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患者信息及影像 患者:女性,26岁 主诉:发现右颈部肿物2年。 现病史:缘于入院前2年余无意中发现右颈前有一肿物,约“蚕豆”大小,颈前皮肤无发红、破溃,无疼痛,无寒战、发热,无咳嗽、咯血,无呼吸及吞咽困难,无声音嘶哑,无呛食,无多食易饥、心悸气急,无伴烦躁易怒。未重视,未就诊。2年来自觉颈前肿物渐增大,现约鸡蛋大小。自发病来,精神尚可,睡眠、食欲一般,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 既往史:平素体健。 实验室检查:无特殊。 超声:颈部彩超示:“右侧颈部实质性占位(性质待定)” CT/MRI扫描:颈部MR检查:应用Siemens3.0T超导型MR机器。患者采取仰卧位,扫描范围颅底-颈根部,TSE:FS-T2WI序列横断位:TRms,TE76ms,层厚5mm,FS-T2WI序列冠状位:TRms,TE88ms,层厚4mm,T1WI序列横断位:TRms,TE14ms,层厚5mm,矢状位:TRms,TE14ms,层厚4mm。 查体:无 二、病例问答挑战 问题一医看 答案解读:A 解析:该病灶位于右侧颈部,呈实质,未见囊性成份,境界清楚,除周围多发条索状低信号影外内部信号基本均匀,T1WI相对肌肉呈稍高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故正确答案为A 问题二该病例在平扫MR图像基础上,下列哪项检查和技术更能提供定性诊断信息(单选) ACT增强检查 BMR动态增强检查 C超声检查 DX线检查 E核素显像 答案解读:B 解析:MR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增强扫描能反应病灶的血供情况,而动态增强更能进一步帮助判断病灶的血供特点,对于病灶的定性诊断能提供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故选择B。 问题三根据所提供及病史及MR资料,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为下列哪一项(单选) A淋巴瘤 B淋巴结转移癌 C颈动脉体瘤 DCastleman病 E神经源性肿瘤 答案解读:D 问题四如该病例病理结果为Castleman病,它可能的病例类型是: A透明血管型 B浆细胞型 C混合型 D其他 答案解读:A 解析:Castleman病病理学分为3型:透明血管型(hyalinevasculartype,HV)、浆细胞型(plasmacelltype,PC)和混合型(mixedtype,MIX)。HV型可见3种表现,即孤立的肿块、主导型肿块伴周围子灶和非主导型多个肿块,本例呈主导型肿块伴周围子灶。HV型强化明显,且均在较早的动脉期明显强化,病灶内及周边均见点条状的滋养动脉。增强在动脉早期强化最明显,中心少许斑点状不强化区,逐渐充填,最终肿块呈均匀中等强化。PC型及MIX型表现为为颈部多个间隙的淋巴结广泛肿大,可伴或不伴有纵膈、肺门、腋窝淋巴结肿大;PC型较早的动脉期强化不明显,在动脉晚期及静脉期呈中等强化,病灶内无滋养血管显示,因此本例为透明血管型。 术中所见:探查:右颈3、4区淋巴结肿大,最大约7*4cm,质中、界清,移动度尚可,双甲状腺未及肿物,向外拉开胸锁乳突肌。保留肩胛舌骨肌,暴露迷走神经、颈总动脉、颈内静脉,沿肿瘤包膜完整切除。 病理:(右颈肿物)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以淋巴滤泡增生为主,可见血管玻璃样变及血管植入滤泡现象,考虑Castleman病,透明血管型。 免疫组化瘤细胞:白细胞分化抗原3T细胞阳性,白细胞分化抗原20B细胞阳性,白细胞分化抗原21滤泡树突网阳性,白细胞分化抗原浆细胞阳性,白细胞分化抗原34血管阳性,bcl-2蛋白阳性,白细胞分化抗原30散在阳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5阳性,增殖指数67约10%阳性。 诊断:右侧颈部Castleman病,透明血管型 三、诊断分析思路 本病例影像学表现提示的诊断线索MR平扫图像提示表现右颈动脉鞘区实性软组织肿块,沿颈部间隙生长,病灶边界清晰锐利;肿块信号较均匀,与肌肉相比,T1WI为均匀稍高信号,T2WI为均匀高信号,病灶可见多发迂曲走形低信号影,增强扫描肿块呈明显均匀强化,增强扫描时间信号曲线呈速升缓降型,周围迂曲血管呈流空信号,病灶周围颈动脉鞘区另见成串淋巴结影。 