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

病例

颈静脉球裂孔疝一例

病例简介:

患儿,女,4岁。因渐进性睡眠打鼾半年入院。术前鼻内窥镜检查发现:腺样体肥大,阻塞后鼻孔4/5(图A)。耳内窥镜检查发现:右鼓膜内陷,鼓膜呈琥珀色,前下象限可见暗红色影(图B)。听力学检查提示:右耳B型曲线,左耳A型曲线(图C),右耳传导性听力下降(图D)。

初步诊断:OSAHS,腺样体肥大,分泌性中耳炎原因待查,鼓室占位?。

患儿入院后完善术前常规检查后全麻下行腺样体切除术,术中在显微镜下小心探查右侧鼓室,发现鼓室内血管样组织。未予处理。术后追问病史,患儿无搏动性耳鸣症状。

术后诊断:OSAHS,腺样体肥大,分泌性中耳炎,右颈静脉球裂孔疝?。

术后行颞骨CT检查,提示:右侧颈静脉球(*)高位,下鼓室骨质缺如(红色箭头),鼓室内软组织密度影填充(图E,F),颈静脉球扩大,周围骨质光滑无破坏,证实为右颈静脉球裂孔疝。

MRI:T1,T2,及T1强化均表现为血管流空征(低信号),提示为提示颈静脉球高位,颈静脉球扩大(*),而非占位性病变(图G,H,I)。

讨论:

颈静脉球裂孔疝是颈静脉孔外凸性裂开畸形,颈静脉球进入下鼓室内。由于颈静脉裂孔疝是先天性血管畸形,症状出现较早,临床上常表现为传导性听力下降,可伴搏动性耳鸣,破裂者可有外耳道反复大量出血。耳镜检查可见鼓膜表面暗红色影。

该疾病应与分泌性中耳炎、鼓室球体瘤、颈静脉球体瘤、中耳胆固醇肉芽肿等疾病相鉴别。颈静脉裂孔疝患者颞骨CT显示颈静脉球扩大,虽有下鼓室骨质缺如,但颈静脉球区其余骨质完整光滑,但无骨质破坏,是为与颈静脉孔区肿瘤鉴别的要点之一。MRI检查中畸形的颈静脉球表现为血管流空征,可以更好的与颈静脉孔区占位性病变进行鉴别。颈静脉裂孔疝与分泌性中耳炎的鉴别十分必要。如果误诊可能在手术探查中损伤凸入鼓室的颈静脉球导致大量出血。

赞赏

长按







































皮肤病最好医院
白癜风如何治疗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lmc.com/mbyjg/502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