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吃什么中药好 http://m.39.net/pf/a_7433865.html
点击“蓝色字”   刘奕,中国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席专家、临床著名专家。现任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医院正畸教研室和第一门诊主任。兼任国际牙医师学院院士,辽宁省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从事口腔正畸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2年。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发错牙合畸形的早期干预治疗、疑难错牙合畸形的正畸治疗、临床罕见病的诊疗、牙周膜干细胞外泌体复合水凝胶促进骨缺损修复的研究、口腔生物材料关键技术研发等。主持省市级科研课题14项。发表学术论文篇,其中SCI收录29篇。主编专著2部。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10项。

作者姓名:何 佳,刘 奕

基金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医院正畸教研室,辽宁省口腔疾病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

通信作者:刘奕,电子信箱:liuyi

cmu.edu.cn

摘要:史密斯-马吉利氏综合征(Smith-Magenissyndrome,SMS)是一种罕见而复杂的遗传综合征,由染色体17p11.2缺失或维甲酸诱导1(retinoicacidinduced1,RAI1)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SMS的临床特征包括颅面畸形、发育迟缓、认知障碍和行为异常等。SMS患者的颅面发育具有典型的特征,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颅面畸形逐渐加重。文章就SMS的病因、颅面表型、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做一概述。

关键词:史密斯-马吉利氏综合征;维甲酸诱导1;染色体17p11.2;颅面发育

  史密斯-马吉利氏综合征(Smith-Magenissyndrome,SMS)是由染色体17p11.2缺失或维甲酸诱导1(retinoicacidinduced1,RAI1)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种罕见而复杂的遗传综合征[1-2],在年由Smith等首次报道。SM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的患病率约为1/,新生儿发病率约为1/[3-5]。约90%的SMS患者病因为染色体17p11.2的杂合性缺失,典型缺失片段约为3.7Mb,包含RAI1等65个基因;约10%的SMS患者发生RAI1基因突变,导致RAI1单倍剂量不足。此前研究表明,RAI1基因缺失或突变的患者表现出了大部分的SMS表型,RAI1是一个剂量敏感基因,是SMS的主要致病基因[6-9]。SMS的典型临床特征包括颅面畸形、骨骼缺陷、发育迟缓、智力迟钝、神经行为异常、肥胖以及昼夜节律颠倒等[10-11]。SMS患者的颅面发育具有典型的特征,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颅面畸形逐渐加重。本文就SMS的病因、颅面表型、发生机制和诊断治疗做一概述。

1 病因

1.1 染色体17p11.2缺失 典型缺失片段[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3B(TNFRSF13B)基因到自噬相关基因ULK2]约为3.7Mb,最小的缺失片段[从磷脂酰乙醇胺N-甲基转移酶(PEMT)基因到耳聋基因MYO15A]约为kb[12-14]。Girirajan等[6]对染色体17p11.2缺失患者进行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SMS患者的身材矮小可能与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转录因子1(SREBF1)和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1)之间的片段缺失有关,听力障碍可能是受到巨大致死基因-1(LLGL1)、肿瘤抑制基因FLCN和耳聋基因MYO15A单倍剂量不足的影响。

  染色体17p11.2缺失片段中若存在与其他疾病相关的基因,可导致SMS与其他截然不同的遗传疾病在个体中共同存在。(1)MYO15A基因缺失可导致非综合征性耳聋(OMIM#),SMS患者则表现为感觉神经性听力损失[15]。(2)TNFRSF13B基因缺失可导致免疫球蛋白A缺乏症(OMIM#)和变异型免疫缺陷病(OMIM#),SMS患者也就表现出了相关表型[16-17]。(3)PEMT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易感基因,这可能增加了SMS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18]。(4)FLCN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其与Birt-Hogg-Dubé综合征(OMIM#)相关,易使SMS患者发生肺囊肿、自发性气胸、肾脏和皮肤肿瘤。Dardour等[19]就报道了1例58岁的SMS女性患者患有双侧肾脏肿瘤的病例。(5)脂肪酸代谢调节基因ALDH3A2与Sjogren-Larsson综合征(OMIM#)关系密切,Sjogren-Larsson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神经皮肤疾病,表现为鱼鳞藓、智力低下、痉挛性麻痹、黄斑营养不良和脑白质病等。Rizzo等[20]研究发现,与RAI1基因突变的患者相比,染色体17p11.2缺失的SMS患者更易表现出皮肤干燥的症状,这很可能与ALDH3A2基因缺失有关。

