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研发一款专门诊断肺癌的机器人, 读片准确度可达到96%~98%。” 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医院院长许戈良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透露,这款能诊断癌症的“机器人”预计在年底前可投入使用。此外,他还就医疗改革、药品供应等问题畅所欲言。 关键词:医院均可受理居民健康卡:又被称为居民的“健康身份证”,持卡可以实现跨地区、跨机构就医和费用结算。 医院已经完成了关于居民健康卡的软硬件测试, 市民目前在窗口就可以申领。 许戈良透露,医院、安医大附医院已完成居民健康卡的受理环境改造试点,这也意味着居民健康卡已经进入实质发卡阶段。 而在今年年底前, 医院都能受理居民健康卡。 许戈良介绍,居民健康卡的功能非常强大,随着卫生计生信息资源的整合和互联互通,持卡居民将陆续享受到如就医一卡通、预约挂号、自主查阅健康档案、就诊便捷支付、自助打印检查报告、远程医疗、跨机构电子病历调阅和检查结果互认等一系列健康服务。 而根据我省的医疗服务体系规划, 到年, 每个居民都将有一张健康卡, 届时看病将更加便捷、高效。 关键词:智慧医疗可用大数据识别早期癌症去年AlphaGo横空出世, 让人们意识到人工智能的威力。 在许戈良看来,未来3年到5年, 人工智能会给医疗领域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医院医院正在和科大讯飞共同研发一款机器人, 它可以对肺癌进行识别, 读片准确度可以达到96%~98%。 许戈良介绍: 他所说的这款“机器人”实际上是一个机器读片软件,它目前完成第一轮“学习”,读取和存储了30万份有明确诊断的肺癌病例数据。 在下一轮“学习”中,会再积累10~20万份数据,准确度还会进一步提高。 癌症死亡率高是因为早期症状不是很明显,有些轻微症状经常会和一些常见病混淆,病人出现疼痛往往提示癌症已进入中晚期。 机器的敏锐度已经超过人的眼睛,比如病变的细胞长到一定程度人眼才能识别,但机器可以识别细微的变化,通过大数据分析识别早期癌症。 医生是需要辅助和支持的,机器的诊断辅助非常重要。当这款机器人达到一定水平后,我们把它们送到各个县区,就可以在当地直接帮患者读片,医院的诊断能力。这款机器人将在年底前完成研发并投入使用。 一旦我们攻克了这项技术,以后还会针对其他疾病开发读片软件,比如肝癌、食道癌等。 关键词:薪酬改革以药养医的时代已经过去上个月,国家卫计委等四部门印发了 《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安徽作为11个综合试点省份之一, 将选择3个市开展为期一年的 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在老百姓潜意识中,认为医生开大处方,做重复检查,目的是为了拿回扣。”许戈良坦言,这种现象在过去确实存在。 为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我省医院已经全部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破除了过去以药养医模式。 “我们要通过薪酬制度改革,把不合理、不合法的收入给去掉,变成阳光的收入。”许戈良说,适当提高医务人员的薪酬水平在业内已达成共识,不过医务人员个人薪酬不能与药品、卫生材料、检查、化验等业务收入挂钩。 关键词:救命药应当强化供应保障和预警近年来, 鱼精蛋白、平阳霉素、放线菌素D等救命药 在全国范围内频频出现“药荒”, 不少患者因此错过了最佳治疗期。 “对于生产厂家比较少,用量比较少价格也比较低廉的药品,国家正在组织攻关,指定一些生产厂家专门生产,并在原材料供应方面为它们提供支持,在厂家发生亏损的时候由国家进行补贴,从而确保药品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许戈良说,国家卫计委近日已下发文件,不过恢复市场稳定供应还要有一个过程。许戈良建议,我省应当强化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和预警,建立常态短缺药品储备制度和应急供应机制。 关键词:二孩加快培养产科和儿科医生去年,我省约有10万个二孩出生,孕前检查、孕期保健、安全分娩、儿童医疗等相关服务需求明显增加,供需矛盾突出。“医院产科病房有52张床位,现在走廊里都已经住满了,病床排到了电梯口。”许戈良说,由于病房资源过度紧张,医院计划在南区增加多个产科床位。 除了产科床位紧张,更重要的问题是产科、儿科医生短缺。“我们的病人数量增长了一倍,但医护人员还是那么多。”许戈良表示,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具有5年到10年的滞后期。因此,国家层面要建立医疗人才预警机制,提前部署调整妇产科、儿科医生的培养规模。 关键词:医疗生态链要打通全生命周期保健康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 医疗生态链深层次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总体来说,我们的医疗资源总量不足,水平不高,且逐渐趋于垄断和集中,而我们的医疗服务却呈现碎片化、分裂化,这会对深入推进医改带来一定的困难。”许戈良说,按照国家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要求,现在需要做好医保全覆盖和北京哪个白癜风好关爱白癜风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