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想必大家对最终宿主这个概念并不陌生。今天,我们不谈野生动物,来聊一下随处可见的萌宠——猫

猫猫虽可爱,但养猫需谨慎!

现在已知的能感染人并改变人行为的寄生虫是弓形虫。

弓形虫

猫是弓形虫的最终宿主,人和老鼠、鸟类等其他动物是弓形虫的中间宿主。早年就有研究发现弓形虫能改变老鼠的行为:感染了弓形虫的老鼠对猫的气味有更小的恐惧,从而更加容易被猫吃掉。

传统的观点是潜伏的弓形虫感染并不会对一般人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但是可能对胎儿和免疫系统缺陷者带来生命危险。中文维基写的也是“如果宿主动物或人类有完善的免疫系统,它会变成组织囊肿而被隔离,它通常进入休眠,并在宿主有生之年不引起疾病。”然而,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发现弓形虫也能改变一般人类的行为。一项年的研究发现感染了弓形虫的男性会更加喜欢猫的味道(但是女性却相反)。

除此之外,弓形虫还可能影响心理健康。弓形虫感染可能会减少人对新事物的好奇心。被猫咬的人更容易患抑郁症,可能也和弓形虫有关。

更危险的是,弓形虫还有可能增加事故的风险。对小鼠长期弓形虫感染的研究发现弓形虫能影响小鼠的运动能力,这一现象可能也发生在人身上。弓形虫感染还可能会降低人的反应能力,在一项开车事故的大规模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弓形虫感染和事故发生呈现正相关。还有有限的证据表明弓形虫可能和精神分裂症有关。

与”休眠的弓形虫不会在正常人身上引发疾病”传统观点不同,如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即使是休眠的弓形虫也会对人造成影响,甚至间接造成人的死亡。一个不接触猫并且不吃生肉的人感染弓形虫的非常低,但是即使是有猫人士也不用过度担心。虽然现在暂时没有获批准的弓形虫疫苗,但是也可以通过其他办法预防。铲屎官在工作时戴上手套和撸完猫之后洗手都可以减少自己被猫传染弓形虫的概率。

更彻底的方法是让猫也不感染弓形虫:宠物猫如果不和外界土壤接触,并且不吃野生动物(城市里的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的话几乎不会感染弓形虫。把猫关在家里,给它足够的玩具满足天性,既可以保护猫和主人不受弓形虫感染,同时也保护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在城市里自由活动的猫对环境危害极大)。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lmc.com/mbywh/1257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