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周末胎儿发育特征为 A.眼半张开 B.出现脚趾甲 C.出现眉毛 D.临床上用普通听诊器可听到胎心 E.身长35cm,皮下脂肪发育良好 答案:D答案解析 :20周末:胎儿身长约25cm,顶臀长16cm,体重约g。开始出现吞咽、排尿功能。能听到胎心。 2.2、新生儿期是指出生后 A.2周内 B.4周内 C.6周内 D.8周内 E.12周内 答案:B答案解析 :出生后4周内称为新生儿期。 3.3、正常脐带内含有 A.一条脐动脉,一条脐静脉 B.两条脐动脉,一条脐静脉 C.两条脐动脉,两条脐静脉 D.一条脐动脉,两条脐静脉 E.两条脐动脉 答案:B答案解析 :脐带是连接胎儿与胎盘的条索状组织,一端连于胎儿腹壁脐轮,另一端附着于胎盘胎儿面。脐带断面中央有一条脐静脉;两侧有两条脐动脉。 4.4、正常妊娠时,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出现高峰是在末次月经后的 A.第4~6周 B.第6~8周 C.第8~10周 D.第10~12周 E.第12~14周 答案:C答案解析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由合体滋养细胞合成的糖蛋白激素,由α、β两个不同亚基组成,β-hCG是特异的,至妊娠8~10周血清hCG浓度达高峰,持续约10日迅速下降,以峰值10%的血清浓度持续至分娩。 5.8、翼下颌间隙感染最常见的病因为 A.颞下颌关节炎 B.局部淋巴结炎 C.中耳炎 D.下颌智齿冠周炎 E.其他间隙感染的扩散 答案:D答案解析 :翼下颌间隙感染感染来源 常见为下颌智牙冠周炎及下颌磨牙尖周炎症扩散所致;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时消毒不严也可引起翼下颌间隙感染;此外,相邻间隙,如颞下间隙、咽旁间隙炎症也可波及。 6.7、关于牙源性感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病源菌可通过病源牙的根尖进人体内而发生感染 B.儿童龋病常见,其牙源性感染较成人更常见 C.病源菌还可通过牙周组织进人体内 D.感染可向颌面部蜂窝组织扩散 E.智齿冠周炎也是常见病之一 答案:B答案解析 :儿童与成人无差异。牙源性感染都是龋病临床最常见的感染途径。 7.5、排卵大多在下次月经来潮前 A.12天左右 B.14天左右 C.17天左右 D.21天左右 E.24天左右 答案:B答案解析 :排卵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日左右。 8.6、第二腮裂囊肿多位于 A.乳突附近 B.下颌角附近 C.颈前正中 D.舌骨水平,胸锁乳突肌上1/3前缘附近 E.颈根部 答案:D答案解析 :腮裂囊肿是先天性胚胎发育异常所形成颈侧部囊性肿块,约占口腔颌面部囊肿的4.98%。临床上以第二腮裂发育异常多见,其次为第一腮裂,第三、四腮裂较少见。囊肿多位于舌骨水平,胸锁乳突肌上1/3前缘附近。 9.9、女,34岁。右侧眉因外伤缺失,拟采用皮肤移植方法行眉再造手术。应选用的是 A.表层皮片 B.薄中厚皮片 C.厚中厚皮片 D.全厚皮片 E.轴型皮瓣 答案:D答案解析 :皮片是指一块单纯皮肤,或不含皮下脂肪组织的皮肤。由身体某一部位取皮片移植于另一部位,称为皮片移植术。临床常用的皮片分为表层皮片、中厚皮片和全厚皮片三类。全厚皮片为最厚的皮片,包括表皮和真皮的全层。全厚皮片因为富有真皮层内的弹力纤维、腺体和毛细血管等组织结构,其优点为成活后收缩少,色泽好,坚固柔韧,能耐磨压和负重。本题选D。 10.10、中层皮片的厚度,在成年人为 A.0.1~0.15mm B.0.2~0.25mm C.0.37~0.5mm D.0.75~0.80mm E.1.0~1.2mm 答案:C答案解析 :游离皮片按照皮肤厚度可以分为3种:表层皮片、中厚皮片、全厚皮片。表层皮片包括表皮层和很薄的一层真皮最上层的乳头层,厚0.2~0.25mm,所以C正确。中厚皮片包括表皮及一部分真皮层,薄中厚皮片厚0.37~0.5mm,厚中厚皮片厚0.62~0.75mm,全厚皮片包括表皮及真皮全层,厚为1~2mm,所以A、B、D、E不正确。故本题选C。 11.11、(牙合)翼片的优点是能清晰显示 A.牙槽嵴顶 B.下颌管位置 C.根折部位 D.根尖病变类型 E.上颌窦分隔 答案:A答案解析 :(牙合)翼片主要显示的部位为上下牙的牙冠部,主要用于观察邻面龋和显示牙槽嵴顶的位置及形态,所以A正确。(牙合)翼片不能显示牙冠以下的部位,在下牙的牙片上不能显示下颌管的位置,所以不选B,同样也不能选择C、D,同时,(牙合)翼片的投照范围更不可能包括到上颌窦的部位,所以不能显示上颌窦分隔,不选E。故本题选A。 12.12、主张腭裂早期手术的时间一般是在患儿 A.出生时 B.出生后3~6个月 C.出生后7~9个月 D.出生后一年 E.2~3岁 答案:C答案解析 :腭裂由于会造成上颌骨的发育不足,腭咽闭合不全等,会导致吞咽、语言功能严重障碍,所以应当选择在语言功能发育之前进行手术。但是同时要考虑患儿对手术本身及对麻醉的耐受能力,所以早期手术一般选在出生后的7~9个月进行,所以C正确。