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下医院泌尿外科病房17岁的女孩小米(化名)坐在病床上和自己的主治医生相视而笑成功摘除了体内一个4厘米大肿瘤的小米再也不会整夜整夜头痛得睡不着觉了过两天,她就可以重返学校读书了罕见高血压本是常见病,但一般认为是老年病,高发年龄在40岁以上。可是,小米从11岁起就患上了严重的高血压,直到17岁仍然未缓解。家人带她辗转云南、北京、上海等多地求诊,直到今年7月,医院“抓住”这个“捣乱”的罪魁祸首,原来是一种被称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肿瘤,发现时肿瘤已经长到了直径4厘米左右。由于动脉体瘤长在了双侧颈部,过大的肿瘤压迫了左侧颈动脉导致脑供血受阻,小米的脑血管非常脆弱。朱育春是小米的主治医生,据他介绍:她的情况是:如果不手术,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会导致严重高血压而死,手术过程中血压控制不好可能就下不来了;即使成功摘除了,又可能因为低血压而死。这样复杂的病情,在医疗文献里搜索关键字都未曾找到。“带她去做检查,连血压都查不出来。”小米爸爸米先生说,有时候小米的血压高压高达卡帕、低压卡帕,有时候又查不到。“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会阵发性地分泌肾上腺激素和去甲肾上腺激素,就像她自身携带了一个可以分泌肾上腺激素的袋子,刺激血压剧烈波动。”朱育春医生解释说,正是因为这些激素,一度让小米的血压高压飙升至千帕,甚至接受过几次休克抢救,鬼门关走了几遭。“但肿瘤会一直长大,也许前几次她可以被抢救回来,但是谁也说不准下一次。”高风险肾上腺嗜铬医院泌尿科都有80~例,为什么唯独小米的手术充满了危险和挑战?这是因为,在确诊嗜铬细胞瘤之前,小米一直被确诊患有双侧颈动脉体瘤,其中医院已经接受过一次手术,术后产生了血栓导致左侧颈动脉闭锁。复杂的颈动脉瘤和长期的高血压,导致小米的脑血管脆弱,这是导致手术切除肾上腺肿瘤风险很高的原因之一。手术中如果低压收缩至70毫米汞柱,持续时间长,发生脑梗死的风险越大。如果使用升压药,血压过高也可能使血管爆裂。即使成功摘除,也极有可能出现顽固性低血压。同时,双侧的颈动脉体瘤的周围神经、血管,也会使患者出现神经血管受压的相关风险。正是因为太多风险,医院就三进三出,一直没能接受手术治疗。九科会诊真的就束手无策,眼睁睁看着花季女孩凋零?朱育春医生所在的泌尿外科肾上腺及高血压外科专业组联合ICU、麻醉科、内分泌科、心内科、神经内科、血管外科等9个科室进行会诊,带来了好消息。首先是,小米的自身情况是幸运的。“常规的患者,一侧发生脑梗后应该会出现偏瘫的情况,但小米没有。”朱育春说,这是因为小米自身的代偿能力,在15岁出现第一次脑梗后,大脑还能靠着椎动脉供血,短暂的偏瘫得到好转。其次,在于年轻的小米有着良好的心脏功能,足够应对手术中大量的补液。内分泌科提出从头一天减少服用降压药、ICU教授全程陪护……多科室会诊,从整体到细节,敲定了手术方案。10月21日上午,多部门配合下,朱育春主刀的微创腹腔镜手术成功切除了小米的肿瘤,用时40分钟,出血量仅为5毫升左右。马上就能出院的小米非常高兴,个性好强的她这下能和其他同学一样上体育课跑完米了,能正常地参加舞蹈大赛了。“我想考四川外国语大学,想做翻译。”ID:scmingyi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北京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lmc.com/mbyyy/498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