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癫疯办法 http://m.39.net/pf/a_7082970.html

11月9日,

越华中学彩旗飘扬,锣鼓喧天,

一派喜庆祥和,

海内外多名校友回校

共同庆祝母校80周年。

悠悠母校情,拳拳校子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越华中学49届校友,

88岁高龄的甄永苏院士归宁母校为母校80庆生,

并为母校祝福题词:

贺母校越华中学八十周年校庆:春华秋实,桃李芬芳,砥砺,续创辉煌。激励师生勤教勤学。

在会上,甄永苏院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深情地回忆了他小时候在台山、在越华的美好时光。

甄永苏院士说:越华中学是他小时候向往的学校,年初中毕业后如愿考入越华中学读高中,经过三年学习,年8月在越华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山大学医学院。他还这样说道:虽然我已经离开母校几十年,但是母校永远存在于我生命中最珍贵的青春记忆!每次回想起过去的青葱岁月,忆起当年在学校遇到的同学和老师,总是让我感慨万千。一句句肺腑之言感动了在场的所有校友。

为感谢师恩,感恩母校,激励师生,

甄永苏院士主动提出捐资20万元,

成立奖教奖学基金,鼓励师生勤教勤学。

会上,

举行了第一届

“越华中学甄永苏院士奖教奖学基金”颁奖仪式,

甄永苏院士与儿子甄维宁教授(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教授)

亲自为获奖的师生颁奖。

甄永苏院士非常关心家乡的建设及越华中学的发展,看到台城街区、公益古埠活化提质和母校焕然一新,眼前一亮,对台山乡村振兴工作非常赞赏;对台山高度重视教育,关心支持越华中学的建设,把越华中学打造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给予点赞。他表示会继续牵挂着母校的发展,并为母校的建设尽一份力量,也希望母校可以继续努力,再创往日辉煌,建设成为一所教学品质一流、美名远扬的优秀学府。

这位越华中学院士校友

你认识吗?

甄永苏,

出生于年11月10日,

中国工程院院士,

微生物药物学与肿瘤药理学专家。

从事微生物来源的药物研究,主持研制平阳霉素、争光霉素、光辉霉素、博安霉素等抗肿瘤抗生素,其中平阳霉素被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并被列为国家基本药物。

从事抗肿瘤药物筛选方法研究,创建“精原细胞法”并应用于药物筛选,发现新型抗肿瘤抗生素力达霉素;以“核苷转运”作为靶点研制抗肿瘤生化调节药物。

从事抗肿瘤抗体药物研究,研制抗体与药物的化学偶联物以及基因工程融合蛋白;建立高效化、小型化抗体偶联药物制备的技术平台;构建具有双靶向功能的抗体药物与配体寡肽药物。培养的研究生中已有63人获博士学位,17人获硕士学位。已发表学术论文余篇。主编《抗体工程药物》、《抗肿瘤药物研究与开发》等专著4部。曾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越华中学80岁啦!

这间学校,

还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以科技手段重现历史!

快来了解!

越华中学建于年,教学楼原是伍氏胥山纪念堂,其见证了当年江会日寇投降的历史。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盘踞在江门和新会的日寇于9月28日投降,并在胥山纪念堂签订投降书,结束了江会地区沦陷6年半的历史。年,越华中学搬至公益埠,租借胥山纪念堂和中华酒店为校舍进行办学。至今,胥山纪念堂仍是越华中学的一部分。

为进一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重要载体,年10月23日,台山市领导在越华中学调研时提出,要把胥山纪念堂打造成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按照修旧如旧原则恢复纪念堂原貌,并充分利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重现江会日军在胥山纪念堂签字投降的历史,时刻提醒人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越华中学胥山纪念堂位于台山市大江镇公益埠,屹立在潭江边,建成至今88年来,这幢红砖绿瓦的洋楼依然风貌独特。以作为台山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示范点的契机,按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六讲”“六有”标准,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把胥山纪念堂建设成为兼具思想政治引领、传播党的声音、培育文明新风、传承优秀文化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宣传文化阵地。

据统计,越华中学胥山纪念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外开放以来,共接纳来自省、江门市、台山市各级部门单位、社团、学校的参观人员数人次,已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在校师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

“未来,我们将联合宣传、文化、旅游等部门加强宣传推广,吸引更多人员到胥山纪念堂参观学习和接受教育,让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深入人心。”校长伍建军说。

来源:台山教育、江门发布

责任编辑:李嘉敏

▲欢迎转载微事君综合稿件,如转载请注明来源!

喜欢本文,请点这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lmc.com/mbywh/844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