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2840/ 脾血管淋巴管瘤,又称脉管瘤,是由脾内血管和淋巴管增生形成的肿瘤,因此兼有血管瘤和淋巴管瘤二者的特点。此病变临床上发病率极低。有研究发现雌激素在淋巴管瘤的增生和生长中起一定作用,故本病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程瑞萍等研究将淋巴管瘤根据其管径大小分为:毛细管型、海绵型和囊型3型。曹佳颖等研究16例脾血管淋巴管瘤25个病灶发现:病灶单发较多发常见,内部均有大小不等的囊性无回声区,呈囊实性,根据囊性、实性成分所占比例,可分成2种类型:实性为主和囊性为主。 笔者综合诸多文献总结脾血管淋巴管瘤的超声特点: 1,脾脏内的强回声团,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部无钙化,无血流或有少许血流信号。 2,特征性声像图表现:囊实性占位,有一定的实性成分,呈“蜂窝”状;特别实性成分为主的病灶,囊腔较小较少,呈致密“蜂窝”状或类似于实性的表现。 3,实性成分和囊性成分是确定血管瘤和淋巴管瘤的关键点。有作者认为声像图上脾内高回声病灶多为良性病变,而低回声病灶多为恶性病变;故临床上所见上述病例大多被诊断为良性病变,较难取得明确的病理结果。 脾血管淋巴管瘤生长缓慢,瘤体较小时多无自觉症状。当肿瘤增大时,出现脾大,可有上腹部饱胀不适等症状。多数文献认为脾血管淋巴管瘤的影像学检查表现与脾血管瘤、脾淋巴管瘤的表现相似。应与多囊脾、脾囊肿、脾包虫囊肿相鉴别,此不赘述。 病例分享: 女,51岁,常规体检发现脾大,脾脏内见6个蜂窝状强回声团,大者42x36mm,边界清晰,内部见散在血流信号。 超声诊断:脾脏声像改变考虑血管淋巴管瘤?建议进一步检查 患者无不适拒绝其他检查,随访观察中! 超声能发现脾脏病灶,提供病灶的部位、大小、数目及毗邻的关系等信息,能提示可能的良恶性诊断,可作为脾脏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胡志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