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睑黄色瘤多见于中老年人

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张玉环介绍说,眼睑黄色瘤是一种多位于上睑内侧的双侧病损,本病系脂质代谢障碍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尤以中年妇女多见,特别是有肝或胆道阻塞的患者。

■■■■■

眼睑黄色瘤严重影响患者外貌美观。它的外观呈软的扁平黄色斑,会随年龄逐渐增大。初期仅仅米粒大小,在上下睑近内眦皮肤部长出一个或多个米粒大小之圆形或椭圆形扁平隆起质地柔软之黄色状物、边界清晰。逐渐长大后,大者占据大半部眼睑皮肤,有少数患者还同时伴有手掌、指缝、臀沟、肘部和腘窝部的黄色瘤出现。

对于眼睑黄色瘤的治疗,张玉环说,可以手术切除、冷冻或者激光切除,但术后易复发。而局部注射平阳霉素临床效果好,复发率低,避免了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术后皮肤面瘢痕的形成,深受患者青睐。

医院作为山东省内唯一一家采用局部注射平阳霉素综合医院,自年至今,已为数千名患者解除病灶。张玉环介绍说,我院采用局部注射平阳霉素辅以其他眼病诊疗措施综合治疗眼睑黄色瘤,一般一个部位的黄色瘤,隔周注射1次,经过2-3次局部注射,即可使黄色瘤变平、变浅,直至逐步消退。

翼状胬(nǔ)肉多见于户外劳动者

翼状胬(nǔ)肉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医称“胬肉攀睛”,俗称“鱼肉”。张玉环告诉记者,一般认为它是受外界剌激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单眼或双眼受犯,因其形状酷似昆虫的翅膀故名,为睑裂部球结膜与角膜上一种赘生组织,侵犯角膜后日渐增大,甚至可覆盖至瞳孔区而严重影响视力,是睑裂部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发生变性、肥厚、增生,向角膜内发展,呈三角形。多见于户外劳动者,以渔民、农民发病最多,具体病因不明,可能与紫外线照射、风尘、烟雾等长期慢性刺激有关。

翼状胬肉多数双眼发病,以鼻侧多见,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异物感,当病变接近角膜瞳孔区时,因引起角膜散光或直接遮挡瞳孔区而引起视力下降,当胬肉较大时,可妨碍眼球运动,该病容易复发。

对于翼状胬肉的治疗,张玉环介绍说,目前该病一般采取手术治疗为主,尤其是对于较大的胬肉,治疗效果较好。而对于早期较小的翼状胬肉和部分复发的翼状胬肉,医院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疗法,该疗法已开展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抑制细胞增殖、胶原合成及炎症细胞浸润来控制翼状胬肉的发展,效果好,复发率低。

(记者耿强通讯员于娜)

提示:长按指纹,识别







































乌鲁木齐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lmc.com/mbyjg/527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