本病例的读片思路(1)发现病变定位与认征:该病例病灶明显,容易发现,主要是要分析两个方面:一是判断病变的起源,二是分析病灶与其邻近组织的关系。 (2)定性诊断:本病例MR上特点为实性软组织肿块,境界清楚,信号均匀,与周围组织间界线清楚,无侵犯,均为良性病变的表现,提示良性可能,再结合其明显均匀强化,时间信号曲线为速升缓降型的特点,要考虑到本病的诊断。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本病例特点为年轻女性,右颈部渐大性肿物,病程2年。右侧颈动脉鞘区富血供实性软组织肿块影,肿块边界清楚,信号均匀,周围可见多发流空血管影,另见成串淋巴结,应考虑Castleman病可能。Castleman病多见于纵隔,颈部少见,但根据其典型表现仍可诊断。Castleman病病理学分为3型:透明血管型(hyalinevasculartype,HV)、浆细胞型(plasmacelltype,PC)和混合型(mixedtype,MIX)。HV型可见3种表现,即孤立的肿块、主导型肿块伴周围子灶和非主导型多个肿块,本例呈主导型肿块伴周围子灶。HV型强化明显,且均在较早的动脉期明显强化,病灶内及周边均见点条状的滋养动脉。增强在动脉早期强化最明显,中心少许斑点状不强化区,逐渐充填,最终肿块呈均匀中等强化。PC型及MIX型表现为为颈部多个间隙的淋巴结广泛肿大,可伴或不伴有纵膈、肺门、腋窝淋巴结肿大;PC型较早的动脉期强化不明显,在动脉晚期及静脉期呈中等强化,病灶内无滋养血管显示,因此本例为透明血管型。 鉴别诊断(1)淋巴瘤:颈部淋巴瘤最常见者为继发于头颈部其他器官淋巴瘤,也可原发于颈部淋巴结,或为全身病变的一部分。其典型表现为双侧、多发、密度/信号均匀的肿大淋巴结,坏死较少,多无钙化,可融合成团可侵犯颈部任何区域淋巴结,颈后三角及浅表淋巴结受侵更多见于恶性淋巴瘤。强化方式:常见均匀轻中度强化。 (2)淋巴结转移癌:该部位的淋巴结转移多见于老年男性,上呼吸道、消化道鳞癌淋巴结转移多见,颈部淋巴结肿大,质硬、无痛、多发、固定等;病灶内部易出现液化、坏死、边缘不规则强化伴中央坏死区。 (3)颈动脉体瘤:颈动脉体瘤病灶位置通常固定,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常包绕颈动脉强化,造成颈内外动脉分离移位,肿瘤血供丰富,可显示胡椒盐征,因而需与Castleman透明血管型鉴别。 4)颈部外周神经源性肿瘤:颈部外周神经源性肿瘤可分为神经纤维瘤和神经鞘瘤(多见);神经鞘瘤病理上主要有两种成分AntoniA区和AntoniB区,肿瘤内二者的构成比多寡不一,形成MRI信号的差别;增强扫描囊变部分不强化,实质部分呈轻、中度强化。 病例供稿:福建医院放射科陈潭辉 专家点评本病例特点为右侧颈动脉鞘II,III,IV区可见多发增大的淋巴结,以IV区为主,IV区病变表现为富血供实性软组织肿块影,肿块边界清楚,信号均匀,周围可见多发流空血管影。病变边界清楚,对邻近颈动脉压迫移位。符合该例病变所有上述表现的应考虑Castleman病可能。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可见3种表现,即孤立的肿块、主导型肿块伴周围子灶和非主导型多个肿块,本例呈主导型肿块伴周围子灶。强化明显,且均在较早的动脉期明显强化,病灶内及周边均见点条状的滋养动脉,动态曲线呈速升缓降型。颈部多发淋巴结增大见于淋巴瘤和转移瘤。淋巴瘤常表现为多组淋巴结增大,信号均匀,包绕血管但不侵犯,表现为血管漂浮征。内部坏死少见,强化轻度到中度。淋巴结转移根据病理类型,常见于鳞癌或者乳头状癌,二者均可以出现坏死,而且侵犯邻近血管。二者不同的地方在于乳头状癌转移淋巴结可以出现微钙化,与原发病灶一致。病变内部出现多发流空的血管影常见于颈动脉体瘤,但是该病变位于颈动脉分叉处,常使颈内外动脉分叉扩大,下颈部的颈动脉体瘤几乎不见。 点评专家:医院放射科夏爽教授 医看 参考文献: 1.刘玲,杨群培,等.颈部Castleman病影像表现及病理对照[J].中华放射学杂志,,44:- 2.王仁贵,那佳,宾怀有,等.局限性Castleman病特征性钙化的CT和病理学对照[J].中华放射学杂志,,36:-. 3.王仁贵,宾怀有,等.胸部Castleman病的X线和CT表现与病理对照[J].临床放射学杂志,,21:-. 4.沙炎,罗德红,李恒国.头颈部影像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长按图片,识别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哪家中科白癜风暖心公益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