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手足癣医院哪些好 http://m.39.net/pf/a_9125676.html
为追求成功转化,转化治疗应选择可实现较高ORR的方案。既往研究证实,MSI-H/dMMR型胃癌患者对化疗不敏感,而此类人群无论在几线接受免疫治疗均可获得较好疗效。已于近期公布研究结果的RATIONALE显示,替雷利珠单抗二线及二线后治疗MSI-H/dMMR实体瘤ORR可达45.9%,为MSI-H/dMMR型胃癌的免疫转化治疗带来新契机。本期分享一例晚期胃癌患者经替雷利珠单抗方案治疗后获得病理完全缓解(pCR)的病例,探讨替雷利珠单抗用于晚期胃癌患者转化治疗的临床价值,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更多启示。

病例提供者:海医院熊伟医生

熊伟教授

海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

海南省医学会肿瘤胃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海南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海南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青年委员会常委

基本情况

一般资料:男,70岁。

主诉:头晕乏力半年,加重1周。

现病史:患者半年来出现阵发性头晕。曾于他院行胃镜检查示胃窦巨大溃疡,活检示低分化腺癌,-02-17入住我院消化内科。既往史:既往史无特殊。

入院查体:ECOG:1分,腹部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

辅助化验及检查:血红蛋白,79g/L;白蛋白29.2g/L。

腹部彩超:肝脏、胆囊、脾脏、胰腺未见明显异常图像。

泌尿系彩超:前列腺囊肿图像。双肾、双侧输尿管、膀胱未见明显异常图像。

-02-17腹部CT平扫:胃窦部壁不均匀增厚,怀疑胃窦癌,胃周围多发肿大淋巴结,建议进一步检查。

-03-02腹部CT平扫+增强,对比前片-02-17腹部CT:

考虑胃癌侵犯浆膜层及十二指肠球部,侵犯肝左叶,可疑侵犯胰腺体部,侵犯周围脂肪间隙,与十二指肠水平段分界不清,周围见多发小淋巴结显示。

-03-03:胃镜+胃镜下药物喷洒止血病理:腺癌

1、(胃窦)活检标本:结合组织形态及免疫表型,病变为腺癌。

2、Her2阴性,CK5/6(-),P63(-),CK20(-),AB-PAS(+),Ki-67(+,80%)。

3、错配修复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果:MLH1和PMS2缺失,MSH2和MSH6表达,提示肿瘤微卫星不稳定性的可能性高,最大可能为散发性。

诊断:

胃腺癌T4bN2M0IIIB期

治疗经过

第一阶段治疗:

-03-09:胃动脉栓塞术

胃左、胃右动脉及胃网膜右动脉均见侧支向肿瘤供血,实质期肿瘤小片及团片状染色,胃十二指肠动脉血流反向,余肝脾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分支形态正常。使微导管头分别到达胃左动脉、胃右动脉及胃网膜右动脉中段,经微导管内缓慢注入适量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剂。

-03-16行MDT讨论,考虑肿瘤与周围脏器肝左叶、胰腺、十二指肠等侵犯明显,分离难度较大,手术风险较高。

第二阶段治疗:

-03-20行奥沙利铂(mg/m2,d1)+卡培他滨(mg/m2,bid,d1-d14)(①)方案化疗。

-04-18行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替雷利珠单抗(mg,d1)方案化疗(②)

-05-09行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替雷利珠单抗(mg,d1)方案化疗(③)

-05-30复查腹部CT增强对比前片-03-02腹部CT:

3周期治疗后,胃窦部肿块较前明显减小,周围界限较前清晰,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06-02行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替雷利珠单抗(mg,d1)方案化疗(④)

-07-06行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替雷利珠单抗(mg,d1)方案化疗(⑤)

-08-11复查腹部CT增强对比前片-05-30腹部CT:胃窦部壁增厚较前减轻。

-08-14行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替雷利珠单抗(mg,d1)方案化疗(⑥)

-09-19行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替雷利珠单抗(mg,d1)方案化疗(⑦)

-10-27复查腹部CT增强对比前片-08-11腹部CT:胃癌治疗后,胃窦部壁僵硬。

-10-29行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替雷利珠单抗(mg,d1)方案化疗(⑧)

