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前有“小眼儿”这种现象在很多人身上都存在,“小眼儿”其实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叫做耳前瘘管。 近日,一位长有耳前瘘管的小患者来到我院,她自出生开始,右耳廓附近就长有瘘管,近3年来瘘管附近皮肤反复红肿、流脓,每次均需长期换药才能愈合,严重影响到生活。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韩军与家属商议后,为她实施了先天性耳前瘘管切除术,彻底解决了反复感染的问题。术后,小患者及家属为我院耳鼻喉科送上锦旗,以表达对医生的感激之情。 韩军医师指出,耳前瘘管为胚胎时期形成耳廓的第1、2腮弓的6个小丘样结节融合不良或第1腮沟封闭不全所致。医学上称为:先天性耳前瘘管。该瘘管多位于耳廓前方与面部交界处,看上去就是一个“小眼儿”。中国人群发生率1%-3%。 下图所示为未感染的耳前瘘管: 存在耳前瘘管的人中,大部分可能一生都没有任何感觉,少数人按压“小眼儿”会有少量白色、有臭味的分泌物流出,有时也会发痒。还有少数人会继发感染,局部发生红肿热痛、流脓,并反复发作形成瘢痕。 下图所示为感染的耳前瘘管: 耳前瘘管通常是一个盲管,深浅不一,可长可短,内部就像树根一样不定向走形,有的甚至可以游走至外耳道深部甚至耳后。管内可分泌皮脂物质,所以部分人可挤压出分泌物。 耳前瘘管处理原则 1、无症状的耳前瘘管:不处理。如有少量分泌物渗出或挤压出,可局部擦拭消毒数日。 2、反复感染的耳前瘘管:如正在感染期,局部形成脓肿,需首先在门诊切开引流,局部换药,全身用抗生素治疗感染。待感染消退后行手术切除瘘管组织。手术方式:成人可以局麻手术切除,儿童无法配合局麻需全麻手术切除。注意:必须感染控制稳定后才可手术切除,否则手术后易复发。 3、双侧耳前瘘管:遵循上述两条原则,有感染切除,无感染不处理。 专家链接 韩军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锦州医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耳鼻咽喉科临床工作,多次参加省内、国内组织的本专业学术会议,掌握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重症的诊断与治疗,能熟练常规开展本专业常见大、中型手术,尤其擅长鼻内窥镜手术技术,耳鼻咽喉科低温等离子手术技术。 院有重点 科有特色 人有专长 医院 — — 在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中科白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