故本题选C。此题易错选D选项。传统腭裂手术时机为出生后12~18个月。早期手术应在出生后7~9个月进行。 13.13、唇腭裂的发病机制是 A.感染和损伤 B.遗传因素与营养缺乏 C.药物因素与烟酒因素 D.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 E.内分泌影响与物理损伤 答案:D答案解析 :先天性唇腭裂是最常见的先天缺陷,发病率为1‰~2‰,与人种及性别等因素有关。目前认为,综合征型唇腭裂大多是单基因疾病,而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的病因则涉及多种因素,其中遗传和环境因素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D正确。其他选项的因素与唇腭裂发病关系不大,所以此题选D。 14.14、确定面瘫患者是否有膝状神经节受损,应做 A.定分支检查 B.听觉检查 C.味觉检查 D.泪液检查 E.涎液检查 答案:D答案解析 :味觉检查反应舌神经受损情况。泪液检查目的在于观察膝状神经节是否受损。听觉检查主要检查镫骨肌的功能状态。根据味觉、听觉及泪液检查结果,还可以明确面神经损害部位,所以根据题目描述D正确,可排除B、C、E,而定分支检查一般从临床表现即可判断,所以A不选。故此题选D。 15.15、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临床特点是 A.往返弹响 B.关节运动时连续摩擦音 C.开口时下颌偏向健侧,有被动开口 D.急性期的特征是开口受限20~25mm E.无典型的关节弹响史 答案:D答案解析 :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临床表现机制和可复性关节盘移位相同。不同的临床表现为:急性期的特征是开口受限20~25mm,所以D正确;开口末下颌中线偏向患侧,C错误;有典型的关节弹响史,继之有间断性关节绞锁史,进而弹响消失,所以A错误;关节疼痛明显。当急性转为慢性时,双板区以及关节韧带被拉长,撕裂更为明显,关节盘变形,开口度可逐渐增大。关节表面发生退行性改变在临床上可闻及摩擦音,所以B错误;关节区有压痛,所以此题选D。 16.16、玫瑰红染色试验用于 A.口腔癌 B.牙石检查 C.慢性腮腺炎 D.舍格伦综合征 E.口腔癌前病变 答案:D答案解析 :四碘四氯荧光素染色即称为玫瑰红染色试验,用于检查角膜上皮干燥状态,而舍格伦综合征会有眼部症状,所以D正确。口腔癌的检查靠专科检查和病理确诊,所以A错误;牙石的检查主要用于判断牙周情况及口腔卫生情况,与玫瑰红染色无关,所以B错误;慢性腮腺炎根据病史和临床检查确诊,且不会有眼部症状,所以C错误;口腔癌前病变也应靠肉眼和病理检查确诊,故E错误。故本题应选D。 17.17、口腔癌是世界上10种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在我国最常见的3种依次是 A.颊癌,牙龈癌,腭癌 B.牙龈癌,颊癌,腭癌 C.舌癌,牙龈癌,颊癌 D.舌癌,颊癌,牙龈癌 E.舌癌,牙龈癌,口底癌 答案:D答案解析 :在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以癌最为常见,在癌瘤中又以鳞状细胞癌最为多见,占80%以上,多发生于40岁以上中老年,男性多于女性,好发部位依次是:舌、颊、牙龈、腭、上颌窦,故此题选D。 18.18、舌癌的最好发部位 A.舌尖 B.舌背 C.舌根 D.舌腹 E.舌侧缘 答案:E答案解析 :舌癌是最常见的口腔癌之一,其最好发部位为舌中1/3侧缘,这与尖锐牙尖、不良修复体等有一定关系;其次是舌腹和舌背,舌尖部最少受累。所以E正确,而A、B、C、D均错误。本题应选E。 19.19、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的表现中,不包括 A.多发性角化囊肿 B.皮肤基底细胞痣 C.易伴发成釉细胞瘤 D.小脑镰钙化 E.分叉肋 答案:C答案解析 :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表现有:多发性角化囊肿同时伴发皮肤基底细胞痣,分叉肋,眶距增宽,颅骨异常,小脑镰钙化,脊柱畸形,所以A、B、D、E正确。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不伴发成釉细胞瘤。故此题选C。 20.20、淋巴管畸形好发部位中不包括 A.腭部 B.舌部 C.颊部 D.唇部 E.颈部 答案:A答案解析 :淋巴管畸形是淋巴管发育异常所形成,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好发于舌、唇、颊及颈部。因此B、C、D、E均是淋巴管瘤好发部位,而A不是。所以本题应选A。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VIP全程班! 赞赏 长按北京比较好的实惠的白癜风医院哪里白癜风医院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