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好书1元秒,预约直播福利多 限量抢购点击↓预约 作者:佳言 来源 萨提亚育儿(ID:satiryuer) 最近看到这样一句话:上天给了你一个缺席的父亲,就会赠送给你一个焦虑的母亲,最终只会养育出一个失控的孩子。是啊,丈夫成了家庭中的隐形人,母亲则会慢慢地把感情和注意力从丈夫身上抽离出来,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就只能活在夹缝中喘息,最后变得叛逆和失控。假设,家庭的本质代表的是“爱”,教育的本质代表的是“规矩”。因为妈妈和爸爸的思维偏向不同,通常,妈妈更容易感性一些,爸爸则理性一些。在家庭里面,感性的妈妈,更容易教会孩子,“什么是家庭,什么是爱、什么是安全。”而理性的爸爸,则更容易教会孩子,“什么是社会的规则、规矩”,所以,将来引领孩子,从家庭走向社会,爸爸的责任往往大过于妈妈。但在现实生活中,通常都是,爸爸忙于事业和工作,几乎很少时间关心孩子学习,甚至以己工作忙为原由,来推脱自己的责任。妈妈便不得不承担起这一份责任,有很多妈妈,不光有工作,还得承担家务,再加上孩子的教育难题,硬生生把妈妈逼上焦虑的局面。所以现在大多数家庭的现状都是:“总是缺席的爸爸、容易焦虑的妈妈,和不听话的孩子”。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不作为的爸爸越来越被边缘化,焦虑的妈妈越来越强势,夹缝里的孩子越来越辛苦。01爸爸的缺席,孩子难以拥有完整的人格心理学认为:母亲对孩子的影响主要是孩子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而父亲则是塑造孩子对生命的看法,关系到人格的形成。若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长期缺席,极易导致孩子性格、情感方面的缺陷。心理学家调查发现,那些没有得到父亲足够关爱和陪伴的孩子,容易出现焦虑、孤独、自尊心低下、自制力弱,甚至攻击性强、喜欢较劲、叛逆等性格和行为问题。这些被称为“缺乏父爱综合征”。美国婚姻问题专家统计显示:小时候患“缺乏父爱综合征”的孩子,与那些充分享受到父爱的孩子比较,他们中学辍学率及成年后犯罪率均高出2倍;如果是女孩,长大后成为单身母亲的几率则高出3倍。《隐秘的角落》里朱朝阳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朱朝阳的父亲朱永平在婚内出轨,与母亲周春红离婚之后,很快就和另一个女人王瑶再婚,生下了女儿朱晶晶。在朱朝阳的眼中,父亲缺席了他人生中所有的重要时刻:考中学、生日、探望爷爷奶奶。就算是在日常的生活中,父爱仍旧是缺失的。朱永平除了给钱之外,对朱朝阳的生活很少过问,就算是儿子得了全校第一的好事,他也是从牌友口中无意间听回来的。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仅是一个陪伴者的角色,他还是建立孩子安全感,塑造孩子性格的领路人。但父亲重组家庭后,朱朝阳的世界里父亲只剩下背影。也正是因为如此,朱朝阳的信念逐步崩塌,将自己羡慕的妹妹推下高楼,最终误入歧途。最后父亲为保护儿子而死的那一刻,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对儿子的缺失是多么严重。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迪说过,父亲是一种奇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父亲的缺席,会让孩子失去了一些社会秩序、处世规范、行为准则的人生观教育的机会。02妈妈的焦虑,让孩子难以拥有幸福的能力当然,父亲缺席的最直接后果,是收获一枚焦虑暴躁的妈妈,然后紧接着可能就是家庭的解体。总之,丈夫的缺席,真的会将一个女人逼疯,但父母犯的错误,买单的却总是孩子。之前看过一则新闻,四川眉山一位妈妈,因责怪女儿不好好吃饭,45秒内掌掴3岁女儿9次。在这短短45秒内,她不断扇打孩子的脸、背、手,甚至好几次将孩子打倒在地。最后被当地妇联约谈,甚至被多个部门教育训诫。多年以后,小女孩也许会忘记这件事,但妈妈带给她的那种恐惧与阴影,却可能伴随她一生。其实这位妈妈,原来并不是这样,那为什么变成了这样子呢?她真正崩溃的来源,是经年累月丈夫的缺席,导致情绪的积累和崩溃。当生活的重心完全围绕孩子和家庭,遇到事情没有人商量只能自己做,一天24小时几乎没有自己的自由,长久下去被压得喘不过气,焦虑和怨气没有一个出口,所以只好靠打骂孩子来泄气。记得有一次朱丹在微博上发飙,起因是动画片描述的妈妈形象让她生气。看到她这么一说,我回想了一下,还真是。《大耳朵图图》里妈妈就时不时发火,《大头儿子小头爸爸》里脾气暴躁的总是妈妈,《樱桃小丸子》里因为成绩不满发火的,也总是妈妈......虽说创作来源于生活,但这生活带来的赤裸裸的真相,真让妈妈们们感到心酸。为何妈妈们总是那么焦虑?归根结底,就是一个人承担太多,没有人分担。妈妈那本应由丈夫承担的焦虑和需要,都被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在各种情绪中如困兽一般压抑、挣扎、暴虐、伪装。从而还引发孩子成长中的各种问题,或叛逆,或情绪失控,或过度依赖,甚至进入那种拒绝成长的状态,没办法探索社会和融入社会。03父母完整的爱,才能给孩子提供充足的养分心理学家曾奇峰说,孩子成长没有偏方,有的只是负责的父母,提供的稳定而健康的土壤。这土壤里,有爸爸的陪伴,更有妈妈的从容。因为只有父母的参与是完整的,孩子才能在家庭中找到清晰的定位,以健全的方式朝社会化发展,更好地成为自己。那么,想要改变这种“爸爸缺席,妈妈们焦虑”的家庭相处模式的话,需要爸爸妈妈的相互配合与接纳:不要忽视夫妻间的亲密关系你最应该亲密的,是你的妻子或你的丈夫。无论多忙也要给夫妻两人一些单独的时间和空间,如看场电影、吃顿大餐、甚至出去旅游等。要告诉孩子,爸爸最爱的人是妈妈,妈妈最爱的人是爸爸,然后爸爸妈妈一起来爱你。这不是自私,也不用担心这样会减少父母对孩子的爱。只有当男性回到丈夫的身份,才会有更多的爱去给到孩子。而且当妻子感受到丈夫的爱,也会慢慢放下焦虑,用更加温柔和坚定地爱去感染孩子。2、尊重彼此的育儿理念和方式妈妈们因为自身角色使然,会对育儿更加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lmc.com/mbyjg/969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