  除RAI1和一些特定疾病相关基因外,缺失片段中的其他基因也可能影响SMS表型的外显率和严重程度,但具体相关机制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21]。

1.2 RAI1基因突变 RAI1在不同物种间高度保守,在人和鼠之间存在84%的同源性。RAI1由大于kb的6个外显子组成,其中包括编码个氨基酸的4个编码外显子,约95%的编码区位于外显子3[22]。SMS患者的RAI1基因突变包括编码区内的插入或缺失突变、移码突变以及错义和无义突变[23-25]。

  RAI1是一种与神经系统、颅面发育、肥胖以及社交行为等相关的基因[26]。已往研究表明,RAI1蛋白是一种高表达的神经元蛋白,与神经行为障碍相关。Tahir等[27]通过对脊椎动物非洲爪蟾和热带爪蟾模型的研究发现,RAI1蛋白在发育中的颅面组织和神经系统中表达,且其对神经和颅面的正常发育起到关键作用。Rao等[28]通过对RAI1的分子克隆和鉴定研究证实,其是一种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基因,也被认为是自闭症或社交异常患儿的致病基因。Сhurbanov等[29]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研究发现,RAI1与阿尔泰家族非综合征性听力丧失相关。此外,Chen等[30]研究发现RAI1可能与男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关。

2 SMS颅面表型和发生机制

  SMS患者的颅面发育具有典型的特征。在婴儿或儿童时期,SMS患儿常表现为宽方脸、小头畸形、前额突出、双眼凹陷、连眉、塌鼻梁和睑裂上斜等,也可表现为面中部发育不全伴小颌畸形,上唇外翻呈朱红色。随着年龄的增长,小颌畸形患儿因下颌骨过度生长而发生变化,表现为下颌前突,其他颅面畸形也变得更加严重(图1)。此外,短而宽的鼻部和塌鼻梁使唇和颏部显得更加突出[11,21,26-27]。目前研究发现,SMS患者可发生唇裂和(或)腭裂,也可伴有颅底异常血管增生症的发生[6,31]。

  RAI1蛋白在颅面组织中广泛表达,在早期形态发生阶段,其在发育中的骨骼肌、中枢神经系统、眼睛和神经嵴中表达;随着颅面发育,其也表达于鳃弓和耳泡,此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呈现高表达水平;随着颌骨软骨和口腔的逐渐形成,其在整个颅面组织中广泛表达。RAI1单倍剂量不足可导致发育中的颅面畸形,表现为面中部发育不全和异常嘴型。此外,有研究表明SMS患者的神经嵴细胞较少,其迁移似乎也被延迟,这种有缺陷的神经嵴影响了其衍生软骨(筛状软骨、喙下软骨、梅克尔软骨、角状软骨和鳃软骨)的形成[32]。此外有研究发现,染色体缺失片段的大小和遗传背景影响SMS患者颅面表型的外显率[33]。

  Girirajan等[6]研究表明,与SMS患者腭裂相关的最小缺失片段为1.4Mb,包含16个基因,位于染色体17p11.2~17p12。基因表达阵列数据显示,只有泛素B前体(UBB)在人胚胎发育的第4周和第5周的第一鳃弓(将发育为上颌和下颌)中高表达,UBB参与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途径,可作为SMS患者发生腭裂的影响因子。

