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期 作者:周保元*孙志文葛慧剑 张义森宋立刚刘爱华缪中荣 单位:医院 (*医院) 通讯作者刘爱华;张宝瑞协助整理 病情简介 患者,女性,48岁。主因“头晕1月”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头晕,行头颅CT未见异常,MRI+MRA发现“双侧颈内动脉动脉瘤”。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既往史:子宫肌瘤切除术后7年。个人史、查体、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术前检查 图1双侧颈内动脉多发动脉瘤 图2左侧颈内动脉眼段前后壁可见2枚微小动脉瘤 图3右侧颈内动脉眼段可见1枚微小动脉瘤 术前诊断:双侧颈内动脉眼段微小动脉瘤术前用药:阿司匹林mg,qd,5d 氯吡格雷75mg,qd,5d 手术方案:分期行双侧颈内动脉微小动脉瘤密网支架治疗,先行左侧颈内动脉眼段两枚微小动脉瘤治疗,2月后再行右侧颈内动脉眼段微小动脉瘤密网支架治疗。手术过程:全麻后,左侧股动脉穿刺置入6F动脉鞘。泥鳅导丝带领Codman6FEnvoyDA导引导管到达左侧颈内动脉岩段-海绵窦段,Synchro微导丝(0.in*cm)携带Marksman支架微导管到达左侧大脑中动脉M2段,退出微导丝。经Marksman支架微导管输送PipelinFlex支架(PED--25),精准释放在颈内动脉脉络膜前动脉至海绵窦段,完全覆盖左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前壁后壁两个动脉瘤。左侧颈内动脉造影确认:支架打开良好,贴壁良好,载瘤动脉通畅,动脉瘤内见造影剂滞留。2月后,患者全麻下行右侧股动脉穿刺置入6F动脉鞘。泥鳅导丝带领Codman6FEnvoyDA导引导管到达右侧颈内动脉交通段-海绵窦段,Synchro微导丝(0.in*cm)携带Marksman支架微导管到达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退出微导丝。经Marksman支架微导管输送PipelinFlex支架(PED--25),精准释放覆盖右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右侧颈内动脉造影确认:支架打开良好,贴壁良好。术中影像: 图4术中右侧颈内动脉造影 图5术中左侧颈总动脉造影 图6术中左椎动脉造影 图7术中右椎动脉造影 图8左侧颈内动脉三维 图9术中左侧颈内动脉支架释放 图10术后左侧颈内动脉支架贴壁良好 图11右侧颈内动脉三维 图12术中右侧颈内动脉支架释放 图13双侧颈内动脉支架释放良好 术者思考:自从SILK和PipelineembolizationDevice两款密网支架在8年先后获得CE认证以来,密网支架很快被广泛应用于脑动脉瘤临床研究。美国FDA于年批准Pipeline用于治疗成人(22岁及22岁以上)颈内动脉岩段至垂体上动脉开口处近端的大或巨大动脉瘤,这就是密网支架Pipeline的最开始批准适应证范围。随后的PUFS研究证实,适应症内使用Pipeline治疗颅内大和巨大动脉瘤安全、有效:5年的影像随访的完全栓塞率为95.2%,96.3%的病人预后良好。Stroke杂志在年发表的DIVISION研究是目前密网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最大样本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也证实Pipeline治疗脑动脉瘤疗效良好,该研究同时包含了适应症内和适应证外的动脉瘤。 动脉瘤密网支架Pipeline介入操作细节要点:要特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