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标题为“为爱而生,小男孩出生自带心形胎记”的微博一时登上了微博热搜榜。一个14月大的土耳其男孩因额头长着心形胎记而一夜爆红,刚出生时,即被誉为“爱神附体”,其父母认为,这个胎记能给孩子带来好运,并让其成为“爱之子”。 看到这张照片,小编被萌化的同时,不禁犯起了职业病,这是“爱的印记”,还是“是病得治”?据小编了解,医院口腔科对治疗这方面的疾病有着丰富的经验,本期《今日口腔》就特别邀请其科室主任刘少华教授和黄莹莹医师来谈谈这所谓的“胎记”到底是什么。 作者:黄莹莹刘少华 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这是为爱而生的胎记吗? 或是大家所说的血管瘤? 小男孩的心形胎记真的是“爱神”所赐吗?答案必然是否定的。那它到底是什么呢,很多人说是血管瘤,其实不然,其准确诊断应该是中线型微静脉畸形,因为其位置特殊俗称“天使之吻”,过去常称为葡萄酒色斑或鲜红斑痣。 下面普及几个疾病的概念: 婴幼儿血管瘤(下文简称血管瘤):是来源于血管内皮细胞的先天性的良性肿瘤,约40%~60%发生于头颈部。多在出生后1周左右出现,分为快速增殖期、退化期和退化末期三个阶段,大多数血管瘤可自行消退,文献报道7岁时血管瘤消退率可达70%。 静脉畸形:是胚胎时期血管形成过程中的结构异常,是由扩张的静脉组成,多在出生时就存在。约40%发生于头颈部。瘤体扪之柔软,有时可扪及静脉石,体位移动试验阳性是其重要特征。与血管瘤相比,静脉畸形是随患者的生长发育等比例增大,且不会自行消退。 微静脉畸形:是由乳头丛内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组成,在出生时就存在,约75%发生在面颈部,常表现为扁平粉红色,病变颜色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深,成年后病变可出现隆起或结节样改变。 所谓中线型微静脉畸形,主要是指病损位于中线部位的类型,项部最常见(俗称“鹤咬伤”),其次可发生在额间、眉间(俗称“天使之吻”)以及上唇人中(俗称“鲑鱼斑”)等部位。与普通微静脉畸形不同的是,中线型病变绝大多数能够自行消退。 6月龄内的微静脉畸形患儿常与血管瘤混淆,两者早期都可表现为红斑,但血管瘤有明确的增生过程,表现为可逐渐隆起、呈鲜红颗粒状,而微静脉畸形在幼儿期均呈平坦的红斑,病灶随年龄成比例增大。 孩子为什么会得血管瘤或静脉畸形? 是父母的原因吗? 血管瘤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其形成可能是由于局部微环境的变化以及内皮细胞自身的异常,从而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异常增殖。研究证实产前行胎盘绒毛活检与婴幼儿血管瘤发病密切相关。绝大多数婴幼儿血管瘤为偶发性,不具遗传性。 静脉畸形和微静脉畸形分别是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先天发育畸形,其发生时由于胚胎发育时期“血管生成”过程的异常,从而导致血管结构的异常。是先天性疾病,绝大多数不具有遗传性。 血管瘤和微静脉畸形是否需要治疗? 如果不治疗有何危害? 虽然婴幼儿血管瘤能自行消退,但大部分仍需要尽早治疗干预。未经治疗的瘤体消退完成后,有25%~69%的患儿残存皮肤及皮下组织退行性改变,包括瘢痕、萎缩、色素减退、毛细血管扩张和皮肤松弛。 血管瘤治疗指征:1、高风险类型应尽早治疗。包括:①血管瘤体积较大影响器官功能,如影响视力、气道受阻等情况;②血管瘤体积较大伴发溃疡或有形成永久性瘢痕风险等;③血管瘤发生于面部影响美观或有毁容性风险等。2、中度风险类型也应尽早治疗。包括:①有毁容性风险,较低的功能受损风险;②躯体褶皱部位血管瘤有高度形成溃疡的风险;③血管瘤体积较大,可形成永久性皮肤残留物。3、低风险血管瘤若病情稳定,可随诊观察,包括不影响美观和功能损害风险较低的情况。 静脉畸形和微静脉畸形,除中线型微静脉畸形外,不能自行消退,需要尽早治疗。中线型微静脉畸形多于1岁左右自行消退,如不能消退也需要治疗。 微静脉畸形治疗指征:该病变常表现为边缘清楚而不规则的红斑,压之褪色或不完全褪色,红斑颜色常随气温、情绪等因素而变化,并且随年龄增长,病灶颜色逐渐加深、增厚,并出现结节样增生,部分严重的病变可伴有软组织甚至骨组织增生,导致患部增大畸形。所以对于影响美观及有功能损害风险的病变应及时干预。 血管瘤和静脉畸形 治疗方法有哪些? 血管瘤的治疗方法:1.口服药物:口服普萘洛尔为目前证实为安全有效的一线用药,对不适合用普萘洛尔者可给予糖皮质激素、干扰素等其它药物治疗。2.局部外用药:适用于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常用药物包括①β受体阻滞剂类如普萘洛尔软膏、噻吗洛尔滴眼液等;②5%咪喹莫特。3.局部注射:包括糖皮质激素、博来霉素、平阳霉素等。4.局部脉冲染料激光治疗。5.外科手术:在改善外观、快速去除病灶、美容性重建及改善功能障碍等方面有其独特优势。血管瘤的多种治疗方法的选择必须严格把握其适应证,必要时可多种方法联合应用。 静脉畸形的治疗方法:1、血管内硬化治疗:为目前国际上主流的治疗方法,可选用的硬化剂包括无水乙醇、平阳霉素、泡沫硬化剂等。2、手术治疗:非首选,多在必要情况下才使用,可作为静脉畸形多学科、序列化、美容性治疗计划的一部分。 微静脉畸形的治疗方法:1、激光治疗:包括脉冲染料激光、脉冲倍频Nd:YAG激光、长脉冲Nd:YAG激光、长脉冲翠绿宝石激光。2、光动力疗法。3、强脉冲光治疗。4、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无效病例,可通过手术清除病灶或改善外观畸形。 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在治疗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方面 开展了哪些工作?有何特色? 医院口腔科从年起在国内率先开始应用“心得安”治疗血管瘤,特别是对于无法手术的巨大型血管瘤及多发性血管瘤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近年来在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的治疗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血管瘤治疗与研究方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从年开始每年举办血管瘤治疗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班。并在国内率先开展DSA下无水乙醇静脉畸形硬化治疗,为口腔颌面部巨大复杂的静脉畸形提供了良好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中华医学会版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指南(版) 作者简介 黄莹莹,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七年制专业,获专业型硕士学位。现任医院口腔科医师。参与多项国家级及省级课题,并于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文章4篇,其中SCI论文3篇,第一作者1篇。 研究方向及特长: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诊断,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的诊断与治疗,及复杂牙拔除等牙槽外科工作。 刘少华,医学博士后,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医院口腔科主任。年毕业于原山东医科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年获硕士学位,年获得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 目前担任中华口腔医学会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头颈外科学组委员、山东省口腔医学会常务理事等职。擅长诊断处理口腔颌面外科专业疑难病症,尤其在创伤、修复重建和血管瘤治疗方面具有较深的造诣。主持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4项。 (编辑CMT王蕤) ★转载请获作者及本公众平台许可 “发现口腔人的精彩,满足口腔人的需要!”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 赞赏 长按百癜疯济南白癜风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