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专辑 科学地认识和治疗婴幼儿血管瘤 芜湖市医院烧伤整复科孙群孙恒亮 孙群 芜湖市医院烧伤整复科副主任医师 科室负责人 从事烧伤、整复专业20余年,擅长大面积、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救治;擅长各类急慢性创面(如外伤后缺损、骨外露、肌腱外露、钢板外露、褥疮、糖尿病足等等)的修复;擅长各类体表良恶性肿瘤(脂肪瘤、鳞癌、恶性黑色素瘤等等)切除及修复,擅长血管瘤、脉管畸形的硬化治疗。 孙恒亮 芜湖市医院烧伤整复科住院医师 整形外科血管瘤专业硕士研究生 婴幼儿血管瘤婴幼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系真性血管肿瘤,由中胚叶的正常血管组织过度增殖所致。血管瘤好发于头、面、颈部,其次为四肢和躯干。发生率在新生儿为1.1%~2.6%,婴幼儿血管瘤。一般出生后1周左右出现,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3。在患儿1岁以内血管瘤处于增殖期,1岁左右逐渐进入消退期,大多数血管瘤完全消退。据文献报道,1岁时血管瘤的消退率约为10%,5岁时约为50%,7岁时可达70%。 由此可见,由于婴幼儿血管瘤很多可自行消退,所以其主要损害往往不是来自病变本身,而是来自过度治疗。过去采用手术、冷冻、激光、放射、硬化剂等治疗的病例,经过远期随访,证实部分方法治疗后遗损害和美容效果均不理想。不恰当治疗的并发症可达50%,并有30%的复发率。因此,应该强调治疗的目的不仅是为消除病变,还必须保持健康的正常组织和外观。患儿家属遇到婴幼儿血医院就医咨询,而不是盲目地治疗,在听取医生对于治疗方案利弊的分析后再行选择,并在其指导下就诊。 那么, 如何才能科学地对婴幼儿血管瘤进行治疗呢?我们根据病变的位置、是否处于增生期、功能受损风险、毁容风险和分型(浅表型、混合型、深在型)、来进行选择: 一,非重要部位的增殖期血管瘤,如体积较小,或处于生长稳定期,未对美观和功能造成重要影响,可定期随访观察;处于消退期的血管瘤可以定期随访观察。在观察期间,应采用数码相片或精确测量等客观方法监控血管瘤的生长。 二,对于增生期生长不稳定、头面部、手足部以及自然消退可能具有功能受损或影响容貌等血管瘤,应以药物治疗和局部注射为主,目的是起到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促进瘤体消退,减少瘤体残留物的作用。口服及局部外用药物主要包括普萘洛尔、皮质激素,需在增生期长期服用,有可能药程超过1岁。注射治疗药物有平阳霉素、博莱霉素)、咪喹莫特、聚桂醇等,注射治疗因其效果好,并发症少已成为一种趋势,但限于局部注射,对于大面积的血管瘤不适用。 三,若在增生期内有以下情况:1影响视力发育2呼吸道阻塞3外观畸形4窄蒂的婴幼儿血管瘤5对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溃疡,因婴儿期手术后瘢痕较儿童期更不明显,故不排除在婴儿期进行手术。 四,对于早期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消退期或消退期后的患儿,瘤体消退效果不佳甚至没有消退,可采用介入加注射治疗。这类一般属于分型中的深在型或混合型,已经无法消退,甚至由于部位深而呈进行性发展,且累及范围广,加之血管丰富,手术创伤大、失血多,而局部注射治疗由于血流快而疗效差,副作用大,所以现在我们常采用微导管超选择血管瘤供血动脉阻断术,后期再行注射治疗,具有疗效显著,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越来越受患儿家属的青睐。 五,消退期当所有非手术难以改善但预计通过手术可得到较理想改善的皮肤松弛、皮肤损害、溃疡后疤痕、难以消退的纤维脂肪组织残留等,进行手术治疗。 综上所诉我们可以看出,婴幼儿血管瘤由于其具有自然消退的特点,其治疗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应从患儿外观、功能、心理发育以及手术风险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并结合医生本人手术经验,谨慎权衡利弊,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限度的外观和功能改善。 门诊时间 市二院血管瘤专科门诊: 星期一上午8点~11:30,每周一次, 欢迎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患者就诊。 芜湖名医堂互动: 广大粉丝有寻医问题的,欢迎留言。 赞赏 长按北京那家医院专治白癜风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