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经络、查穴位在我们   

1攒竹穴

位置: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基本手法:推。

  

按摩次数:推30-50次。

  

功效:改善眼部水肿造成的面部虚胖等症状。

2颊车穴

位置: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即咬牙时咬肌隆起处。

  

基本手法:揉、按。

  

按摩次数:揉或按次。

  

功效:消除下巴上的脂肪,改替水肿,减少食用甜食的欲望。

3承浆穴

位置:下唇与下领正中连线的凹陷处。

基本手法:按、揉、掐。

  

按摩次数:按或揉30-50次,掐5一10次。

  

功效:消除面部、颈部水肿。

4大迎穴

位置:下领角前方,咬肌附着部前缘的凹陷处,面动脉搏动处。

  

基本手法:揉、按。

  

按摩次数:揉或按30-50次。

  

功效:增进面部血液循环,改善水肿,收缩松弛皮肤。

  

5巨髎穴

位置:瞳孔直下,与鼻冀下缘(鼻唇沟外侧)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基本手法:揉、按。

  

按摩次数:揉或按30-50次。

  

功效:通经活络,畅通气血,消除水肿。

6人迎穴

位置:前颈喉结外侧大约3厘米,颈总动脉搏动处。

  

基本手法:揉、按。

  

按摩次数:揉或按10-30次。

  

功效:促进头面部血液循环,收紧皮肤,消除双下巴。

7听会穴

位置:面侧耳屏旁,下领骨裸突的后缘,张口时凹陷处。

 

基本手法:揉、按。

  

按摩次数:揉或按30一50次。

  

功效:促进血液循环,消除面部水肿。

  

在中医艾灸首屏输入病症名称,就可以自动获得相关的艾灸治疗穴位图。

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骨质疏松、强直性脊柱炎、网球肘、腱鞘炎、足跟痛、老寒腿、落枕;高血压、低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脑血栓、脑动脉硬化、面瘫、抑郁症;鼻炎、咽炎、耳聋耳鸣、牙痛、眼睛干涩、近视、斜视、流泪症、白内障、飞蚊症;便秘、消化不良、结肠炎、胃炎、胃寒、胃下垂、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大肠癌、食道癌、阑尾炎、痔疮;感冒、咳嗽、哮喘、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甲状腺炎;阴道炎、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产后少乳、不孕症、子宫肌瘤、乳腺增生、宫寒、盆腔炎、宫颈炎、白带异常、尿道炎、乳腺炎、卵巢囊肿、子宫脱垂、子宫内膜异位、内分泌失调、输卵管炎、外阴瘙痒、腺肌症、产后风、乳腺癌、更年期综合症;美容、黄雀斑、减肥、丰胸、狐臭、口臭、灰指甲、早老性白发、豆豆;阳痿早泄、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肥大)、肾虚、阴囊湿疹、精液不液化、附睾炎、精索静脉曲张;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症、中风、失眠、神经衰弱、面瘫、癫痫;尿潴留、尿失禁、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肾炎;小儿遗尿、小儿腮腺炎、小儿百日咳、小儿泄泻、小儿惊风、小儿夜啼、小儿疳积、小儿疝气;鼻咽癌、食道癌、肺癌、肝癌、胃癌、大肠癌、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白血病;胰腺炎、静脉曲张、肺气肿、头痛、改善微循环、体虚多汗、甲亢、口腔溃疡、上火

赞赏

长按







































鍖椾含涓鍖婚櫌鏄亣鐨勫悧
鍗楁槍娌荤櫧鐧滈鏈濂界殑鍖婚櫌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lmc.com/mbywh/496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