3 SMS其他表型和发生机制

  SMS患者身体发育异常常表现为骨骼畸形(短指、身材矮小、轻度到中度脊柱侧凸、小足弓、步态异常等)和眼部与耳鼻喉部疾病[斜视、近视、虹膜异常和(或)微角膜、复发性中耳炎、咽喉功能不全等]。此外,心脏、甲状腺以及泌尿生殖系统的异常也可能发生。

  SMS患者在认知和适应行为方面表现出广泛的多样性,其中大多数SMS患者表现出轻至中度的智力障碍。SMS表型中非常具有特征性的就是睡眠障碍。据报道,75%的SMS患者存在昼夜节律颠倒,表现为夜间入睡困难、快动眼睡眠减少或缺失、早醒、夜间频繁唤醒和白天瞌睡。此外,与饮食相关行为异常导致的肥胖和婴儿肌张力减退也是常见的SMS表型。SMS神经行为异常包括周围神经病变、丘疹或扁平苔藓、多动症以及挑战性行为(如发脾气、寻求   人脑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nucleus,SCN)中的松果腺通过昼夜循环中的光刺激控制中枢,从而控制昼夜节律和褪黑激素分泌。研究表明,部分SMS患者常会发生褪黑激素分泌紊乱,导致昼夜节律颠倒,其可能与RAI1蛋白的功能异常相关。RAI1蛋白作为昼夜节律调节因子的增强子,调节生物钟基因CLOCK的转录,转录物反馈调节其他关键的昼夜节律基因,导致昼夜节律紊乱[36-37]。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是一种对纹状体神经元生长至关重要的生长因子,也被认为是与能量代谢和传递饱腹感信号相关的因子。Rao等[28]经动物实验研究发现,RAI1通过内含子增强子元件调节BDNF的表达,RAI1单倍剂量不足导致BDNF表达降低,引起无代谢综合征的小鼠食欲亢进、肥胖和脂肪分布的改变。

4 诊断和治疗

  目前,SMS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早期诊断对SMS患者至关重要。孕妇产检时若发现胎儿颅颌面发育异常,表现出可疑的SMS症状,应在产前通过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检查胎儿染色体17p11.2是否存在微缺失,以得出确切的诊断[38]。此外,SMS患者的母亲再次妊娠时,即使父母染色体及基因分析结果正常,胎儿患病风险小于1%,但仍需进行产前诊断[39]。若患者出现肌张力减弱、发育迟滞或先天性异常等SMS症状时,应及时进行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和基因组测序分析,通过分子技术和临床表型做出确切诊断[40]。

  早期诊断有利于医生对SMS患者的生长发育异常进行及时地干预治疗,其会改善患者的预后[41]。治疗SMS患者颅面发育异常与口腔科联系密切,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其颅面畸形逐渐加重。因此,SMS患者一经确诊,应积极进行早期干预治疗。此外,对症治疗也是治疗SMS患者的关键。SMS患者若发生唇腭裂、腭咽闭合不全,应进行常规的唇腭裂修复术、腭咽手术。SMS成年患者常出现咬合关系不佳、严重的Ⅲ类骨面型等情况,应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在患者发育过程中若表现出言语发育迟缓等症状,应积极进行语音功能训练。

  由于SMS有多种伴发疾病,因此多学科的评估是必要的。SMS是多系统参与、表型可变化的复杂疾病,尚无统一的临床评估标准。Greenberg等[42]研究表明,建议每年对SMS患者进行眼科、耳鼻喉科、内分泌科、肾内科、神经内科等多学科评估。若患者存在肌张力减弱、低肌肉量和脊柱侧凸等症状,应进行康复治疗和会诊评估。采用多导睡眠描记法对患者睡眠进行评估,并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患者每年需进行空腹血脂检查、高胆固醇血症的风险评估、甲状腺功能检查和尿常规检查。同时,还应对患者的发育情况、心理社会因素进行评估。

  随着对SMS越来越多的了解,临床医生能够尽早对患者进行诊断与治疗,以达到更理想的预后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略

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lmc.com/mbyyy/777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