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耳后5公分切口,小骨窗。 2.磨开部分内听道,发现高位颈静脉球;静脉球出血,以明胶海绵、速即纱止血;内听道内残留少量肿瘤。 3.于内听道口处面神经与肿瘤黏连紧密,残留少量包膜。 4.面神经保护完好,面神经功能恢复中。 女性病人,因“右耳听力下降伴头痛、头晕1年半”入院。 查体:右侧指鼻试验阳性,双侧闭目难立征阳性。 影像检查:右侧桥小脑角区见一范围约28mm×37mm团块状混杂等长T1信号影,边界清,增强后明显不均质强化,脑桥及第四脑室受压变形。左侧内听道未见明显扩大。 诊断:听神经鞘瘤 手术方法:乙状窦后锁孔肿瘤切除术 气管插管全麻成功后,病人左侧卧位,于右侧耳后标记直切口手术切口线。碘酊和酒精常规消毒,铺无菌单巾,沿切口线逐层切开头皮、帽状腱膜,向前方翻转皮瓣,推开骨膜,颅骨钻2孔,铣刀取下骨瓣约2cmX3cm,暴露横窦乙状窦边缘,弧形切开硬脑膜,牵开小脑半球,探查至CPA区即见肿物,约4cm直径,边界清,质软至韧,血供一般,仔细分离周围组织,三叉神经、展神经、脑干均分离顺利,保护良好,面神经变性明显,与肿瘤粘连极紧密,分块切除肿瘤,少许与面神经粘连瘤组织残留,面神经解剖保留。磨开内听道后缘时,发现颈静脉球位置高,达到内听道水平;静脉球出血用明胶海绵压迫止血。终止磨除岩骨骨质,切除部分内听道内肿瘤。创面止血纱布、明胶海绵止血,硬膜严密缝合并人工硬膜修补。骨瓣复位固定,头皮彻底止血后,逐层缝合帽状腱膜和头皮,无菌纱布包扎切口处。术中顺利,麻醉满意,出血不多,未予输血,术后病人麻醉恢复,安返病房。 观看更多锁孔手术视频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