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经技术部南美白对虾养殖流程北京渔经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07-19

一、清塘

1、清污除杂

清塘是指清除池壁和池底不利于对虾生长的各种因素。

对于新建水泥护坡的池塘,由于水泥呈碱性,容易造成水体PH值偏高,需要进水浸泡,浸泡水位为1-1.5m左右,时间为7-10天,PH值达到8.0-8.6时可以使用。养殖过对虾的老塘需要进行彻底清理,主要目的:一是彻底清除携带病原体的生物及病原菌;二是减轻池底有机负荷。

2、池塘消毒

进水充满池底后,选用专用清塘剂清塘,经过7-10天后严格试水,或者生石灰或渔用氧化钙、漂白粉、强氯精等其中一种进行消毒(PH值偏高时用漂白粉消毒,PH值偏低时选用生石灰或渔用氧化钙消毒),如有野杂鱼可用茶麸或野鱼清除杂。

3、降解残毒

消毒除杂5-7天后,进水5-10公分,用水质保护解毒剂或碧水侒对消毒药品的残毒或其他有害物质毒素进行解毒降解,以免影响肥水培藻或种苗成活率。

4、生物降解和净化

降解残毒3-5小时后,全池泼洒有益微生物制剂,分解生物尸体及有机污染物,消除减少致病隐患。正本清源,建立有益微生物种群优势,将生物尸体或其他有机污染物转化为营养盐,促进肥水培藻。用底净活水宝或靓水沿池边池底均匀泼洒。

二、肥水

1、常规肥水培藻步骤

(1)纳水过滤、消毒

清塘后,池塘进行纳水,进水时用80网目筛网过滤,避免有害生物进入,进水至0.8-1.0m,用二氧化氯泡腾片或者聚碘溶液进行水体消毒,3天后进行培藻肥水。

(2)施基肥

基肥施足,防止倒藻以免水色掉清。选择连续晴天的天气肥水起效快,有条件的可以进3-5cm新鲜含藻水,引进藻种;施肥:富藻素+氨基酸肥水膏充分溶解后全池均匀泼洒。待透明度有30cm左右,水色呈茶褐色或豆绿色时,表明池水中藻类数量丰富,测试水温、盐度、PH值等达到要求,即可进行放苗工作。

(3)追施肥、稳定水色

初期藻类作为饵料利用率高(虾苗开口饵料,浮游动物饵料),藻类必须保持旺盛状态,通常在投苗后一个月内,前10天每3-5天追一次肥,后20天每7-10天追一次肥,追肥时配合微生物制剂使用,维持藻相和菌相平衡,稳定水色。可用渔经可乐或好水素+氨基酸肥水膏或富藻素配合使用追肥,肥起来的水色清爽、稳定,浮游生物数量大。

2、肥水培藻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1)早造虾,水温低、光照弱、肥水困难

大陆沿海早造虾通常在3-5月份陆续肥水放苗,这段时间水温低、光照弱、天气变化无常,肥水特别困难。1.选择连续晴天上午,添加5-10cm新鲜水,开增氧机;2.用碧水侒或者水质保护解毒剂解毒和降解毒性;3.施肥:用富藻素+氨基酸肥水膏混合均匀后全池泼洒,3-5天后补施一次。

(2)重金属含量超标

底泥中重金属含量超标,消毒及化学药品的残留都会影响肥水效果,先用碧水侒或水质保护解毒剂解除残毒,然后富藻素+氨基酸肥水膏混匀后全池泼洒。

(3)池底土壤泛酸

池底泛酸不仅PH值偏低,而且重金属含量偏高,因此清塘时酌情加量使用生石灰或渔用氧化钙,解毒和生物净化环节不可缺少。对策:1.生石灰或渔用氧化钙清塘,用量60-70kg/亩,用水熔化成石灰浆全池泼洒并翻耕塘底;2.“降解残毒”、“生物净化”、“常规肥水培藻步骤”处理方法进行。

