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月份,接到一个来自四川养殖场的电话,说自己的鱼一夜之间暴死上万斤,死鱼飘满了整个水库,而且这种死亡的情况持续了一个星期,很多的技术人员去检查了,一直在用各种方案处理,但就是不见好转,渔美康技术经理过去检查以后,才发现是微囊藻中毒,根据检测的情况,给出建议方案处理以后,死鱼很快就稳定下来了。

在高温季节,由于藻类生长旺盛,导致倒藻以后泛塘死鱼的人很多,特别是绿藻门、金藻门、甲藻门和蓝藻门的藻类,大量的繁殖不仅仅夺取水中营养,倒藻以后产生的藻毒素还会对鱼体器官产生毒害作用,最后引起鱼类大量死亡。其中微囊藻毒素和三毛金藻产生的毒素是引起淡水养殖鱼类中毒的重要藻毒素!笔者就这两类藻毒素,给大家一一分享其毒理机制和防控建议。

一微囊藻毒素

微囊藻毒素是由蓝藻门中的铜绿微囊藻、鱼腥藻、颤藻、念珠藻等产生的一类细胞内毒素。藻类毒素在细胞内合成,细胞破裂后释放出来,并表现出一定的肝毒性、肾毒性、肠毒性和免疫毒性,具有强烈的致癌作用。微囊藻毒素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环状七肽,其结构为环状,其中Adaa基团作为一个特殊的氨基酸,X、Y两种可变的L-氨基酸,被认为是造成肝毒素的重要基团。已知微囊藻毒素结构的变体多到80余种,目前最常见的是MC-LR、MC-RR、MC-YR(L、R、Y分别代表亮氨酸、精氨酸、酪氨酸)其中以MC-LR毒性最强。

01毒理机制鱼体内的微囊藻毒素来源于食物链富集,直接摄入的产毒藻类或者直接经过鰓丝、皮肤、消化道吸收的毒素。其中消化道吸收是微囊藻毒素进入鱼体的主要途径,毒素经肠道上皮细胞吸收进入鱼体内,在肝脏、性腺和肾脏等组织富集。进入体内的微囊藻毒素会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引起细胞线粒体损伤和细胞凋亡,导致血管损伤。同时微囊藻毒素具有的Adda稀有氨基酸结构,能与细胞内磷酸化丝/苏氨酸残基蛋白磷酸酶,家族中的PP1和PP2A发生特异性抑制作用,打破细胞内蛋白磷酸化/脱磷酸化平衡,从而解聚肌动蛋白纤维、微管和中间纤维,引起细胞骨架损伤,导致肝细胞形态改变,细胞间链接破坏,最终使细胞坏死!此外,研究认为,微囊藻毒素会刺激组织产生大量的活性氧,增大鱼体内的氧化压力。而肝细胞内谷胱甘肽被大量消耗,从而发生脂质过氧化,引起肝实质细胞的氧化损伤,造成细胞膜脂质破坏,膜功能丧失,最终导致细胞崩解死亡!活性氧本身能够作为第2信使,可作用于蛋白磷酸酶PP1和PP2A调节细胞信号传导,进而影响细胞基因调控,细胞凋亡等方面的功能。02病理变化微囊藻毒素中毒时,鱼类鳃丝和鳃弓区域出血,腹部肿胀,腹鳍基部和肛门有出血点。解剖可见腹腔内有大量浅红色腹水,肝呈淡黄色或灰白色,质地松软、易碎裂,表面有出血点。肝是微囊藻毒素作用的靶器官,病理观察发现肝实质紊乱,中央静脉扩张并且见多灶性空泡化病变。肝组织血管破裂造成血细胞外溢,肝细胞细胞质固缩、呈空泡样变,核染色质浓缩、裂解,呈典型的凋亡状态,肝细胞间分隔成网状;大量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超微病变观察发现肝细胞内有巨大脂滴出现,储存的糖原减少,粗面内质网上附着的核糖体脱离、空泡化,线粒体肿胀,基质密度降低,有髓鞘样结构病变发生,部分核膜消失,靠近细胞膜处有微丝聚集。性腺是微囊藻毒素积聚和作用的另一靶组织。中毒鱼类精巢结构降解,成熟精子比例下降,细胞间隙增大;卵巢组织间质出现水肿、空泡化,细胞间隙扩大,成熟卵母细胞退化,产卵数量减少。此外,肾表现为空泡样变,肾小球囊扩张,其中可见坏死的上皮细胞和固缩核,间隙组织充血水肿。鳃小片末端坏死、增生,上皮细胞与毛细血管浮离。此外,研究发现微囊藻毒素会引起EPC细胞发生皱缩,细胞内线粒体明显肿胀,嵴排列紊乱、数目减少甚至溶解消失,细胞质可见圆形脂滴增大,呈现空泡化。

二三毛金藻毒素

三毛金藻(Prymnesiacee)是隶属于金藻纲、金胞藻目、三毛金藻科、三毛金藻属的一类半咸水藻类。自从年中荷兰沿海首次发现该藻以来,在世界许多地区都发现了它的存在和危害。三毛金藻的代谢物中含有毒素,可使鱼类中毒死亡。我国于年在大连市南关岭首次发现这种有害藻,其后又在全国许多地区先后出现并造成鱼类死亡,危害十分严重。

