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道是指机体组织感染、坏死,经体表排出体外后而形成的一个开口于体表的、不与体内空腔脏器相通的潜性盲管,可发生于软组织、脂肪、肌肉甚至骨质等。瘘管是指因脓肿引起的连接于体外与有腔器官之间或两个有腔器官之间的病理性排脓管道,通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开口。现将开口于皮肤表面的瘘/窦做一简单小结,欢迎补充。本文接上篇:行医笔记:形形色色的窦/瘘(点击阅读),此为下篇。6.腮裂瘘管腮裂瘘管及囊肿是头颈部的一种先天性疾病,包括来源于第1腮沟的耳颈瘘管及囊肿和第2、3、4腮沟的瘘管和囊肿。第一鳃裂瘘管主要表现为耳内流脓,下颌角后下方有肿块(见图1),压之耳内分泌物增多,继发感染可出现疼痛、发热等症状。第二、三、四鳃裂瘘管在胸锁乳突肌前缘有瘘口,有时瘘口很细,细如针尖或小凹陷,常有少许分泌物。其发病原因与腮沟闭合不全或闭膜破裂、颈窦存留或未闭、胸腺咽管残留及遗传因素有关。图1.右下颌角后方可见炎性结节,中央一瘘管;右图示右侧腮裂瘘术中观察所见(图源:Singh等)7.先天性梨状窝瘘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为起源于第三或第四鳃囊,发生于咽部梨状窝的鳃源性内瘘。由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第三或第四鳃囊未能在子宫内闭塞,第三鳃囊和第四鳃囊通过咽管与咽部相连,因此导致与梨状窝相通的窦道存在。窦道起源于梨状窝,因此称为梨状窝瘘。常表现为复发性颈部脓肿或囊肿(见图2),颈部蜂窝织炎,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等。90%发生于左侧,发现新生儿颈部囊性肿块在左侧,更应该首先怀疑先天性梨状窝瘘。图2.左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可见红色炎性斑块、破溃、瘘管,MRI示梨状窝瘘和脓肿(图源:DiNardoG等)8.甲状舌骨囊肿指在胚胎早期甲状腺发育过程中,甲状舌管上皮退化不全而遗留在颈部形成的先天性囊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30岁以下的青少年多见。表现为颈前正中舌盲孔至胸骨切迹之间的任何部位的囊肿(图3)以舌骨体上下最常见,多位于颈中线处,有时可偏向一侧。囊内容物为清亮的黏液样物质,如继发感染可为脓性或粘液脓性,破溃后形成瘘。图3.颈前区肿块,皮色,CT示囊性肿块,边缘强化(图源:MortajaS等)9.脐尿管瘘为胚胎时期连接膀胱与脐部的一小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若脐尿管中间段未闭合,则形成先天性脐尿囊肿,如果脐部有管道未闭合,与膀胱相通则称为脐尿管瘘,也叫做开放性脐尿管。脐尿管瘘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脐孔流出液体,常为尿液,增加腹压时明显,严重程度视瘘管大小而定,严重者有持续不断的液体流出,瘘管细小时脐部仅有潮湿伴肿胀(见图4)。合并感染时为脓性分泌物,同时常伴有脐部红肿肉芽组织突出。图4.脐部可见红色肉芽组织,渗出明显(图源: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皮肤科,晋亮博士)10.藏毛窦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典型的临床表现是骶尾部内藏毛发的慢性窦道或囊肿,也可表现为骶尾部急性脓肿,穿破后形成慢性窦道(见图5),窦道的走行方向多向头颅侧,很少向下朝向肛管,窦口多在脊柱下部或臀沟,挤压时可排出稀淡臭液体。图5.骶尾部后中线处红肿、破溃、色素沉着(图源:OzkanB等)11.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之间的慢性肉芽肿性通道,大多数是肛周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形成的瘘管(见图6)。图6.患者术前见肛门周围瘘,该患者合并直肠乙状结肠黏液腺癌,右图示手术切除标本(图源:KonstadinosG等)12.先天性尿道皮肤瘘是一种极罕见的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先天性畸形,其特征为阴茎腹侧先天性尿瘘,好发于冠状沟或阴茎头下,远端有完整的尿道和尿道海绵体,阴茎头存在正常位置的尿道外口(见图7)。常伴有其他畸形,如睾丸未降、肛门闭锁、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先天性心脏病等。图7.逆行尿道造影显示瘘道(箭头)与前尿道腹侧部交通(图源:JindalT等)「文章内容仅用于学术探讨,供医疗专业人士阅读」

编辑|费肥肥

文章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邮箱「feiyanghh

.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lmc.com/mbyfl/1076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