(4)亚硝酸盐偏高

先降亚硝酸盐,用亚硝快克或亚硝净,配合渔经可乐或好水素同时使用,2-3天后检测正常后按“常规肥水培藻步骤”处理。

(5)PH值偏高9.2以上

先降PH值,先下碧水侒,第二天再使用渔经可乐全池泼洒。

(6)PH值偏低7.5以下

先用生石灰或渔用氧化钙调到8.0左右,再用水质保护解毒剂,之后按“常规肥水培藻步骤”进行培藻肥水。

(7)青苔、泥皮水体

用青苔净2-3亩/瓶在青苔密集处泼洒,青苔死亡后捞除,再按“常规肥水培藻步骤”处理方法培藻肥水,施肥后适当增加水位(1.2m左右)。

(8)新塘,有机质匮乏

选择晴天上午,加新鲜含藻水10cm,开增氧机;补充有机质和矿物质,用富藻素+氨基酸肥水膏配合好水素浸泡后全池泼洒,3-5天后补追肥。

(9)地下水或井水做水源

1.先曝气:由于地下水井水往往重金属、氨氮、亚硝酸盐偏高,藻种缺乏,因此进水时先曝气,抬高进水管呈抛物线入塘,开动增氧机曝气3天;2.处理方法同“早造虾、水温低、光照弱、肥水困难”;3.有些池底容易渗漏,地下水源几乎天天都要补加,藻类不易繁殖,水体浑浊,先用碧水侒,3小时后用氨基酸肥水膏,培养藻相比较稳定。

(10)泥浊水、藻种缺乏

1.解毒:用水质保护解毒剂或者碧水侒解毒;2.选择晴天上午,添加20cm新鲜含藻水,开增氧机;3.施基肥:富藻素+氨基酸肥水膏浸泡后全池泼洒;4.追施肥:渔经可乐或好水素+氨基酸肥水膏使用。

(11)进水后有水母(海蜇)

1.检查进水网罩是否有破洞,及时补救;2.除水母:有条件的加淡水20-30cm,水母会应激死亡;无条件的用明矾(每亩一米水深用一公斤)处理;盐碱地区或者大面积海水池塘,可用茶籽饼(每亩/米用5公斤)杀死水母;3.解毒:无论是用明矾还是茶籽饼杀死水母后,必须用碧水侒或水质保护解毒剂解毒;4.及时肥水,按“常规肥水培藻步骤”进行培藻肥水。

三、选苗放苗,保健养苗

1、健康优质虾苗的定义

虾长得快,成活率高,达到高产稳产,选择健康优质虾苗是关键。选用原种良种亲虾,育苗时兼用单胞藻和轮虫作饵料,少用或不用抗生素,不选近亲交配的种质退化的虾苗,经检测体内既无特殊病原体,同时其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又很强的健壮虾苗是优质虾苗。

2、选苗标准

1.虾苗外观应规格整齐,体色正常,体表光滑,健壮,活力强,沉底性及附壁性好,无侧倒现象,搅动后有明显逆流现象;个体粗壮,肢体完整,大小均匀,虾苗全长应达到0.8-1.2cm;

2.肌肉饱满,逆流多,健康活泼,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

3.体表光洁,躯体透明度大,腹节较长,第一触须常靠拢,不呈V字形,尾扇展开,苗体干净无杂物附着;

4.苗体肠胃饱满,肝胰脏呈黄褐色;全身无病灶,中肠不浑浊,鳃体不变黑;

5.两条触须能灵活分合为佳,若只分开不合拢者,健康状况较差;

6.若能进车间观察幼苗,苗均匀且数量多的池子往往是优质苗。

3、选苗应考虑哪些问题

1.要了解育苗企业的资质,商业信誉和技术实力;

2.如亲虾和种苗生产是否规范,是否符合国家要求,生产全过程是否使用抗生素或进行高温育苗;

3.了解亲虾的来源及质量状况,包括:大小、年龄、健康状况发病史、产卵的次数;了解亲虾是否原种良种亲虾,如是进口亲虾,可要求场家提供产地来源国的出口健康证明,进口的航空公司提货单;

4.可计算和查询亲虾进来暂养的时间,幼体生产和虾苗培育的时间是否符合生产进度;

5.购苗时,该企业能否出示政府有关部门检疫合格的证明来保证虾苗的健康性,这是

成功养殖的首要条件;

6.要求根据“选苗标准”选择健康优质的虾苗。

4、虾苗是否均匀的判断方法

养殖户到苗场购苗时,苗场方大都会习惯用小手抄网从育苗池底层反复捞出密密麻麻的虾苗,盛在白色葫芦瓢里给虾农,任意挑选。此时,虾农看到的是连蹦带跳、规格均匀的虾苗,随后双方确认成交。但在虾苗抽样过点计数时则发现虾苗规格大小不均,大的体长0.8-1.0cm,小的体长仅0.5-0.6cm,且小苗所占的比例约20-40%,养殖户只好自咽苦水。因此当养殖户在观察苗场方提供的虾苗样本时,自己不妨另用一个葫芦瓢从样本中取出一些虾苗(-尾)加水稀释,然后再用一只白色小碗从中取出虾苗仔细观察(每取一次约10-20尾)。通过观察-取样-稀释-再取样-再观察,重复三四遍,才能真正确认虾苗规格是否一致,只有这样做虾农才能买到称心如意的虾苗。

