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耳朵有“一点”特别

先天性耳前瘘管知多少

我的耳朵上有一个小孔,妈妈告诉我这叫做「耳仓」「仓眼」,只有最有福气的宝宝才有。

结果刚才医生告诉我,这是一种病?!?!?!

在医学上,这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外耳畸形,称为“先天性耳前瘘管”。

什么是耳前瘘管?

耳前瘘管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瘘管的多开口于耳前,少数开口于耳廓、耳甲腔及外耳道内,瘘管深浅、有无分支各不相同,大部分瘘管与耳软骨的软骨膜相连。

耳前瘘管有什么症状?

一般无症状。按压时可有少许稀薄粘液或乳白色皮脂样物自瘘口溢出,局部瘙痒不适。感染时,局部红肿、化脓;反复感染可形成瘢痕或脓瘘。

“这么说来,那我洗澡的时候会不会脑子进水呢?”

“莫虚莫虚,耳前瘘管是外胚层发育异常,不会进入到肌层,更别说大脑了。”

▲耳前瘘管内部结构示图

目前认为耳前瘘管的发生与遗传有关,我国先天性耳前瘘管发病率为1.2%,大部分无症状,仅是分泌有点臭臭的稀薄粘液或白色皮脂样物,伴随一生。但是一旦发生感染后会出现红肿、疼痛,甚至形成脓肿。因此如何预防发生瘘管感染是关键。

发现耳前瘘管怎么办?

①勿挤压;

②勿用异物戳小洞;

③洗脸时,洗耳周时勿太用力,洞周围的水擦干即可。

专家建议:如果没有任何异样或者感染的现象,可以不用特意进行治疗。

一旦有分泌物从孔中流出请按以下步骤就诊

①及时外部消毒,到医院就诊;

②脓肿形成即须切开引流;

③待感染控制后行手术切除,防止再次复发。

先天性耳前瘘管合并感染时,常规处理方法是控制炎症,局部痊愈后1~3个月考虑手术治疗。

但大多数患者在感染痊愈后,因无痛苦或缺乏卫生常识,往往忽视复诊而延误手术时机,导致多次反复感染,形成脓瘘、溃疡和较大范围的炎症性瘢痕,影响面部美观。所以在联合应用抗生素的同时,手术一次切除瘘管、感染灶及瘢痕,才能避免反复感染。

最后,再总结一下,请各位同学掏出小本本。

?无症状者不需治疗。需要做的就是:注意卫生,切勿用手挤压。?一旦发生感染,医院就诊。?反复感染者,待炎症控制后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瘘管切除术,永绝后患。

欢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lmc.com/mbyhl/905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