃裂来源,神经源性,脉管源性及颈部其他组织来源等;此外,该病变囊变区域较多,实性成分较少,因此本病例的组织来源的判定存在一定的复杂性,也会影响病种的确定以及最终的定性诊断;但仔细观察病灶并根据病灶平扫及增强扫描的一些特点,考虑组织内含甲状腺组织成分,可以考虑甲状腺来源可能性大。 (3)定性诊断:本病例特点为临床上50岁中年男性,发现颈部病灶1月,病史较短。从患者影像学表现来看,该病灶边缘光整,颈部淋巴结不大,主要表现为良性征象,可暂考虑为良性肿瘤,但病史较短,且其内可见结节样明显强化区,尚不能完全除外恶变或为甲状腺微小癌灶的转移瘤可能。因此,本病例术前定性诊断的尚不能完全排除恶变可能。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本病例的特点为中男性患者,病史较短,无相关临床症状。CT平扫呈囊实性,边界光 整,囊性部分未见明确强化表现,病灶囊壁后方边缘及前方平扫可见高密度结节,增强扫描囊壁内结节可见明显强化,动脉期CT值达HU,呈类血管样强化表现,与正常甲状腺强化方式及强化程度相似,如发现上述特征,对诊断病灶来源有很大帮助。 鉴别诊断(1)第二鳃裂囊肿:本病例与第二鳃裂囊肿临床与影像学表现较为相似。CT上表现为边界清楚、密度均匀的低密度单房椭圆形肿块,其内密度近似于脑脊液,壁薄,均匀一致薄环囊壁强化具有特征性,感染后囊壁增厚,变得不规则。囊肿典型位置是位于一侧颈前三角,胸锁乳突肌的前内侧,颈动脉间隙的外侧和颌下腺的后方。 (2)神经鞘瘤囊变:神经源性肿瘤彻底囊变者少见,囊变后其内仍可见部分实性成分,实性部分呈中重度强化,强化程度较明显,可见包膜,包膜呈中等强化,与周围组织界限较清,沿神经根走行生长,部分可见椎间孔扩大。 (3)淋巴管瘤:常见于儿童,囊肿可为单囊或多囊,实性成分少见,瘤体较软,沿血管间隙呈匍伏性生长,典型者位于颈后三角,囊肿常向邻近的肌肉延伸。 病例供稿:广西医院邓文娟,金观桥,苏丹柯 专家点评该例病变位于右侧胸锁乳突肌内侧,颈动脉鞘后方,病变边界清晰,内部可见囊变及结节状实性明显强化结节。表现为该特征的常见病变包括:神经鞘瘤囊变,第二鳃裂囊肿,囊性淋巴结转移,淋巴管瘤。少见的包括异位甲状腺伴囊变。神经鞘瘤囊变常见,但是实性部分中度强化。鳃裂囊肿如果不合并感染,一般无强化,常位于颈动脉鞘前方。囊性淋巴结转移常见于老年人,颈部CT常可见到舌部、扁桃体、喉部、下咽部肿物,而且转移的淋巴结常多发,侵犯颈静脉等邻近结构。淋巴管瘤的特征是单囊或多囊,强化不明显或者分隔强化。 异位甲状腺是一种先天胚胎发育异常性疾病,比较罕见。90%位于舌根,异位到该部位的更是少见。如果正常甲状腺水平无甲状腺,而该部位出现与甲状腺强化一致的病变,需要考虑到该疾病的可能。 点评专家:医院放射科夏爽教授 医看 参考文献: 1.黄国鑫,徐坚民,陈宇,等.鳃裂囊肿的MRI和CT诊断[J].放射学实践,0(5):-. 2.尹所,汪春红.CT、MRI平扫检查对成人鳃裂囊肿的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3):24-26. 3.陈孝柏,岳云龙,张建梅,等.淋巴管瘤影像学诊断[J].放射学实践,,26(10):-. 4.SantangeloG,PellinoG,DeFN,etal.Prevalence,diagnosisandmanagementofectopicthyroidglands.[J].InternationalJournalofSurgery,. 长按图片,识别北京中科医院几级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