01毒理机制

三毛金藻引起鱼类中毒要经过五个阶段,包括毒素在细胞内合成、分泌、水中积累、激活和对鳃的作用。各阶段的强度受一系列内因和外因的影响,如一般在三毛金藻对数增长期未到平衡”,泌毒素的能力最活跃;其合成鱼毒素、溶血素和细胞毒素都必须在光照下进行,但分泌到细胞外的毒素在光照下合成和在光照下又会失掉活性,因此在光暗交替的条件下毒性最大。三毛金藻毒素是一种极不稳定的物质,在物理、化学和微生物因子的作用下极易分解和易被吸附,因而毒素的积累还与底质和其他水质条件有关。分泌毒素的活性受水温、光、pH、离子组成和各种相辅因子的影响,钙、镁离子对三毛金藻产生的毒素有直接激活作用,在各种相辅因子中链霉素、精胺和其他多胺类有机质可高度地激活毒性。同时,三毛金藻的毒素被钙和镁等二价阳离子激活后,在pH9.0时毒性最强,pH7.5以下毒性迅速降低,当pH为6.0时,毒性消失。因此在高温、高pH、缺磷和含有高度活性因子的水中,低的藻密度即可导致鱼类中毒。由于三毛金藻毒素是通过鳃起作用,因此,用鳃呼吸的水生动物在水中对三毛金藻的毒素都极敏感,但不同食性鱼类敏感性也存在差异,如养殖鱼类中鲢、鳙最为敏感,其次是草鱼、鲂、鲤、鲫等。

02病理变化

三毛金藻毒素引起鱼类中毒初期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水中游动异常,鱼群表现为焦躁不安,随后停留在池塘四角或浅水池边地带,头朝岸边排列,游动迟缓呆滞、惊吓无反应。中毒鱼的鳃分泌有大量黏液,鳃盖、下颌、眼眶周围和体表充出血,鳍条基部尤其是胸鳍基部充血严重。鲤舞三毛金藻中毒血细胞观察表现为白细胞空泡化,红细胞细胞质内有红色不规则团块或半月形红色带,红细胞周围有大量红染物质。脾和肾组织病变明显,脾淤血,大量含铁血黄素沉着,肾间质拟淋巴组织增生。

三防控建议

对于三毛金藻和微囊藻等藻类的防控,不能停留在杀灭和简单的抑制上。池塘中的水质需要的是藻类均衡,而非结构单一,不论是对养殖有益藻类和对养殖有害藻类,只要是池塘水质处于藻类均衡的状态,就可以有效防止倒藻带来的毒素侵害,想要在高温季节稳定池塘水质,不能够冒然随意使用调水和肥水的产品,一定是针对性使用肥水调水产品,笔者从以下几方面给出建议:

1观察藻类结构,因藻使用产品

水体中的藻类结构式多样化的,单一的藻类结构不利于水体的稳定,所以我们在取水样观察的时候,最好多取几个点,分布池塘水库的上中下游,同时取水层也需要取中上两个水层的水质,这样才能减少对于池塘藻类结构的判断误差,为下肥和调水产品的使用做出实质性的指导意义。

2注重池塘微量元素的补充,弥补水体动植物的消耗

养殖多年的池塘或者水库,由于长时间没有干塘,以及长时间的养殖,池塘中的微量元素以经被水体的生物消耗殆尽,如果不及时补充,会影响水生动物的长势,包括藻类、养殖动物等的生长情况。养殖动物和藻类对于微量元素的吸收是持续的,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补充,不仅仅会影响其生长,也会导致其发病和出现不良反应。

3考虑养殖动物,使用产品因鱼而异

每一种养殖动物,使用的调水和肥水产品也不尽相同,草鱼、鲈鱼等需要透明度高,清爽的水质,养殖花白鲢、杂食性鱼类则对透明度的要求不那么高,所以在使用产品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养殖的品种以及养殖的阶段,针对性使用调水、肥水产品。

4注重底部环境,适当分解水体环境的有机质由于长时间投喂,造成有机质在池塘底部蓄积,池塘底部成为了微生物的发酵床和培养基,但是同时底部也蕴藏着很多的肥力,我们通过改底和下菌种,分解池塘底部以及水体的有机质,将大分子的有机质分解成能被藻类和鱼类利用的物质,充分利用有机质肥力,提升水体的饵料丰度,降低养殖池塘和水库的整体耗氧量,能较好提升鱼塘、水库的鱼产力。5高温季节稳水调水建议方案

该方案是根据池塘的藻类结构、养殖情况、底部情况等来进行综合评估后采取的有效的建议方案:

肥爽1号+滤饵多泰+安稳素7-10天1次

EM菌/菌美1号15天-20天1次

底康1号+养水宝10-15天1次

以上建议方案,大家根据自身的池塘进行调整,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天气做出相应的调整。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lmc.com/mbyyy/1257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