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编者按: 年12月12日,是UgoFisch教授去世一周年的日子。 UgoFisch教授是当代最伟大的耳外科医生之一,是现代耳神经外科和侧颅底外科主要的奠基人和导师,SkullBaseSurgery杂志创刊人。UgoFisch教授对中国耳神经外科和侧颅底外科事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纪念UgoFisch教授逝世一周年,首都医科医院耳鼻喉科夏寅教授追忆与Fisch教授相处时的点点滴滴,缅怀前辈! 夏寅:忆Fisch先生二三事 .12 去年今日,先生羽化登仙时。光阴好似白驹过隙,先生长辞已然一年。Fisch先生医院耳鼻喉科凡三十年,发明创造侧颅底手术方式达七种之多,被世界公认为“侧颅底外科之父”,各地患者获救不计其数,各国同道受教不胜枚举。先生著作等身、桃李天下,学生虽不肖,也曾厕身堂下,忆及先生恩惠,每每潸然泪下。 图1:年笔者在苏黎世大学解剖学系参加Fisch教授举办的颞骨解剖学习班 难忘的教诲 “只有解剖训练按临床手术做,才能做到临床手术按解剖训练做” 天赐机缘,年得到Fisch国际显微外科基金会(FIMF)资助,有幸成为Fisch先生的Fellow。在此学习并非走马观花参观,而是严格按计划培训。众所周知,颞骨解剖是耳科医师的基本功,Fisch先生对此格外重视:不仅全天候开放颞骨解剖实验室、提供充足的颞骨标本和解剖工具,而且要求按《MICROSURGERYOFTHETEMPORALBONE》(TheZURICHDissectionGuidelines)从头做起。每一个术式、每一个步骤都要标准化,完成一个术式,必须请他过目、点评,确认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个术式。先生的理念是只有“解剖训练按临床手术做”,才能做到“临床手术按解剖训练做”,从而顺利实现从解剖到手术的跨越。 图2笔者在学习班上接受颞骨解剖训练 解剖训练的重要不言而喻,但仅掌握解剖是远远不够的。鉴于管理制度所限,笔者在瑞士不可能上台手术,但观摩手术毫无限制。原以为既然是观摩,比较轻松愉快,随便看看即可,但Fisch先生另有要求:首先要笔者阅读患者颞骨CT、分析听力图等,给出诊断意见及拟定手术方式,先生会直截了当地点评正确与否、丝毫不留情面;手术自始至终,先生动手操作、语言交流同步进行,不停的提出问题要我回答,再根据我的反馈进行评价,手术不停、交流不断,令人备感压力,必须聚精会神。初始交流并不流畅,毕竟我对先生庞大的理论体系并不熟悉。为了帮我尽快进入角色,先生慷慨解囊、赠送《Tympannoplasty,Mastoidectomy,andStapesSurgery》、《MicrosurgeryoftheSkullBase》。我如获至宝,白天解剖训练、观摩手术,晚上手捧宝书、认真研读。经过一段时间努力,终于可以对答如流。先生十分开心,笔者也非常享受手术室里的快乐时光。 严谨的治学 逐字推敲逐句打磨精益求精 幸运总是眷顾有准备之人,我追随先生学习之时,先生已不担任科主任,繁重的临床工作和行政管理任务显著减轻,自由支配时间大大增加。往往手术之后,先生并不着急离开,我便得以与先生更多交流。午后的办公室温暖如春,我们的交流逐渐达到无话不谈的地步,谈谈美国的HOUSE,说说意大利的SANNA,先生总能给出精确的评价。仗着熟悉程度的提高,本人冒昧提出翻译《MICROSURGERYOFTHETEMPORALBONE》(TheZURICHDissectionGuidelines)。先生初始不以为然,告知已有香港同道翻译此书。失望之余,借来港版一阅,发现问题,再找先生讨论:港版采用繁体字、不利于大陆同道学习,此为其一;更重要的是若干内容并不准确,很有必要予以校正以免以讹传讹。