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科学基础知识及基本技术

1.缝合面颈部皮肤,进针时针尖与皮肤的关系

A.针尖与皮肤呈15°角B.针尖与皮肤呈30°角C.切口两侧进针间距大于皮下间距

D.切口两侧进针间距小于皮下间距E.以上都不是

答案:E

考点:皮肤切口缝合进针要点

解析:缝合皮肤切口时进针方向应该与皮肤表面垂直。题干中间的是针尖与皮肤的关系,而不是针距的关系,因此可排除C、D。而A和B提供的缝合角度(15°和30°)亦不符合要求的垂直关系,因此A、B错误,故本题选E

2.手术后应加压包扎的是

A.游离皮瓣移植术B.中厚断层皮片移植术C.皮管形成术后

D.旋转推进皮瓣术后E.隧道式皮瓣转移术

答案:B

考点:加压包扎适应症

解析:皮片本身没有血供,移植成功的基本条件是受区毛细血管生长进入移植皮片,因此,需加压包扎,使皮片和受区紧密接触,防止二者之间出现积血或积液,故B正确。皮瓣、皮管自身有血运,不需加压包扎,排除A、C、D、E,故本题选B。

3.皮肤创口缝合后过度外翻是因为

A.进针点距创缘过远B.两侧进针深度不一致C.皮肤切口两侧进针间距大于皮下间距

D.皮肤切口两侧进针间距小于皮下间距E.打结过紧

答案:D

考点:缝合的基本要求

解析:缝合时如皮肤切口两侧进针间距大于皮下间距会出现皮肤内卷,如果小于皮下间距会出现皮肤外翻,故D正确。

4.纵式或横式外翻缝合的选择根据是

A.术者的习惯B.创缘血供方向C.创口区域皮纹方向

D.创口内翻倾向的严重程度E.创口周围是否存在重要的解剖结构

答案:B

考点:外翻缝合方式的选择

解析:外科在选择纵式或横式时应根据血管的走行,使创口缝合最合理。故本题选B

5.碘酊用于口腔内消毒剂的浓度是

A.2.5%B.2.0%C.1.5%D.1%E.0.5%

答案:D

考点:碘酊消毒口腔的浓度

解析:碘酊消毒口腔时浓度一般为1%,面颈部2%头皮部3%碘伏0.5%故D正确。

6.口腔门诊小手术常用

A.仅消毒,不铺消毒巾B.孔巾铺置法C.包头法

D.三角形手术野铺巾法E.四边形手术野铺巾法

答案:B

考点:口腔门诊小手术的铺巾方法

解析:口腔门诊小手术常用孔巾铺置法,因此B正确;三角形手术野铺巾法,适用于口腔、鼻、唇及颏部手术,因此D错误;四边形手术野铺巾法适用于腮腺区、颌下区、颈部及涉及多部位的大型手术,因此E错误,故选B。

7.最常使用的颌面部绷带是

A.卷带B.四头带C.三角巾D.弹力绷带E.石膏绷带

答案:A

考点:绷带技术的应用

解析:四头带用于某些颌骨的中小手术之后的止血和减轻水肿,也适用于鼻、颏部包扎,所以B错误;三角巾有时用于代替卷带,所以C错误;弹力绷带用于上下颌骨骨折的固定,所以D错误;石膏绷带用于颌骨骨折的牵引复位和固定,因此E错误;口腔颌面部最常使用的是卷带,用于防止辅料的脱落和移位,并有保护创口防止污染、减轻疼痛、止血和减轻水肿的作用,所以A正确。故选A。

8.不适用干热灭菌法的物品是

A.明胶海绵和各种粉剂B.棉织品和橡胶制品C.凡士林和油脂

D.玻璃和陶瓷E.液体石蜡

答案:B

考点:干热灭菌法使用范围

解析:干热灭菌的~℃温度能使纤维织品变焦,所以不能使用干热灭菌,而其他选项的物品可以耐高温,故本题选B。

9.不宜行组织活检术的肿瘤为

A.舌癌B.骨肉瘤C.黏液瘤D.颈动脉体瘤E.恶性淋巴瘤

答案:D

考点:肿瘤的活检适应症

解析:颈动脉体瘤因可能造成大出血而不能施行活检,恶性黑色素瘤也不行故本题选D。

10.碘伏的作用和用法,不正确的说法是

A.可杀灭各种细菌繁殖体B.是碘与表面活性剂的不定型结合物C.对细菌芽孢、真菌和病毒杀灭作用较差

D.可配成水或乙醇溶液使用,乙醇溶液杀菌作用更强

E.器械消毒应以1~2n∥11d有效碘浓度浸泡1—2h

答案:C

考点:碘伏的作用

解析:广谱杀菌作用,可杀灭细菌繁殖体、芽孢、真菌和部分病毒。所以A正确,C错误。碘伏是碘与表面活性剂形成的不定型结合物,所以B正确,可配成水或乙醇溶液使用,可提高碘伏的杀菌效力,所以D正确,器械消毒应以1~2mg/ml浸泡l一2h,所以E正确,故本题选C。

