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福代立媛崔萌王吉恒张晓军李刚杜伟刘善廷

医院头颈甲状腺外科

News

简介

神经鞘瘤是来源于神经鞘膜的神经源性良性肿瘤,神经鞘瘤中有25%来自头颈部神经结构。

与听神经和三叉神经相比,起源于面神经的神经鞘瘤很少见。

面神经神经鞘瘤可以在桥小脑角到腮腺行程中的任何部位出现,大多数面神经鞘瘤位于颞骨内段,大约9%~23%的面神经鞘瘤来自面神经的腮腺段甲,腮腺区面神经鞘瘤占所有腮腺肿瘤的0.5%~1.5%。

原发性面神经鞘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疾病,并且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年1月至年1月医院10年间腮腺区面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本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资料与方法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经病理证实的腮腺区面神经鞘瘤患者12例,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23-72岁,平均年龄48.3岁。

所有病例均为单侧病变.除第7例患者外其余患者既往无腮腺手术史。

所有患者均以腮腺区肿块为主诉就诊,表现为缓慢生长的肿物,其中4例患者有局部不适和疼痛感,6例患者在触诊时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

其中第7例患者为复发性腮腺肿瘤,第一次在外院手术治疗,术前被认为是恶性肿瘤,术后未送病理,术后出现面瘫,House-Brackmann(H-B)分级为V级,肿瘤复发后逐渐出现间歇性面肌痉和进行性面部疼痛。

第1例患者术前面神经功能为H-BII级,其余10例患者术前面神经功能均正常。

所有患者术前检查均无听力损失、眩晕或耳鸣。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B超检查,其中8例患者表现为腮腺区实性肿块,4例为混合性肿块。其中6例患者行术前CT检查。

超声和CT发现10例患者为单发腮腺区肿块,2例患者为多发腮腺区肿块(第4例和第5例)。

其中1例患者术前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needleaspirationcytology,FNAC)提示为多形性腺瘤(第2例)。

二、治疗方法

腮腺区面神经鞘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术中我们一般先寻找面神经总干,若在面神经总干的部位发现了肿瘤,就从下颌缘支或颊支向总干方向分离,解剖神经暴露肿瘤两端后再解剖其他各分支,

若神经位于肿瘤表面则沿神经纵轴细心分离,切开肿瘤包膜,逐层分离包绕的神经束,注意保护好神经,减少神经损伤,钝性剥出肿瘤。若神经穿入肿瘤的内部,根据术前面神经的功能状态而有所区别。

若术前无面神经受累症状,术中操作轻柔注意保留神经纤维的连续性。

若术前出现完全性面瘫、术中发现面神经纤维大部分被破坏时.可切除肿瘤和受侵面神经后行端端吻合,如面神经缺损段较长可取耳大神经、舌下神经等移植吻合以保持面神经的连续性。

三、面神经功能评估

采用House-Brackmann(H-B)分级系统,术后面神经功能评价时间为术后3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

结果

结果

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

8例行肿瘤及部分或全部腮腺浅叶切除术;

1例行肿瘤及全腮腺切除术;

3例仅行肿瘤切除,其中1例因肿瘤扩展到颅底不能完全切除。

9例患者肿瘤发生于面神经的主干或主要分支,切除肿瘤后面神经完整;

第1例患者肿瘤发生于面神经终末支,术前肿瘤表面皮肤破溃高度怀疑腮腺恶性肿瘤,部分粘连严重小分支切断;

第7例复发性患者术中未发现面神经总干且找不到神经断端,故未行神经移植,术中怀疑为腮腺恶性肿瘤故行腮腺区复发肿瘤切除术及乳突部分切除术;

第8例患者,由于术中无法将面神经的主干与肿瘤分开,神经切断后同时行神经移植术,患者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不理想。肿瘤的位置及其与面神经的关系。

术后随访1年时有7例患者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至HBI级,2例患者恢复至H-BI级,第1例患者恢复至H-BIII级,

第7例复发患者术前面神经H-BV级,术后维持原状,第8例行神经移植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不理想,至H-BIV级。

讨论

讨论

自年腮腺内神经鞘瘤被首次报告和讨论以来,最佳诊断标准和手术方法一直未制定。

各种治疗策略被提出,国外研究者们极力推荐保守治疗。

然而,在大多数的病例中,术中才作出此诊断(依赖术中冰冻或肿瘤与神经的关系),而不是在手术前作出的,所以治疗方法还是以手术为主。

手术的重点在于术中面神经的保护、术后的重建及功能恢复。

术中注意操作轻柔,仔细解剖面神经,当发现肿瘤边界清晰除侵犯面神经外无周围组织侵犯时,应注意与侵犯面神经的恶性肿瘤相鉴别。

手术时注意充分暴露肿瘤及其附着面神经干,探查肿瘤的部位及来源,沿肿瘤纵轴层层轻柔地分开肿瘤包膜直至最后一层将肿瘤钝性剥出。

通过回顾我们的病例发现,大部分肿瘤与面神经疏松相连,与腮腺内其他良性肿瘤样,在行腮腺浅叶切除的过程中只发现肿瘤与面神经关系密切,神经可以完整地保留。

因此腮腺浅叶切除作为探查面神经的路径非常重要。

第7例发现肿瘤与神经粘连紧密不能分离,术中冰冻为“间叶源性肿瘤”,不得不行面神经总干及分支切断-期舌下神经移植术,术后随访5年面神经功能恢复至IV级。

保守策略依赖于明确的诊断,而这种诊断在手术前很少能确诊。

经活检、减压或任何进一步手术后,腮腺区面神经鞘瘤手术可能会导致暂时性面瘫。

生长缓慢的神经鞘瘤在几十年后可能体积更大,涉及更多的神经纤维,为手术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此外,肿瘤累及茎乳孔,会明显增加手术后面瘫的风险。

肿瘤越小保留面神经的可能越大。

因此,保守策略适用于老年患者或身体状况不适宜手术的患者。

END

声明:本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lmc.com/mbyzl/856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