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 http://www.zgbdf.net/m/ 病例介绍 患者性别:男 简要病史: 新生儿因颈部巨大淋巴管畸形收入新生儿病房。 颈部MRI提示左侧颈部淋巴管畸形,但没有累及颈部的大血管。 患儿进食正常,无黄染。新生儿筛查证实该患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经会诊,有两套方案治疗该患儿的淋巴管畸形:外科切除与硬化剂治疗。 在出生后第8天,最终决定采取硬化剂治疗。介入科医生将巨大淋巴管畸形内的囊液引流,注射多西环素硬化治疗。当天傍晚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一直在85~92%间徘徊。给予吸氧并提高吸氧浓度(50%),但血氧饱和度未见明显改善。X线胸片与血气分析未见病情严重恶化。患者有轻度的代谢性酸中毒,尿液颜色变深。无腹泻,无肠炎表现。 在出生后第9天,患儿进行第2次硬化剂注入治疗。由于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的病因并没有明确因此多西环素剂量减小。实验室检查提示高铁血红蛋白含量达8.8%。 在出生后第10天,高铁血红蛋白含量达14.2%。 患儿停止硬化剂治疗,血氧饱和度逐渐升高。 在出生后第11天,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含量下降至0.7%。 整个过程未使用亚甲蓝。因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水平较低,这是亚甲兰使用相对禁忌症。 患儿经硬化剂治疗后,淋巴管畸形无复发。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未再出现。 病例述评 淋巴管畸形 目前已经少用“淋巴管瘤”这一名称。 诊断淋巴管畸形首先得根据患儿发病经过,要根据临床上所检查到的症状,还有要完善辅助检查。 淋巴管畸形检查,首先是超声检查,了解囊腔的大小以及周围血流的情况,像一些特殊部位,主要是做核磁共振检查,目的是,第一,分辨囊腔的大小,第二,了解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血流的情况,通过增强可以有助于与静脉畸形的鉴别诊断。要与血管瘤、动静脉畸形、脂肪瘤鉴别。 淋巴管畸形较少取病理,但是在临床中如果在诊断有困难的时候,可以做诊断性穿刺,可见透明的液体,而且是淡黄色的液体,多考虑为巨囊性,也见于混合性;穿刺液可能既有血液也有淋巴液,考虑淋巴管畸形囊内出血。 淋巴管畸形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和硬化治疗,放化疗无效。大囊型淋巴管畸形通过硬化治疗即可以让管腔明显的缩小,无需手术治疗。微囊型的淋巴管畸形可以通过硬化治疗,让瘤体进一步的缩小,为下一步的手术治疗提供更好的帮助。随着微创介入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影像引导经皮硬化术,就是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进行一种穿刺硬化治疗。 已应用的硬化剂有:5%鱼肝油酸钠、无水乙醇、40%尿素、平阳霉素、消痔灵、明矶、高渗盐水、高渗葡萄糖、四环素或强力霉素、OK-(溶链菌)、博莱霉素、十四烷基硫酸钠、乙醇胺、醇溶蛋白、ethibloc等。治疗广泛型和局限型淋巴管畸形方面,多西环素(强力霉素)均有疗效。多西环素治疗儿童大囊型淋巴管畸形的疗效优于平阳霉素,可以显著减少病变瘤体体积,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这个病例的另一个启发是要了解药物诱发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对于一些通过氧疗无法得到纠正的低氧血症,皮肤黏膜紫绀,要考虑到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这一重要的鉴别诊断。 既往笔记 花季女孩颈部囊肿消肿记 亚甲蓝不适用于这种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李永军阅读是进步的阶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