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俗称“颅内炸弹”,是一种严重而又十分紧急的疾病。近日,医院神经外采用双微导管介入技术治疗一例复杂性的颅内宽颈动脉瘤取得成功。 患者寇某、女、47岁,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于-08-09凌晨入院,神经外科急诊经脑血管造影检查诊断为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出血。动脉瘤形态特殊,风险高,载瘤动脉迂曲角度狭小,通过脑外科专家们讨论评估,认为常规的支架及球囊辅助栓塞技术很难达到远端血管,易出现缺血及出血等并发症,费用也比较昂贵。为了让病人得到满意的治疗又能为患者节省治疗费用,决定采用双微导管技术进行栓塞治疗。在3-5毫米的血管瘤腔内实施双导管操作,不能有丝毫的误差,只有精准操作才能保证安全有效。 神经外科立即启动急诊脑血管介入治疗程序,在全麻下,经股动脉插管,先通过一根导引导管将两根微导管头端送入颅内动脉瘤腔内,再经过这两个微导管同时填塞两枚cosmos3D弹簧圈,两枚弹簧圈互相配合成篮,在瘤腔内形成相互支撑起到保护和防止弹簧圈自瘤腔向载瘤动脉内脱出的作用,然后陆续交替填入填充圈,直至致密填塞动脉瘤。手术过程顺利,复查造影完全栓塞,载瘤动脉通畅,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血管内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方法之一。动脉瘤的颈/体比小于1/2的窄颈瘤被认为是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的适应证,而宽颈动脉瘤的治疗常常是技术的挑战。宽颈瘤治疗难度大,需要探索新的技术。 医院神经外科采用双微导管技术具有几个明显的技术优势:1)与以往的球囊辅助和支架辅助比较而言,双微导管技术较简便,经过同1根6F导引导管可以方便地同时操作2根微导管。2)手术范围扩大,可用于宽颈、形态不规则或分叉部无法放置支架的动脉瘤,可以到达球囊和支架不能到达的地方。3)手术并发症少,无须像球囊一样阻断载瘤动脉而影响远端血流灌注,也避免了支架植入可能带来的各种后续治疗和相关风险。 随着颅内动脉瘤病例的不断增多,医院神经外科应用血管内介入技术快速提高,各种辅助栓塞技术逐渐应用于特殊的、复杂的颅内动脉瘤治疗。双微导管栓塞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神经外科脑血管介入技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资料来源:医院神经外科,北京最好白癜风专科医院治白癜风西宁哪家医院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