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付遵峰

⊙单位/医院

患者男,22岁,2月前发热后发现右颈部4×3cm肿块,质韧、轻触痛、活动可,体温达40℃,伴胸痛不适,无明显咳嗽、咳痰等不适。于当地对症治疗后体温将至正常,但颈部肿块未明显消失。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来我处就诊,超声检查所见如下:

图1右颈部III区和IV区间见一较大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内部回声杂乱,回声强度较胸锁乳突肌低

图2右颈部肿块前方浸润胸锁乳突肌,浸润区血供较丰富,而肿物内部回声杂乱,为乏血供表现

图3甲状腺未见明显异常改变,肿物位于甲状腺右叶外侧,与之分界清晰

图4肿物旁见一淋巴结显示,淋巴门居中但明显缩小,门部探及点状血流,内部乏血供表现

实验室检查:WBC9.14×/L,RBC4.87×/L,Hgg/L,PLT×/L,ESR32mm/1h↑;C反应蛋白28.88mg/L↑。胸部X线检查示心肺未见明显异常。

根据超声及其他已知检查结果,右颈部不均质回声占位倾向于炎性病变,且肿块较大并中心部乏血供区,提示可能伴有坏死。右颈部肿大淋巴结考虑坏死性淋巴结炎。

患者随后行颈部及胸部CT检查,其颈部所见与超声相似,胸部示左肺炎症(不除外结核),右锁骨下、胸锁乳突肌后方、纵隔内、右肺门多发肿大淋巴结(不排除淋巴瘤)。

临床行结核相关检查发现T-SPOT阳性,PPD试验阳性。淋巴结穿刺活检后病理结果支持结核病诊断。

病例讨论

淋巴结结核多见于儿童及青年人,多由龋齿或经扁桃体侵入,少数可继发于肺及支气管结核。

临床表现

病变初期,淋巴结肿大质硬无痛,可推动;进展期,淋巴结与周围组织粘连、融合成团、形成不易推动肿物;晚期则发生干酪样坏死、液化,形成寒性脓肿;破溃期可形成窦道或溃疡。

超声表现可分为四种类型:

急性炎症型:部分保有正常淋巴结形态,皮质回声减低,皮髓质分界更加清晰,部分淋巴门可偏心、移位、消失,CDFI内见较丰富血流信号;

干酪坏死型:淋巴结可相互融合、形态规则或不规整,内部回声减低、髓质减小或消失,CDFI示坏死区未见血流或仅周边或点状门型血供(如本例);

寒性脓肿型:不容易误诊的一类,形态不规则,与周边组织及皮肤分界不清,探头加压可有流动感,已破溃者可有浓黄色或豆腐渣状物流出,CDFI示中心部已无血流,周边见星点或较丰富血流;

愈合钙化型:淋巴结缩小,呈长椭圆形或梭形,边界模糊,内部回声不均,层次结构不清,部分见粗大强回声,CDFI未见血流信号。

鉴别诊断

急性炎症型需与急、慢性淋巴结炎相鉴别,后两者多有触痛,且头颈部有慢性炎性病史。

单发的干酪型淋巴结结核需与菊池病(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相鉴别,后者与人疱疹病毒有关,年轻女性多见,多发于颈部,呈局限型区域淋巴结肿大,可有轻微触痛并发热,彩色血流显示血供丰富,依赖病理学检查确诊(本例图4形成的所谓「亮环征」与菊池病相似)。

淋巴瘤:二维超声为极低回声,多发,一般无触痛(合并病毒感染除外),血供类型多样,一般为丰富门型血供,主干增粗且分支细小,周边型及混合型血供也可出现,多提示预后不良。

Castleman病:临床上少见,属原因不明的反应性淋巴结病,可局灶或多中心型淋巴结肿大,直径可达10cm以上,又称巨淋巴结增生。超声表现为包膜清晰的低回声团块,未见正常淋巴结形态,内部见短线状强回声,血流为周边环状血供。

参考文章:

[1]岳林先.实用浅表器官和软组织超声诊断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

[2]轩维锋.浅表组织超声与病理诊断[M].人民军医出版社,.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

快来给我们留言讨论吧!

⊙学术主编/刘德泉

⊙投稿邮箱/xihuansushi

qq.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lmc.com/mbyhl/782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