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体瘤是一种少见、发生于颈动脉体的副神经节瘤。年Marchond首次报道了颈动脉体瘤的手术治疗。这类疾病好发于中青年,恶性率为0~10%。目前,手术治疗仍是颈动脉体瘤治疗的金标准。手术方式包括:肿瘤剥离术、肿瘤切除并血管重建术以及肿瘤切除并血管结扎术。在第七届华北血管大会期间,来自医院甲状腺乳腺血管外科的袁时芳教授分享了其所在中心在治疗颈动脉体瘤患者中的经验。 医院(单中心)经验分享 医院于年11月~年11月,共收治颈动脉体瘤患者81例。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外科学杂志》年12月第43卷第12期,目的在于探讨颈动脉体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其中对74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单纯瘤体切除53例;瘤体切除颈外动脉结扎13例;瘤体切除颈外动脉结扎、颈内动脉重建3例;瘤体切除颈内动脉结扎4例,未重建;颈内静脉结扎1例。1例双侧病灶先行左侧瘤体切除颈内、颈外动脉结扎,二期行右侧瘤体切除并颈外动脉结扎。1例双侧颈动脉瘤体同期手术。 研究结果 完整切除肿瘤73例,姑息性切除1例。术中行颈内动脉人工血管重建3例,成功随访64例,1例术后死于急性心肌梗死(1/64,1.6%),术后并发脑梗死2例(2/64,3.1%),无偏瘫、失语等严重并发症,颅神经损伤6例(6/64,9.4%),包括舌下神经、舌咽神经及面神经下颌支损伤者各2例,并表现相应临床症状,对症处理后缓解出院。1例术后声音嘶哑并进食呛咳。 病理结果 术后有病理结果63例(63/74,85.1%),无病理结果11例(11/74,14.9%),63例诊断为颈动脉体瘤副神经节瘤,临床病理符合率为%。63例中,良性61例(61/63,96.8%),良恶性交界性肿瘤1例(1/63,1.6%),恶性肿瘤1例(1/63,1.6%)。免疫组化:Ki-67小于5%有20例(20/63,31.7%),CD34(+)/CD31(+)5例(5/63,7.9%),提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9例(9/63,14.3%)。 随访结果 81例患者,随访64例,失访17例,随访率为79.0%。随访最长6年,最短1年,中位随访时间3年,平均随访(2.4±1.4)年。 64例随访患者中,外观良好无复发者58例(58/64,90.6%),死亡3例(3/64,4.7%),术后并发脑梗死2例(2/64,3.1%),颅神经损伤6例(6/64,9.4%)。术中行颈内动脉人工血管重建3例:1例术后5年随访,人工血管通畅无不适;1例术后4年随访,人工血管内形成血栓,但无明显脑梗死表现;1例患者失访。姑息性切除1例,术后随访2个月,病情稳定无进展。 思考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如何降低颈动脉重建率? 可以通过颈内动脉分离,颈动脉体瘤基底部分离,或者术前腔内栓塞(存在疑问)。另外,如何减少术中大出血?可以通过颈动脉的控制,双极电凝,超声刀等方式。防治颅神经损伤的关键,在于熟悉颅神经解剖,术野的良好显露,以及减少术中渗血。 小结 术前做好充分评估,才能制定有效治疗策略。手术切除仍是目前治疗颈动脉体瘤的金标准。但是,对于老年人和特殊患者,可选择立体定向放疗和观察。保留或重建颈内动脉是手术的关键。双侧颈动脉体瘤,宜分期手术。选择合适术式、术中仔细操作,可预防和降低手术并发症。 白癜风怎么控制扩散白癜风咨询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lmc.com/mbyjg/755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