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细心的父母会发现自己的小宝宝出生的时候耳朵根上有个上图一样的小眼儿。老百姓中间,耳前或者耳朵上有这个小眼的人很多,普通人对这个小孔有“耳仓”、“福仓”、“聪明孔”等多种叫法。曾有老话说“前仓藏粮、后仓藏糠、耳朵棱上藏衣裳”,不知这老话从何时起,也不知其中面相、命理学中的玄机,但是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讲,这个仓不但不是福,反而埋下了感染的隐患。 这个“耳仓”,现代医学称之为先天性耳前瘘管,是耳科常见疾病,小至1岁左右,大致中老年人,一旦感染发炎,给患者带来不小的麻烦。今天,就由毛彦妍博士为大家讲讲耳前瘘管相关的问题。 耳前一小眼儿,学名叫瘘管 先天性耳前瘘管,民间常称为“耳仓”。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鳃源性畸形,为胚胎早期第一、第二鳃弓的耳廓原基在发育过程中融合不全所致。平时可无症状,甚至有人一生无感染或无自觉症状,未曾因此就诊。 耳科常见病,形态各不同 家系调查证实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国内抽样调查发现该病发病率为1.2%,单侧与双侧之比为4:1。瘘管的开口很小,多位于耳轮角前,少数可在耳廓的三角窝或耳甲腔。瘘管常呈有分支而弯曲的盲管,深浅、长短不一,分布于耳前、耳廓上方或耳后区域。 根据其瘘口位置和走向不同,应与第一鳃裂瘘管相鉴别。后者外瘘口常位于下颌角附近,耳廓后下,或者乳突尖下方。内口或盲端常位于或者指向同侧外耳道的后壁和下壁。 耳前瘘管开口位置(图片源自《实用耳鼻咽喉头颈科学·第二版》) 平时无症状,感染常反复 平时可无症状,按压时可有少许稀薄粘液或乳白色皮脂样物自瘘口流出,多有臭味,有时伴有局部瘙痒,多因局部感染就诊治疗。局部及其周围组织发生红肿,疼痛,甚至形成脓肿,溃破。瘘管感染易反复发作,严重者反复感染可迁延数月。 感染的耳前瘘管——局部红肿、破溃 预防要重视,防止细菌生 饮食清淡,营养均衡,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没有感染过的瘘管注意不要用手挤压、揉搓,保护瘘口周围局部清洁,防止感染发生。 (网络图片) 待到感染痊愈时,再把手术行 急性感染期,需要抗生素控制炎症。若脓肿已经形成,应行脓肿切开引流,并局部清创换药,清除坏死组织直至炎症消退。 待局部感染痊愈后,行耳前瘘管完整切除手术,此时手术出血量少、解剖层次较清晰,可降低瘘管组织残留,感染复发的风险。 耳前瘘管感染治疗后——炎症消退方可施行手术 ——END—— 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北京白癜风专业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