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

男,78岁,患者于1月前体检发现贫血,20天无明显诱因排黑便3-4次,为柏油样成型软便,量较多,无恶心、呕吐,无腹痛、发热等不适,未诊治,此后间断黑便,有间断反酸、烧心,伴有全身乏力。

既往史

20余年前“胆囊结石”,未诊治。17年前“右侧卵巢囊肿”手术治疗,12年前“右侧乳腺癌”行手术治疗,7年前发现“低血糖症”,高血压病史3年,未服用降压药,1年前“食管裂孔疝”

辅助检查

血常规:平均血红蛋白(MCH)25.4pg,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g/L,红细胞(RBC)2.95*10^12/L,血红蛋白(HGB)75g/L。

便常规:黑色粘液便,便隐血试验(免疫法)(OB)弱阳性。

血清铁3.70umol/L,明显降低。C肽3.32ng/ml,胰岛素(INS)33.48uU/ml。

胃镜:十二指肠球部憩室。

腹部增强CT:胰腺头体交界区结节,考虑神经内分泌肿瘤。

?诊断思路:

胰岛细胞瘤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两类。前者多见,后者仅占15%左右。功能性胰岛细胞瘤一般较小,大多直径为1~2cm。肿瘤可分泌胰岛素、胃泌素、胰高血糖素等,其中以胰岛素瘤最多见。根据肿瘤分泌激素不同,临床具有相应症状,血肿相关激素增高。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因不产生内分泌症状,临床发现一般较晚,故肿瘤体积通常较大。

CT表现:

1.平扫肿瘤一般与正常胰腺组织为等密度,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因肿瘤小,可无异常发现;非功能性者可见胰腺区较大肿块。

2.约20%的肿瘤内可见钙化。

3.增强扫描:肿瘤多有明显强化。囊性变时,囊壁明显强化。

4.淋巴结转移或肝转移提示为恶性。

?临床表现:

胰岛素瘤根据典型的Whipple三联症诊断多无困难,即:①自发性周期性发作低血糖症状、昏迷及其精神神经症状,每天空腹或劳动后发作者;②发作时血糖低于2.78mmol/L;③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症状可立即消失。但是,有些病人的症状并不典型,可做血糖测定、胰岛素测定、甲磺丁脲(D)激发试验、胰高血糖素实验、L-亮氨酸试验、钙剂激发试验、血清C-肽测定等都对胰岛素瘤的诊断有帮助,并有助于排除其他低血糖的原因。

由于胰岛素瘤瘤体较小,位置不恒定,可做B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I)、腹腔动脉造影、选择性门静脉系统分段取血(SPVS)、选择性动脉注射美蓝等定位诊断技术的检查,可正确判断肿瘤的位置。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1.囊腺瘤:肿瘤强化程度不如胰岛细胞瘤。2.假性胰腺囊肿:多有胰腺炎或外伤史,囊壁较薄,无强化。而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因坏死而囊性变,故囊壁较厚,增强扫描囊壁强化明显。3.囊性淋巴管瘤:非常罕见,单方或多方囊性占位,囊壁极薄。

?治疗方法:

治疗以处理原发病为主,首选肿瘤切除或减瘤手术,对不能手术或恶性肿瘤转移复发者可辅以生长抑素治疗、全身或局部化疗、同位素标记的生长抑素治疗。围术期、不能手术者或术后症状不缓解者应予对症治疗,如纠正低血糖等。

推荐阅读——

被误诊为肝脓肿的胃窦异位胰腺

胰腺腺泡细胞癌的诊断与治疗

肝母细胞瘤的诊断与征象分析

翼展云影影领影像医生集团,影像人聚集地

记得点赞哦!!

影领学院APP

赞赏

长按







































北京严重白癜风怎么办
曾任全国白癜风专家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lmc.com/mbyhl/669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