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耳朵旁边 有这样的小洞吗? 老一辈的人把它叫做“仓眼” 也有人叫它“聪明孔”。 愿望很美好 实际 这个小洞真正的名字叫 “耳前瘘管”, 是一种先天畸形! 很多人成年后仍然有 然而,小编耳朵上也有 注意!! 可别小看这小小“聪明孔” 一不留神 轻者发炎流脓 重则需要手术!! 小小“聪明孔”关键时候常“闹事”儿 这两天,省医院收治了一名小患者橙橙(化名)。橙橙出生时,父母就发现他两侧耳朵都有“仓眼”,但是几年来一直没有感染、发炎,也就没做什么处理。可就在前两天,由于右侧“仓眼”感染,红肿,疼痛难忍,他不得不接受切除手术。 网络图片 一定要注意,这种病不仅出现在小孩身上,成年人也有可能发作。 专家介绍,很多病发是在孩子中考、高考等学习紧张时,成人往往是在工作最关键、压力大的时候。 小编一同事陈女士就因为自己的“仓眼”受了不少罪,感染严重的时候,早上醒来脸上大片的脓血,痛苦不堪。后经手术才彻底解决问题。 周永青说:“大多都是人生关键时期发病,而且一旦发病,病人非常痛苦,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所以目前临床上,即便一侧病发,一般建议两侧同期手术。 “聪明孔”的由来 据周永青介绍,“聪明孔”在医学上被称为“先天性耳前瘘管”,是一种先天遗传性病变,是胚胎时期耳朵上应该闭合的地方没有闭合好,留下了小孔。 虽然只是表面上有一个小孔,但内部走向、分支非常复杂,一旦感染,常常会反复发作。 感染一次就会反复发作,手术不可少 如果注重生活细节,这个耳前瘘管或许一辈子不会兴风作浪。周永青说,但一旦发生感染,今后就会反复发作,这种情况下就应该选择时机把它彻底切除。 “管道内的皮肤组织是会脱皮的。如果管道太长,脱下来的皮无法排出来,就会堆积,加上继发细菌感染,就会发生炎症,出现红肿疼痛、肿胀、脓性分泌物增多等继发病变,最终形成脓瘘和瘢痕。” 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董凯峰说,在临床上耳前瘘管局部瘙痒,有分泌物溢出或继发感染时,应予抗生素等抗感染治疗;如果耳前瘘管继发脓肿形成,则需待感染控制,局部痊愈后,再行瘘管切除术,以免再次感染造成其他的不良影响。 医生提醒:注意细节可减少感染 “聪明孔”随时都有可能发炎,预防就显得十分关键。 为此,董凯峰给出以下建议: 1.在饮食上宜清淡,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忌海鲜等发物。 2.因为身体抵抗力差的时候,容易受到炎症侵犯,为此平时要多锻炼身体,提高抵抗力。 3.没有感染过的瘘管注意不要用手去挤压,耳痒的时候也不要反复揉搓,以保护局部清洁,防止发生感染。 4.洗头、洗脸、洗澡时,不要将水碰到耳孔,尽量保持该部位干燥。 延伸:“拴马桩” 有的宝宝出生后,出生时耳朵旁边多了两个小肉球,民间常称之为“拴马桩”,并有拴马桩耳,官运亨通之说。 据周永青介绍,“拴马桩”就是副耳,多位于耳屏前方、上方或下方。其形态多种多样,有的象个小耳朵,有的呈半月状,还有的只是一个小圆包。“这种副耳表示官运如何,其实没什么科学根据。医学上讲,这就是一种外耳廓畸形发育的表现,可单发或多发,内含有软骨组织和小血管。”他说,虽然这种情况不像先天性耳前瘘管那样复杂,也不太容易感染,但出于美观的考虑,很多人还是会选择手术切除。 明白了吧, 耳朵上这些小物件 跟“富贵命” 真没多大关系! 有症状还是尽早就医, 及时治疗吧! 赞赏 长按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里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