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扁平足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重视,儿童扁平足可以仅表现足底扁平而无临床症状,也可有行走后的疼痛表现和步态的异常。 那么扁平足到底需要治疗呢,什么样的扁平足可以治疗? 怎么治疗扁平足呢? 齐力康复带你了解扁平足,治疗扁平足。 什么是扁平足? 足弓是我们足部的一个重要支撑结构,由跗骨和跖骨砌合为拱形,以及弹性和可收缩的足底韧带和肌腱等组织,共同组成足弓,以一定的弧度向上凸起,起着缓冲震荡、保护足底神经血管、支撑身体的重要作用。 足弓弧度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足弓弧度过小,就出现了我们常见的扁平足现象。 ▼扁平足的形成,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情况。 先天性扁平足 遗传因素导致足弓等足部骨骼肌肉先天性发育异常。 后天性扁平足 又称成人扁平足,一般是长期错误的走姿或者长期穿不合适的鞋子,加上肥胖、肌腱退化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足弓的功能逐渐减弱、消失,不再具有缓冲弹性的作用,引发足弓塌陷,形成扁平足。 现在,在儿科门诊,很多父母因担心扁平足问题而带着子女求诊,多数是担心扁平足影响儿童未来的成长或运动能力;也有很多青少年儿童是因为扁平足导致的足部疼痛等问题而就医。 大部分家长都是迷茫的,有的甚至在没有经过专业检测的前提下,自行任意将鞋垫改变垫高、或者左右鞋互换着穿来矫正足部异常,以为这样可以达到矫正治疗的目的。这些错误的做法是很危险的,不能达到矫正的目的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可能造成更大的伤害。 因此,对扁平足的正确诊断及分类,是正确治疗与处理的最重要的一步。 盲目行为-结果不可期 如何鉴别扁平足 1 简单鉴别方法通过足印可以简单地判断自己是否是扁平足,以及扁平足的严重程度。 2 专业医师评判扁平足的具体情况,还需要经过专业的医师,通过患者直立和走路时足部活动姿势、下肢力线等指标进行评判,扁平足患走路时,一般会出现足跟外翻、脚趾朝外、外八字脚等现象。 扁平足现象调查: 广州市越秀区某小学为全校高年级名学生做了足印分析,检测结果显示,居然有近7成的学生呈现扁平足现象。中度及轻度扁平足占68%,共有人。扁平足16%,人。正常足13%,人,高弓足3%,41人。 这虽然只是一所小学的足印数据,但香港资深执业义肢修复师吴昆英介绍,他曾参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多所小学的体检工作,在其他学校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况,大部分的小朋友都有不同程度的扁平足,中度轻度居多,且有逐年上涨的趋势。 扁平足会有什么危害呢? 1.儿童时期: 扁平足的小朋友多半无明显症状,只是会出现弓塌陷,足跟外翻严重,呈内八步态,X型腿;(两边足弓塌陷不平衡时,可能会呈现K型腿)走路步态不正,甚至容易跌倒;更严重的还会兼并出现足踝酸痛不适,小腿酸痛易疲倦等。 2.青少年期: 由于体重和活动量的急剧增加,使得足部的软组织反覆地受到过量的负荷。因为足弓塌陷,易造成足底的血管和神经受到历迫,使足部容易产生酸痛不适;另外因为扁平足,很多青少年的运动能力很差,稍做运动就感到下肢疲劳,所以大部分有扁平足的青少年都不太喜欢运动,进而导致体质过于瘦弱、抵抗力差、或者体重超重;另外因为扁平足导致的步态异常,通常会向上传导,时间一久也会造成整个体态的异常变形。 3.成年及中老年时期: 足弓因外伤、肥胖、或其他因素导致足部肌肉韧带逐渐松弛而造成足弓塌陷,下肢力学结构也随之改变,进而会出现稍作运动即足部酸痛疲劳;因足弓塌陷形成的膝关节扭转剪力,膝关节对位对线不佳,反复的运动刺激累积,膝关节逐渐出现酸痛不适、加速关节磨损;甚至因足部作为地基、支撑结构的改变,进而会由下而上影响整个上部的腰骶结构的稳定,造成腰骶反复疼痛。 形成扁平足的原因是什么呢? 先天因素: 先天性骨骼畸形、韧带松弛、肌肉张力太低,足弓发育不良;遗传自父母。 后天因素: 在孩童足弓成型期,缺少正向步行训练的成长刺激; 穿不利于足部承力运动的不健康的鞋子; 从学步开始,长期光脚在硬质地面上行走 足部外伤或足部慢性劳损也是可怕的“足弓杀手” 足部的肌肉、韧带长期缺乏锻炼,力量不足,足弓退化而形成扁平足 ←鸡蛋碰石头 如何避免扁平足发生? 1.在幼儿发育成长阶段,应该多给予足部肌肉、韧带运动刺激的机会 沙地对足部有很好的训练刺激作用 跑跳运动 2.多做跑、跳的动作,如跳弹跳床、跳縄、跳房子等弹跳的游戏 3.避免做承重过重的工作;控制体重 4.不要光脚在硬质地面上行走 5.选择合适的鞋子,少穿硬质平底鞋、人字拖 6.妇女孕前,注意加强足踝下肢的训练;产后康再重新加强足踝训练;有足弓塌陷的还要及早配置处方矫正鞋垫作为辅助,可以有效预防产后足踝下肢变形对膝关节及腰骶部的不良影响。 7.有遗传风险的青少年儿童,要密切北京公立治疗白癜风医院白癜风专家刘云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