-11-19行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

疗效评估

术后病理:pCR

1.胃壁全层均见大量泡沫细胞,未见肿瘤细胞;

转化治疗疗效评估:肿瘤退缩分级TRG:0级(完全退缩);光镜所见:无肿瘤细胞残留(包括淋巴结)。

2.自取近端切缘、远端及网膜组织切缘均未见癌。

3.自检淋巴结未见癌转移(0/16)。

肿瘤标志物:AFP

肿瘤标志物:CEA

肿瘤标志物:CA19-9随访:

-03-22随访复查未见肿瘤复发,一般生活状况良好。

诊疗小结

点评专家简介

林海锋教授

海医院肿瘤内科科室主任

海医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海南省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海南省肿瘤防治协会肿瘤免疫与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海南省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主任委员

中国肿瘤临床学会(CSCO)神经系统肿瘤专家委员

海南省临床重点专科肿瘤专科学科带头人

主持海南科技厅重点项目二项

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4篇

研究方向:单核苷酸多态性在海南人群肝癌、肺癌检测、

恶性肿瘤的药物临床试验,药物治疗(包括免疫治疗)

专家点评

本例患者为HER2阴性,MSI-H型晚期胃癌,由于肿瘤与周围脏器肝左叶、胰腺、十二指肠等侵犯明显,分离难度较大,手术风险较高,故予以转化治疗后再进行手术切除。

既往研究证明,MSI-H/dMMR型肿瘤患者难以从化疗中获益,而应积极选择参加免疫治疗等临床研究。已于近期公布研究结果的RATIONALE研究为此提供了新的临床证据,MSI-H/dMMR的胃癌患者接受免疫治疗可获得显著生存获益。RATIONALE研究是一项旨在评估替雷利珠单抗对既往经治的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MSI-H/dMMR实体瘤有效性和安全性的II期临床研究。研究纳入中国MSI-H/dMMR实体瘤患者,其中,结直肠癌49例、子宫内膜癌15例、胃癌和胃食管结合部癌9例、小肠腺癌3例,壶腹癌、宫颈癌、卵巢癌、肾透明细胞癌各1例。研究中74例平均接受过2种治疗方案的实体瘤患者,使用替雷利珠单抗单药,ORR达到45.9%,且有4例患者获得了CR,同时,研究中患者1年生存率超过70%,再次说明MSI-H/dMMR作为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在中国患者中同样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充分证实了MSI-H/dMMR实体瘤患者,无论瘤种与既往治疗线数,均可以从替雷利珠单抗的治疗中获益。RATIONALE研究再次证实了替雷利珠单抗独特的抗体结构优势可充分转化为临床获益。替雷利珠单抗通过改造抗体Fc段,避免了其Fc段与FcγR+效应细胞的结合,最大限度地降低ADCP的可能性,从而避免了抗体依赖的吞噬作用这一清除T细胞和阻止抗PD-1治疗的潜在机制,使替雷利珠单抗的抗肿瘤活性更高安全性更好。同时,替雷利珠单抗对PD-1的高亲和力也使得疗效更为持久。

基于上述分析及既往临床研究结果,本例患者在应用XELOX方案治疗1个周期后,转换为替雷利珠单抗+XELOX转化治疗方案,实现了转化目标。经替雷利珠单抗方案治疗7个周期后,患者实现病理完全缓解(pCR),仅见胃窦部壁僵硬,之后行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随访未见肿瘤复发,一般生活状况良好。

免疫联合化疗转化治疗的初步成效已显示出巨大潜力,期待替雷利珠单抗在MSI-H/dMMR型胃癌转化治疗领域展开更多探索,惠及广大患者。

百泽安?植根中国,放眼全球,国际化的道路也正一日千里。不仅仅布局了RATIONALE等多项全球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更是通过合作国际制药巨头,让百泽安?这款国内自主研发的创新药物造福全球患者。年1月12日,百济神州与全球制药巨头诺华公司正式达成了百泽安?在多个国家的开发、生产及商业化合作与授权,首付款高达6.5亿美元,总交易金额超过22亿美元,创下目前国内单品种药物授权交易金额最高记录。此次国际合作是中国本土创新药企崛起与壮大的有力写照,也意味着全球肿瘤患者有望用上高品质的中国创新药物,中国智慧将为全球健康事业贡献中国力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lmc.com/mbyyy/1152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