11.手术病人术前12h禁食。4h禁水是为了

A.减少术后感染B.防止术后腹胀C.防止吻合口瘘

D.防止术后伤口裂开E.防止麻醉或手术中呕吐

答案:E

考点:术前胃肠道准备

解析:术前胃肠道准备:从术前12h禁食,4h禁水,以防止麻醉或手术中的呕吐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故本题选E。

12.对口腔颌面部有张力创口处理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充分潜行分离B.减张缝合C.应用辅助减张法D.附加切口E.尽力拉拢缝合

答案:E

考点:口腔颌面部张力创口处理方法

解析:张力创口缝合时若不处理而勉强缝合,势必发生创口裂开、继发感染和愈合不良等问题。因此,对有张力创口应在缝合前后采取减张措施。方法包括潜行分离、辅助减张法、附加切口减张法等,排除A、B、C、D,本题选E,张力创口尽力拉拢缝合会造成创口裂开。

13.颌面、颈部手术后,负压引流拔除的时机一般为24h引流量小于

A.mlB.80~90mlC.60~70mlD.40~50mlE.20~30ml

答案:E

考点:颌面、颈部手术后引流的拔除时机

解析:引流物放置时间应因手术不同而异。污染创口或为防止积血、积液而放置的引流物,多在24—48h后去除;脓肿及死腔的引流物应放置至脓液及渗出液完全消除为止;而负压引流的去除时间则是引流量的多少而定,一般24h内引流量不超过20~30ml时,即可拔除引流管。故本题选E。

14.核素诊断颌骨恶性肿瘤主要用

A.99m锝B.碘C.32磷D.35锶E.67镓

答案:A

考点:颌骨恶性肿瘤的辅助检查

解析:诊断颌骨恶性肿瘤一般用99m锝,所以A正确。碘用于甲状腺癌及口腔内异位甲状腺的诊断,所以不选B。32磷,35锶,67镓均不具有浓集于骨组织的性质,所以不选C、D、E。故本题选A。

15.口腔颌面部创伤活动性出血时,最可靠的止血方法是

A.指压止血B.包扎止血C.填塞止血D.结扎止血E.药物止血

答案:D

考点:口腔颌面部创伤活动性出血的止血方法

解析:指压止血是用手指压迫血管阻断出血区供血动脉的近心端,起到暂时止血的应急手段,所以不选A。包扎止血主要用于面颈部大面积创面的出血和面侧深区静脉渗血,辅助结扎活动性出血血管后的渗血,所以不选B。填塞止血多用于颌面部窦腔的止血,所以不选C。药物止血用于减少出血,但不能完全解决大的活动性出血,所以不选E。结扎止血主要用于面部深区和颈部出血,由于结扎的是出血的血管,所以止血效果确切可靠,所以D正确。故本题选D。

16.填塞止血主要用于

A.开放性和洞穿性创口B.创口内出血的血管断端

C.广泛的组织渗血D.凝血机制障碍者的创面溶血E.骨断端出血

答案:A

考点:颌面部出血的淤血

解析:填塞止血是用碘纱条或油纱条填塞出血的窦腔,多用于开放性和洞穿性创口,选A、B选项需要用到结扎上血,C选项采用包扎止血,D选项需要服用促凝药加上按压止血,D选项按照常规骨折处理即可,故本题选A。

17.对于腮腺区肿物不宜进行的检查是

A.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B.CT或MRIC.涎腺造影D.切取活检术E.B超

答案:D

考点:腮腺肿物检查方法

解析:腮腺和下颌下腺肿瘤禁忌做活检,因为无论良恶性肿瘤,均有瘤细胞种植危险。所以D错误。

18.颌面部无菌创口一般的处理原则是

A.每日更换敷料B.创口湿敷C.创口冲洗

D.创口严密缝合,早期暴露E.大剂量应用抗生素

答案:D

考点:无菌创口处理原则

解析:颌面部无菌创口应严密缝合,杜绝死腔,以利愈合。所以D正确。

19.属于闭式引流的是

A.片状引流B.纱条引流C.管状引流D.药线引流E.负压引流

答案:E.

考点:闭式引流种类

解析:片状引流用废橡皮手套剪成条状制成,用于口外创口小量渗液的引流。纱条引流用特制油纱条和碘仿纱条制成,用于脓腔和感染创口引流。管状引流由细橡皮管制成,引流作用强,便于冲洗,可注药,用于较大创口。药线引流由药线制成,用于较小创口。负压引流是在橡皮管上加吸引器。前四者创口均开放的,仅负压引流是密闭的,故本题选E。

20.颌面部较大的污染创口的局部处理原则是

A.每日更换敷料B.创口湿敷C.创口每日冲洗

D.创口一般可一期缝合,并适当引流E.创口应行严密缝合,不必放引流物

答案:D

考点:污染伤口处理原则

解析:污染创口除非高度怀疑感染或已确认感染,一般不宜打开敷料,A排除。感染创口有肉芽组织生长及大量脓性分泌物时,才予以湿敷,B排除。对于感染创口,应药物冲洗,C排除。对于污染创口较深大或可能发生感染者应置引流物。综上,本题选D。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比较好
白癜风哪家医院看的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lmc.com/mbyfl/394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