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动脉瘤是指脑动脉内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大造成动脉壁的一种瘤状突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动脉瘤形成的病因,概括有以下几种:①先天性因素:②动脉硬化:③感染:④创伤。颈内动脉为最好发部位,约占85%-95%,发病部位依次为后交通动脉、前交通动脉、大脑中动脉。其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动脉瘤破裂出血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神经损伤症状如动眼神经麻痹,常见于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的动脉。动脉瘤出血后,病情轻重不一。 为便于判断病情,选择造影和手术时机,评价疗效,国际常采用Hunt五级分类法。①一级:无症状,或有轻微头痛和颈强直:②二级:头痛较重,颈强直,除动眼神经等脑神经麻痹外,无其他神经症状:③三级:轻度意识障碍,躁动不安和轻度脑症状;(④四级:浅昏迷、偏瘫,早期去脑强直和植物神经障碍;⑤五级:昏迷、去脑强直,濒危状态。动脉瘤的最后确定诊断有赖于脑血管造影,凡患自发蛛网膜下腔出血,自发Ⅲ、Ⅳ组脑神经麻痹或后组脑神经障碍等,均应行血管造影检查排除动脉瘤 动脉瘤患者发生了蛛网膜下腔出血应早期手术治疗(夹闭瘤蒂或栓塞动脉瘤),术中采取脑保护措施(甘露醇,巴比妥类药物等),术后扩容。目前对前循环动脉瘤及后循环的动脉瘤、椎基底动脉连接部动脉瘤、小脑前下动脉瘤及小脑后下动脉瘤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手术,而对椎基底动脉瘤及大脑后动脉第一段动脉瘤多待神经功能改善及病情稳定后再手术,介入栓塞因其手术创伤小、恢复块的特点越来越成为患者及医生的首选。但对于宽颈动脉瘤、巨大动脉瘤(直径大于20mm)、血管高度迂曲患者、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推荐选择外科手术夹闭。 未治疗动脉瘤 男性70岁患者,以“头痛1天”为主诉入院,入院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造影提示:右侧后交通动脉瘤,拒绝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图1)。主动脉弓造影提示Ⅲ型弓,血管走行迂曲;右侧颈内动脉造影提示:右侧后交通动脉瘤,瘤颈不清楚3D重建后选择位置造影提示宽颈动脉瘤 女性70岁患者,以“头痛1天”为入院,入院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造影诊断: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拒绝行动脉瘤栓塞术(图2)。图2脑血管造影提示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动脉瘤栓塞男性76岁患者,以“头痛1天”为主诉入院,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 造影提示:右侧后交通动脉瘤,行动脉瘤栓塞术(图3). 右侧颈内动脉造影提示:右侧后交通动脉瘤,动脉瘤填塞术后血管通畅 女性60岁患者,以“头痛3年”为主诉入院。入院诊断为:脑动脉瘤。脑血管造影提示右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行动脉瘤栓塞术(图4)主动脉弓造影提示Ⅱ型弓,血管走形迂曲;右侧颈内动脉血管造影提示眼动脉段动脉瘤术前后术后工作位对比术后右侧颈内动脉正侧位血管造影动脉瘤完全栓塞,载瘤动脉通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lmc.com/mbyxg/827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