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旭霞高珍珠 单位:医院 病例报道无处不在的夹层动脉瘤——颈内动脉夹层动脉瘤一例。 病史男性患者,72岁,因安静状态下左下肢无力一天,休息后症状无好转就诊。 临床诊断脑梗死 超声所见右侧颈内动脉内可见大小不等斑块回声 左侧颈外动脉二维及血流频谱 横断面显示:左侧颈内动脉管腔内撕裂的内膜回声以及破口 纵断面:左侧颈总动脉起始段可见细线样回声,随血管搏动而飘动,断端呈飘带样运动 超声提示左侧颈内动脉起始段夹层动脉瘤(范围长约2.0cm,可见破口约0.3cm)。 CT所示颈动脉CTA: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混合斑块并局部夹层动脉瘤 颈动脉CTA冠状面图像示:颈总动脉末端至颈内动脉起始部管腔略增粗,管壁可见少许混合板块,管腔内见漂浮内膜片影 颈动脉CTA轴位图像示:颈总动脉末端至颈内动脉起始部管腔内见漂浮内膜片影及破口 颈动脉CTAVR图像示:颈总动脉末端至颈内动脉起始部管腔略增粗,管壁可见钙化斑块,管腔可见内膜片切迹影 CT提示左侧颈内动脉起始段管壁见多发混合斑块,管腔无明显狭窄,腔内可见漂浮内膜片影,范围约15mm,破口偏于外侧,大小约3mm×3mm,腔内未见明显血栓形成。 诊断:左侧颈内动脉起始段多发混合斑块并夹层动脉瘤形成。 该患者头颅MRI:多发性脑梗死。 讨论颈动脉夹层,是指血液通过损伤的颈部动脉血管内膜进入血管壁间,形成壁间血肿,在局部损伤的血管内膜形成血栓栓塞或管腔狭窄。颈动脉夹层所致卒中占所有卒中的2%。颈内动脉夹层发病率尚不明确。病因包括高血压、遗传因素、外伤、感染及血管性病变等。现普遍认为内弹力板缺损可能是动脉夹层形成的主要原因。 典型的临床表现: 1.头颈部疼痛(一侧头、面、颈部疼痛) 2.Horner综合征(不完全Horner综合征,眼交感神经麻痹) 3.脑缺血(数小时或数天后出现脑缺血或视网膜缺血) 诊断手段: 1.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具有无创、简单、价廉的特点,主要用于筛查。此患者年龄偏大,不适合做支架植入术,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具有可随时观察其病情变化,具有检查时间短,速度快、可重复性好、无创、无禁忌症、无需造影剂、无辐射、不受干扰。并且可以清晰显示动脉壁三层结构、血流情况、动态观察撕裂内膜片。 2.CT血管造影:优点是检查速度快,适合有MRI禁忌症者,缺点是需要经验丰富的医师阅片,血管壁易受钙化、骨质、金属伪影干扰,有电离辐射。 3.MRI:能够显示血管狭窄,闭塞和扩张,而且能显示壁内血肿和假性动脉瘤的大小,夹层分离程度。缺点是检查时间长,有检查禁忌症,如幽闭症、金属异物者等。 4.DSA:目前仍是诊断颈动脉夹层的“金标准”,DSA可显示动脉夹层的直接和间接征象。其中双腔征、双向血流和晚期动脉显像造影剂夹层内滞留是动脉夹层的直接征象。 版权申明: 本平台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并注明作者及出处!(Email:ulsclub qq.北京白癜风康复中心北京看白癜风最好医院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lmc.com/mbywh/485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