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耳朵上有孔, 大多数人可能第一个想到的是“耳洞” 不不不,小编标题中提到的“孔”是这个 ▼▼ 这种小孔,有人管它叫“仓眼”、“前仓粮”,说“前耳仓有米,后耳仓有糠”,认为它是富贵的象征。也有老人们称它为“聪明孔”,民间认为长“聪明孔”的孩子比一般孩子聪明。 是这样吗? 这个“聪明孔”小编耳朵上就有一个! 多年来并没有因为这个孔而天赋异禀! 而这段时间又听说 耳朵上有孔十分危险 这个孔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先 天 畸 形 耳朵前面的小孔在医学上被称为“耳前瘘管”,是由于胚胎发育不全引起的先天性畸形。症状是在耳朵附近有一个小洞,多开口于耳前,也有的开口于外耳道口、耳甲腔、耳垂等处。
表面上看只是一个小孔,其实里面是一个管道,就像一个山洞,我们只看见洞口,里面有多少深并不知道。由于多长了一个管道,而管道内是皮肤组织,皮肤组织是会脱皮的。如果管道太长,脱下来的皮无法排出来,就会堆积,加上继发细菌感染,就会发生炎症,出现疼痛、肿胀等继发病变。 说了半天, 这个孔不会让人变聪明 反而还是个先天畸形! 不过呢,先天性耳前瘘管如果不发炎,一般不会有什么感觉,可以不去处理,也许它一辈子也不会兴风作浪。但一旦发生感染,今后就会反复发作... 当然,很多有这个小孔的人,和“它”相处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你们的相处方式对了吗? 1、一定不要揉! 有些人说经常揉一揉“聪明孔”,会变得更加聪明。实际上,聪不聪明不知道,但老揉容易引发感染是真的,到时候可别变成“危险孔”。 2、千万不能挤压、抓挠,更不能用针等尖锐物品去刺探! 老揉“聪明孔”都容易引发感染,要是对它又挤又挠,甚至用尖锐物品去刺探那还得了!当然是不行的!好奇也不可以! 3、保持耳部干燥。 如果耳朵周围有水,用棉签擦拭就可以,但手劲不能过重。 4、注意保持局部清洁! 洗脸的时候,可以用清水洗洗耳朵前后,保持干净。 5、发痒了及时看医生。 少数人按压会有少量白色、有臭味的分泌物流出,有时也可能发痒。这时建议尽早手术,因为极易继发感染,而一旦感染则局部发生红肿、热痛、化脓,此时控制炎症后仍需手术。 这位“老朋友”有点难伺候啊... 希望和小编一样有“聪明孔”的小伙伴 千万不要去揉搓、拿尖锐物品去戳 家中有小孩有“聪明孔”的家长也不要掉以轻心 有的时候吃太热或者生病,聪明孔也会伴随着一些炎症,这个时候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 耳前瘘管伴随感染时,瘘管口周围会出现红肿、疼痛、有分泌物等情况,应及时处理:症状轻的,可采用局部热敷,使瘘管口张开,分泌物排出,再用红霉素软膏外涂;已形成脓肿的就要及时切开排脓,局部换药。 对于这个“聪明孔”要不要做手术去除掉 也看个人吧~ 小伙伴们也在留言区里讨论一下 自己跟“聪明孔”相处的经验吧~ 来源:网络 觉得不错,请点赞↓↓↓ 赞赏 长按能看好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专科哪家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