5、试苗

对拟购虾苗进行“抗离水”试验和“抗应激”试验来确定虾苗的健康程度。

1.抗离水试验:从育苗池内随机取出若干尾虾苗,将它们在拧干的湿毛巾内包埋10分钟,然后取出虾苗将它们放回装有原育苗池水的容器中,观察其存活情况,如果虾苗全部存活则属优质虾苗,而存活率越低,则该批虾苗的质量越差。

2.抗应激温差法试验:带冰块到虾苗场,到苗场后,用一盆装苗池水(约30℃),将冰块放置该盆水内,让水温降至7-8℃,用水瓢在虾苗池随机打一瓢虾苗放到网袋,连网袋和虾苗一起放到已降温水中2-3秒钟,然后迅速提起网袋把虾苗放回虾苗池中,经过巨大的水温差异和盐度差异虾苗仍能在30分钟内恢复原有状态,说明该池虾苗有很强的抗应激力和较强的抵抗力,属优质虾苗。

出苗前必须带水样到苗场试水,因虾塘的水与育苗池的水质往往差异。为保险起见,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在池塘的中央位置,水深1米处打水样,每口塘打一份,届时先取少量虾苗放进每个水样内进行试水,存养一天观察其生长情况,如第二天试水情况正常方可出苗。

6、苗种运输

订购健康虾苗后,在出苗前一天与产苗方约定使用应激灵,确保虾苗健康下池,减少长途运输的应激反应。

7、放苗原则

1.清塘消毒不彻底不放苗,否则苗种成活率不高;

2.天气不好不放苗,应选择晴朗的天气放苗;夏季放苗应选择上午8-9时或傍晚放苗,中午不能放苗;

3.水质不肥不放苗:可先用富藻素+氨基酸肥水膏培育丰富的饵料生物,为虾苗提供充足而优质的天然饵料;

4.放苗时虾池水位在0.8米以上,水体PH值在8.3左右,水温在虾苗的适应温度内,盐度与虾苗池一致。

8、放苗时注意防抗应激

为了预防虾苗入池后引起应激死亡或成活率低,必须提前做好防抗应激工作。

1.放苗入池前,首先要检测养成池塘的水质条件(水温、PH值、盐度、溶解氧等)及饵料生物的数量。尽可能使养成池水质条件与育苗池保持一致(盐度相差不超过5度,PH值不超过0.3,温差不超过3℃),室外水温低于16℃不要放苗,选择晴天的早晨或傍晚放苗。

2.解毒抗应激:由于现在养殖水域受污染程度严重,放苗前解毒和抗应激工作非常重要。养成池在放苗前一天用碧水侒或应激灵全池泼洒。

3.虾苗入池前必须经恒温和混水处理:

恒温:塑料袋运输虾苗时,为了防止袋内温度与池塘水温相差大,常常采用漂浮法,即将密封的运苗袋放置在养殖池内漂浮一段时间(注意袋内氧气是否充足),使袋内外水温逐渐接近缩小(温差不超过3℃)。

混水:当第一步恒温工作完成后,就把虾苗袋口打开,用水瓢打三瓢虾塘水放进苗袋内,让它们混合一下叫混水。混水很重要,因育苗池水质与虾塘池水质理化因子不一样,经过混水处理后,虾苗慢慢适应虾塘水质,减少应激反应。放苗前一定要算好苗量,并一次性放足苗,避免同池多批虾苗。

9、虾苗放养后一周内出现大批死亡是何原因及预防对策

主要原因:

1.虾苗淡化不足,虾塘水与育苗场水的盐度、温度和PH值相差太大,产生强烈应激;

2.清塘或消毒药物使用量过大,残留大,放苗时药害致死;

3.藻类高峰期下塘,藻类光合作用过强,突发气泡病引起;水肥池塘藻类新陈代谢快,死亡藻类产生的藻毒素得不到及时分解;

4.池塘水质重金属超标(老化池塘长期蓄积;地下水重金属偏高;工业废水污染)

预防对策:

1.放苗时注意虾苗袋内外盐度、温度和PH值相差不要太大,盐度差别不超过3度,温度差别不超过3度,PH值差别不超过0.3;

2.生物清塘,消除隐患;放苗前一天全池泼洒水质保护解毒剂、碧水侒、维C解毒宝、应激灵解除毒素,提高抗应激能力;

