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电话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年2月29日,在线上举办的“云聊LINC大会那些事之静脉篇”专题活动上,来自医院血管外科的史振宇教授根据LINC的参会经历,分别从PMTCDT、影像学评估、静脉支架和抗栓治疗等方面介绍了LINC静脉疾病腔内治疗的热门话题。

PMTCDT

(1)ATTRACT研究亚组分析(髂股DVT):ATTRACT研究曾因受试者中有很多病例不是中央型或髂股静脉血栓,该亚组分析专门针对中央型血栓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药物机械联合导管介入溶栓(PCDT)较单纯抗凝降低了中重度PTS(Villalta评分≥10)的风险,尤其是Villalta评分≥15或VCSS评分≥8。PCDT治疗24个月后,患者Villalta评分/VCSS评分(病变严重程度)降低,Veines评分(生活质量)升高,年轻、白人、病程>1周、和中央型DVT患者改善更明显。因此,髂股DVT患者积极应用PCDT治疗与单纯抗凝相比疗效有显著性提高,安全性无差别。

(2)CAVA研究亚组分析:CAVA研究自年7月至年11月,随访时间12个月,75例标准抗凝,77例超声导管溶栓(UACDT)+标准抗凝。研究显示UACDT+标准抗凝PTS发生率略低但无统计学差别。亚组分析了UACDT是否溶栓有效(>90%的DVT溶解),结果显示53%的患者UACDT后达到这一标准,达到溶栓效果的患者PTS发生率明显降低[1]。

(3)会议上发布了针对一款新型PMT装置——VETEX的可行性研究公布了前期19例患者的治疗结果:技术成功率%,平均每例患者取栓ml,血栓负荷降低明显。术后24小时患肢周径明显降低(平均4.72cm),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可初步判断该装置术后一个月机械祛栓疗效有保障。

(4)Linchtenberg介绍了一项CDT对比PMT治疗髂股DVT的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纳入~年期间发表的20篇文献(共19项研究:7项为对照研究,12项为单臂研究),得出结果:安全性事件(出血/大出血)PMT较CDT明显减少;二者有效性(包括溶栓有效性、DVT复发情况和PTS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别。

影像学评估

(1)有讲者针对影像学评估对腔内治疗的影响进行了汇总性分析,他总结了术前CTV/MRV的适应证:涉及IVC或髂股静脉的PTS患者;盆腔充血综合征、胡桃夹综合征;IVC或髂静脉的非血栓性压迫;先天性静脉畸形;血管畸形;特殊情况下的急性髂股DVT。

该讲者强调,多数急性髂股DVT不需要术前行横断层面成像检查,仅在特殊情况下影像学评估对手术有益:癌症相关DVT;双侧DVT累及IVC(可能存在闭锁);淋巴管瘤;静脉病理机制导致而非解剖压迫。

研究发现CTV/MRV敏感性高特异性不足,假阳性/假阴性均较高,因此应用静脉造影有其必要的辅助效果。

急性髂股DVT肺栓塞可能性高达67%,虽然指南还未明确指出,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辅助肺动脉CTA。

(2)另一位讲者介绍了血管内超声(IVUS)相关话题。目前IVUS可以确定显著狭窄(管腔减少>50%)、支架锚定区(健康血管),支架植入后评估(残余狭窄/压缩、血栓),评估血栓清除术(残余血栓)。其优势主要在于可以反映较为细微的结构特征,不足为IVUS不能显示导丝通过和血流相关信息,对支架定位的帮助也不大。

(3)体表超声(EVUS)间接评估髂静脉支架术后再狭窄。一项瑞士注册研究评估了EVUS对术后随访中髂静脉支架狭窄的评价作用,纳入>例患者,随访时间5年以上,主要通过评估股总静脉血流速度来判断髂静脉支架是否发生再狭窄,EVUS结果对照静脉造影这一金标准进行验。结论:如果发现局部血流流速>10cm/s或血流流向随呼吸变化,可排除近端存在>50%的再狭窄(特异性93.7%,敏感度92%)。

静脉支架

(1)SINUSOBLIQUUS支架近端斜切状,可适用于单侧下腔静脉,尽量减少影响对侧血管,支架设计为“闭-开-闭”结构(近心端闭环,中间开环,远端闭环)。一项针对这一支架的多中心注册研究纳入48例患者(22例PTS;26例非血栓性髂静脉压迫),随访至5年。结果:非血栓性髂静脉压迫通畅率%;PTS通畅率96.7%。

(2)ARBE支架为自膨式开环支架,可选择的支架直径10~20mm。一项针对这款支架的全球注册研究(24个中心),预计纳入例患者,病变植入部位包括髂总、髂外、股总静脉。目前已完成入组和12个月的随访,预计随访时间36个月,结果有待公布。

(3)VICI支架为激光雕刻闭环支架,同时兼具支撑性和柔顺性。针对这款支架的VIRTUS研究已完成,包括早期可行性研究涉及9个中心30例患者,和后期pivotal研究涉及22个中心例患者。1年一期通畅率84%(非血栓性96.2%,血栓性79.8%);2年一期通畅率79.4%(非血栓性96.4%,血栓性73.4%)。

抗栓治疗

(1)目前对于静脉腔内治疗后的抗栓/抗凝药物应用尚无定论。一篇关于静脉术后抗栓的研究[2],受试者87人,华法林治疗42人,依诺肝素14人,新型口服抗凝药物(DOAC)19人,DAPT治疗8人。研究结果各种抗凝方案无显著差别。

(2)一项正在进行中的ARIVA研究对照了静脉支架术后利伐沙班(20mg)+阿司匹林vs.单用利伐沙班6个月的抗栓效果,观测内容包括3/6个月的通畅率和出血情况等。期待这一研究结果更为静脉支架后的抗栓/溶栓提供指导。

专家问答

郭大乔教授:史振宇教授带来了LINC会议中一些新型静脉支架的新的设计和应用理念,这些产品目前还没有上市或在国内取得应用资质,能否为我们解答一下这些理念能如何影响实际临床应用?史振宇教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产品在国内尚未上市,但是其相关研究得出较为明确的结论是,闭环支架无论对于PTS还是非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的治疗均更为有利,这一结论与我们临床工作中自己的体会也一致。此外,支架释放后的扩张有利于缩小支架的纵横比,尽量保证支架扩张为圆形有利于通畅率的保持(PTS病例尤甚)。叶开创教授:对于非血栓性髂静脉病变,何时进行干预最佳?国外对于其干预指征是否有共识?史振宇教授:目前尚无专门的共识讨论这一问题,但相关研究中参照的指征多为C3以上病变,C2以下的干预较少,影像学评估标准多采用狭窄率>50%,无侧支循环的患者需结合自身病情慎重考虑治疗措施。史伟浩教授:此次会议上有另一个演讲中指出,髂静脉压迫可能存在普遍性,对于无症状且评分较低的患者是否治疗应结合具体情况慎重考虑,否则可能存在过度治疗的嫌疑。参考文献

[1]Notten,etal.Internationalunionofphlebologychaptermeeting;Jrakow;Aug25-27,.

[2]LinC,MartinKA,WangM,etal.Phlebology.Dec1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lmc.com/mbyxg/882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