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科研与推广深度融合”工作要求,深入实施江苏省科教兴渔战略,推广长江特色鱼类的病害防控技术,推进鳜鱼产业绿色发展,扬州大学张晓君教授带领团队赴江都、高邮等鳜鱼养殖重点区域开展病害巡诊服务与技术指导工作,扬州市水产站王曙光站长等人陪同。

9月份气温和水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变大,养殖池塘理化指标变化剧烈,加上残饵、粪便普遍较多,易引起水质恶化,水产养殖进入一年中第二个疾病流行高峰期。年9月7日,扬州大学张晓君教授带领团队先后走访了扬州市邵伯镇昭关村、渌洋湖养殖场、龙虬镇强民村、扬州董氏特种水产公司等鳜鱼发病塘口,发现病鱼表现为鳃盖出血,鳃丝腐烂裂开,部分病鱼鳃部粘液较多、附有大量污泥,鳃丝末端腐烂;解剖之后发现肝脏发白,有出血点,有腹水;病鱼肝脏、脾脏、肾脏肿大,脾脏常呈紫黑色;充血,胆囊肿大,肠系膜、腹膜及肠壁充血,肠内没有食物、有较多黏液,有的肠腔内积水或有气体、肠管粗胀。

通过现场解剖和诊断,初步判断是由虹彩病毒和细菌联合感染引起的。为了深入查清病原,团队成员采集了发病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病原检测,经PCR检测,病鱼的脾脏、肝脏、肾脏及鳃组织样品虹彩病毒均为阳性;同时在发病鳜鱼肝脏、肾脏及脾脏组织分离得到大量优势生长的细菌,经理化特性和分子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团队成员进一步开展了该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筛选出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等药物是杀灭嗜水气单胞菌较为有效的药物,研究结果已反馈给相关养殖场和扬州市水产站,以指导养殖户科学用药。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lmc.com/mbyhl/1251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