3.避开藻类高峰期与浮游动物高峰期放苗,以防气泡病及浮游动物多时缺氧或氨类有毒物质过多。

10、虾苗长不大的原因及对策

原因:1.种虾近亲繁殖,引起虾苗品质严重退化;2.育苗过程大量使用抗生素或者高温育苗(超过35℃);3.感染细小病毒,即患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症;4.对虾饲料缺乏营养或配方不合理

对策:对前3种情况应及时处理,重新购苗,第四种情况应更换饲料,适当投喂鲜活饵料,并在饲料中添加保肝宁、肝胆利康、渔经、电解多维、维C解毒宝、应激灵等,强化营养,促进脱壳。

11、清塘肥水后水质变化规律和如何确定放苗时间

水温25-30度,施基肥后,池塘水色逐渐由清变浓,到2-4天,透明度最小为藻类高峰期;7-10天水色渐渐变清,为轮虫高峰期;淡水池15-20天左右大量出现红虫,为枝角类高峰期,海水此时出现桡足类。溶氧、PH值与水色变化一致。藻类高峰期,溶解氧及PH值较高,而氨氮、亚硝酸盐则相反,此时下苗,光合作用过强,易引发气泡病及碱中毒;轮虫及枝角类高峰期,溶解氧低,氨氮、亚硝酸盐均高,水质较差,且虾苗对浮游动物的利用不如藻类高,此时下苗成活率低。理想的虾苗培育水质应做到:1.水质稳定良好;2.藻类为主而非浮游动物为主,因此在水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在清塘肥水后4-7天下苗最为理想。

四、养殖初期(放苗30天)水质和底质的健康养护和管理

1、巡塘观察要素

巡塘是了解对虾生长情况最直接和最有效的管理手段之一,在养殖期每天的巡塘次数最好不少于4次。分别在黎明、午后、傍晚、午夜巡塘一次,巡塘时注意观察:

1.检查阀门是否严密,堤坝有无缺口;

2.注意虾塘内的水位变化;

3.观察水色,注意池水浓度和有无异味逸出;

4.察看池底污染状况,注意黑区扩大范围;

5.检查饵料流失和消耗情况;

6.观察对虾脱壳情况及数量;

7.注意虾塘内丝状藻类繁殖生长情况;

8.注意虾情动态,观察对虾有无反常行为;

9.夜间观察虾塘内的发光现象和强度;

10.注意天气和潮汐变化趋势;

11.观察对虾可能发生浮头的各种迹象;

12.注意观察虾塘内的敌害生物;

13.暴雨之后注意池水分层现象;

14.观察同一虾塘内对虾个体差异性。

2、平衡藻相、菌相,稳定良好的水质

有藻相缺菌相,水质不稳定;藻相过旺,菌相缺乏,水质容易泛浊;放苗30天内,注意少量多次的追肥培菌(前10天每3-5天追一次肥,后20天每7-10天追一次肥),可将渔经可乐或好水素配合蜜肽、多维调水素、氨基酸肥水膏一起使用。

3、培养浮游动物,保健壮苗

放苗后15天内,在培藻的基础上培育适量浮游动物可为虾苗提供高品质的开口饵料,提高虾苗的成活率。培育方法:氨基酸肥水膏+可乐、好水素充分溶解后沿池边泼洒。

4、虾苗食性转换(饵料转换)

对虾在不同生长阶段具有不同特点,对营养需求各有不同。放苗后的仔苗期可每天沿池边泼洒维C解毒宝+活力钙,每天1次,连用3-7天。作为虾苗前期开口饵料补充营养至关重要,开胃诱食、保肝健肠、免疫抗病。

五、养殖中后期(放苗30天以后)水质和底质的健康养护和管理

1、中后期,常规水质、底质养护

每7-10天定期使用底净活水宝、靓水改底;每10-15天定期使用水质保护解毒剂、碧水侒进行解毒。

2、激活活菌,增强活菌效能

1.调水、肥水培藻前,先用碧水侒、水质保护解毒剂消除水体中的毒素和有害微生物的代谢毒素以及药物残留和重金属残留等,再泼洒活微生态制剂,可大大促进使用效果;

2.将渔经可乐或好水素浸泡2小时后使用,可使活菌迅速激活和繁殖,具有培菌培藻,均衡菌相藻相,促进稳定水色的多重功效。

3、溶氧偏低

1.加新鲜水源;2.合理配置增氧机并开足增氧机;3.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lmc.com/mbyxg/1024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