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67岁,因右侧腮腺区触及肿物来我院就诊。 超声表现: 右侧腮腺可见低回声团,大小约38×16mm,形态尚规则,边界尚清,回声欠均,CDFI显示内部可见丰富血流信号。右侧腮腺边缘可见低回声团,大小约48×15mm,形态欠规则,边界尚清,回声欠均,CDFI显示内部可见丰富血流信号。 腮腺CT增强扫描: 增强检查右侧腮腺见多个不规则形不均高密度影,边界尚清,大小分别为28mm×21mm、27mm×18mm。 提示:1.右侧腮腺内多个异常密度影,腺淋巴瘤?多形性腺瘤?请结合临床。 病理: (右腮腺浅叶)腺淋巴瘤 讨论 腺淋巴瘤又称乳头状淋巴囊腺瘤或Warthin瘤。腺淋巴瘤绝大多数发生在腮腺,这是腺淋巴瘤所特有的。可能与其组织来源有关。发生在腮腺内的常见部位是腮腺的后份表面及其下极。腺淋巴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70岁为好发年龄,儿童极少见。主要罹患于男性。 临床表现 大多数患者发现局部有无痛性肿块,肿块呈圆形、椭圆形,表面光滑。多数病例肿瘤质地软,有柔性,少数为囊性。边界清楚,可活动,与皮肤无粘连,一般瘤体不超过6cm。少数病例肿块有波动感或压痛。一般无功能障碍。 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多形性腺瘤、淋巴结炎及腮腺囊肿相鉴别。 1.腮腺腺淋巴瘤和多形性腺瘤二者声像图表现相似,均呈圆形或椭圆形,内部回声均以低回声为主,发生囊性变时均可出现后方回声增强效应,极易误诊。但多形性腺瘤多见于女性,其囊性成分较少,CDFI典型表现为周边型血流信号,部分晚期患者可发生恶变 2.淋巴结炎场伴有有感染史,表现为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抗感染治疗有效,肿块大小随抗炎效果发生改变;腮腺腺淋巴瘤的肿块内虽含有极为丰富的淋巴样成分,使其声像图表现与淋巴结相似,但无淋巴结的皮髓结构,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则可鉴别。 3.腮腺囊肿内部为无回声,边界清晰,使用探头挤压囊肿可变形,声像图可见明显的后方回声增强效应;而腮腺腺淋巴瘤发生囊性变时,虽内含胶冻状黏稠物,但其内部可见特征性的“网格状”回声。 综上所述,腮腺腺淋巴瘤的超声表现大多为腮腺浅叶或下极、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肿块,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实性部分回声均匀,血流分布呈与淋巴结相似的门样血流。根据肿块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的特异性表现,结合临床资料可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 其他检查表现 1.腮腺造影表现为良性占位性病变,主导管屈曲或无改变,分支导管排列紊乱、扭曲、不规则扩张或狭窄,腺泡充盈缺损较规则。 2.同位素99m锝扫描对腺淋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特异性。由于腺淋巴瘤是由上皮细胞和淋巴样组织组成,高分化的上皮细胞形成管腔样结构,可能保留其正常的聚集机制。上皮细胞内含有大量线粒体。肿瘤可摄取过锝酸盐,其水平高于正常腮腺组织,扫描表现为“热”结节。 治疗 腺淋巴瘤确诊依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惟一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但目前不断有复发病例的报道,这可能与其具有肿瘤多发性的特征有关。 编辑:王婷婷审核:李潜王雁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做的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lmc.com/mbyhl/762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