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耳前瘘管,是位于耳廓前方的皮肤瘘口,以前人们赋予了它很多美好的寓意,比如:“粮仓、仓门、福囤子”,被认为是福气的象征,但是事实果真如此吗?这种“幸福”背后会不会有何隐患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这个小小的瘘管是如何“兴风作浪”的! 耳前瘘管 耳前瘘管是耳部常见的先天性疾病,系胚胎发育时期第1、2鳃弓的耳廓原基融合不全所致。可以单侧发病,也可以双侧发病。其外瘘口多位于耳轮脚前,也可位于耳廓内的缝隙处。其深部多为盲管,远端可以为一支或多分支,就像树根一样,深浅、长短、方向不定。瘘管管腔内有毛囊、汗腺、皮脂腺等,为藏污纳垢之地,当机体抵抗力降低的时候,它就能抓住机会出来“作妖”! 有一些人的耳前瘘管会伴随终生,并且一次也不会出现感染的情况,但是多数人是没有这么幸运的。 耳前瘘管无感染时,多无症状,挤压时会有少量白色粘稠性或豆渣样分泌物从管口溢出。 继发感染时瘘管周围红肿、疼痛、流脓,严重者可能形成脓肿。这时候就需要医师的干预来控制炎症,此时多需切开引流配合药物治疗,将脓液清理干净,每日换药,直到脓腔被瘢痕组织修复愈合。也有部分患者没有及时切开引流,导致脓肿自行破溃,愈合后会在皮肤表面形成难看的疤痕,影响美观。 #左侧标示耳前瘘管脓肿形成 右侧标示自行破溃流脓 耳前瘘管虽然经药物或切开引流等治疗手段获得暂时性的控制,但是一旦感染过一次,就会有第2、3次或更多次。套用一句时髦的话:有些事情一旦有第一次,以后发生那就是时间和空间的问题了。因此,耳前瘘管一旦有过感染,最好是在炎症得到控制以后尽快行手术治疗,以绝后患。但是有些病人抱有侥幸心理或者说好了伤疤忘了疼,导致耳前瘘管反复感染,反复切开引流,导致局部瘢痕增生,给后期手术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 耳前瘘管的根治性治疗为手术切除。手术必须在炎症得到妥善控制的情况才能进行,耳前瘘管手术并不复杂,手术的目的是将皮下所有瘘管及其所有的分支全部彻底切除,做到斩草除根,术中瘘管残留必定会导致术后的复发,因而术中一定要彻底切除瘘管。部分病人因为反复感染切开换药,局部瘢痕组织增生,术中界限不清,这种情况就需要扩大切除。 再次强调一遍,对于感染过的耳前瘘管应尽快行手术治疗,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早期手术瘘管界限清,瘘管周围瘢痕组织少,手术切除彻底,术后恢复快。 希望大家能正确的认识耳前瘘管这个“小伙伴”,不要盲目地认为耳前瘘管是“粮仓门”,是福气,其实就是一个藏污纳垢之地,一旦发生感染应尽快手术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lmc.com/mbyhl/1195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