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闻某,男性,37岁,农民。主因失语、右侧肢体活动障碍1.5小时入院。

患者入院前1.5干农活时出现失语,语意不能理解及表达,右侧肢体活动障碍,完全不能活动。无恶心、呕吐,无抽搐。

查体:BP/mmHg,神清混合性失语,右侧中枢性面瘫,双眼球向左侧凝视,右侧肢体肌力0级,右侧巴氏征阳性。

既往病史:既往否认糖尿病及脑卒中病史,未监测血压。

辅助检查:头颅CT: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出血量约26ml。

诊断: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入院后监测血压高,诊断: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予乌拉地尔针静脉泵入降压治疗,予甘露醇液静点降颅压减轻脑水肿治疗。为除外继发脑出血,完善头颈部CTA检查,结果提示:左侧颈总动脉分叉角增大,颈内外动脉分离,颈总动脉分叉角区见椭圆形肿块影,约2.2*3.6*3.9cm。增强扫描期呈不均匀强化,周围见纤细增多血管影。

头颈部动脉CTA未见异常。

彩超:左侧颈总动脉分叉后内侧见3.8*3.4*2.0cm不均匀低回声区,边界可,内可见彩色血流信号。诊断:左侧颈动脉体瘤,拟待病情允许后行手术治疗。

讨论:患者表现为失语、右侧肢体活动障碍,头颅:CT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诊断脑出血明确。因其青年脑出血,并且既往否认存在脑卒中危险因素,为除外继发脑出血,行头颈部CTA检查,后发现左侧颈动脉体瘤。

颈动脉体瘤:颈动脉体位于颈动脉分叉后壁外膜下,通过感受血液成分如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酸碱度改变来调节机体的呼吸、循环系统。颈动脉体瘤起源于颈动脉体,是一种少见的外周化学感受器肿瘤。女性发病略多于男性,认为可能与女性耐受缺氧能力不如男性有关。多为良性肿瘤,左、右侧发生率均等,双侧发病少见,或伴有鼓室、迷走神经等其他部位的副神经节瘤,或同时发生嗜铬细胞瘤、甲状腺癌等。因其生长缓慢,症状不典型,往往因颈部发现包块就诊,可有晕厥、阵发性心动过缓等颈动脉窦综合征。可因压迫局部组织、神经,出现后组颅神经麻痹、Homer综合征等表现。需注意与颈部淋巴结肿大、神经鞘瘤、颌下腺肿瘤鉴别。

彩超检查可见颈总动脉分叉处团块,颈内外动脉夹角增大、距离增宽。较大肿瘤可包绕颈内、外动脉,显示瘤体血流丰富。典型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T1WI可见“椒-盐征”,“椒”代表多发血管流空信号,“盐”代表慢血流或亚急性期出血所致的高信号,但慢血流和亚急性期出血罕见,因而在肿瘤内常仅见到血管流空信号。DSA被认为是诊断颈动脉体瘤的金标准,其对血管的分辩率很高,不仅可以显示颈总动脉及其分支,还可以显示肿瘤的供血动脉,对病变的血供情况也可以进行评价。

Shamblin分型是根据肿瘤累及颈动脉的程度将颈动脉体瘤分为三种临床类型:I型为局限型,肿瘤位于颈总动脉分叉的外鞘内,包膜较完整,仅与颈总动脉分叉处有较紧密粘连;Ⅱ型为包裹型,较多见,肿瘤位于颈总动脉分叉部,围绕颈总、颈内及颈外动脉生长,不累及血管壁的中层和内膜;Ⅲ型为巨块型,肿瘤生长已超出颈动脉分叉范围,使颈内和颈外动脉向外移位或受压,甚至压迫气管和食管,引起呼吸和吞咽困难。

颈动脉体瘤一经确诊后,应尽早手术治疗,以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欢迎







































白癜风检查有哪些
北京白癜风较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lmc.com/mbyhl/741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