经过与先生深入探讨,终于获准翻译此书。为了便于讨论,先生特意在电脑上安装中文软件,将每一章节打印出来,二人反复推敲,力求精准。严复先生曾云:翻译的最高境界是信、达、雅,这当然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感谢Fisch先生鼎力相助,我们相信《颞骨显微外科技术》(苏黎世指南)虽未至亦不远矣! 悉心的指导 从术前检查到手术方案,再到术后复盘 快乐的时光总嫌太短:刚刚渐入佳境,转瞬已是归期,尽管百般不舍,还是按期回国。仿佛是为了检验学习效果,上班伊始就接诊了一例巨大颈静脉球瘤患者,仗着观摩过一例先生历时八小时、行云流水般地实施颞下窝A型入路、完美切除肿瘤,于是大胆接治此例患者。首先复习《MicrosurgeryoftheSkullBase》,按图索骥进行各种术前检查,把相关资料发给Fisch先生;先生迅速回复,完善术前准备、明确诊断分型。然后设计手术方案再发Fisch先生,得到先生具体指点手术要点、注意事项、应对措施。尽管全力以赴备战,手术过程依然艰难,经过浴血奋战、历时十六小时终于顺利完成第一例颞下窝A型入路手术。术中照片再次发送先生,与先生一起复盘手术过程、探讨利弊得失。直到把术后复查MRI结果发送先生、明确手术效果,才算圆满完成诊治工作。如此循环往复,一个个病例、数百封邮件,仿佛在欧亚大陆上空架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我在此地,先生在彼岸。 图3从年开始笔者受Fisch教授邀请,每年夏季赴苏黎世大学解剖学系担任高级颞骨解剖学习班和颅底解剖学习班Tutor 正是得益于Fisch先生不厌其烦的精心指点,我们的颅底临床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为了帮助我进一步开阔眼界,年起先生邀请我赴苏黎世大学解剖学系担任《AdvancedTemporalBoneDissection》、《SkullBaseDissection》学习班Tutor,收到邀请,既感荣幸,又觉惶恐。这两个学习班是Fisch先生多年精心打造的金子招牌,为世界各地培训了大批耳科医师。虽说举办解剖学习班并非稀罕之事,但与众不同的是先生的学习班具有明显特点:先生全程带教、历时八天,先理论、后操作,一个个手术、一步步解剖,层层递进、一气呵成。学习班结束之前,先生还要逐个点评每位学员的“作品”,既有肯定,也有指正,令人印象深刻。作为Tutor,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先领会Fisch精神,然后指导学员规范操作。另外,穿插介绍自己根据Fisch原则具体开展的临床病例以供学员参考。当然,学员中也不乏高手,可谓教学相长、相得益彰。 图年笔者(右一)医院高志强教授(右二)和冯国栋教授(左一)共赴苏黎世大学解剖学系参加第二届Fisch颅底论坛 最好的纪念 传承Fisch先生的精神 Fisch先生的学习班无疑是一种理想培训模式,可惜国内同行往往难以成行,为此,笔者从年开始模仿Fisch医院举办颅底外科学习班,全面拷贝Fisch、力争原汁原味、传播Fisch理念。几期下来,反响不错,但也发现问题:缺乏专门教材。有鉴于此,笔者花费两年时间,按照《MicrosurgeryoftheSkullBase》原则在天坛解剖室完成所有术式并予以拍照。感谢人民卫生出版社大力支持,拟定编辑出版。为了表示敬意,特请Fisch先生作序,不料竟遭婉拒。先生认为仅凭笔者发送的目录、部分照片等,不便动笔,必须阅读全书再说。万不得已,只好恳请出版社排版之后预印一册,快递苏黎世,所幸先生统揽全篇后欣然作序,终得圆满。此事虽小,但Fisch先生治学之严谨由此可见一斑。先生之序下笔千言、可以称之为一篇简明现代耳外科史,为拙作增色良多,不胜感激。 点滴体会,不免挂一漏万;管中窥豹,实难达到全面。叹为观止,先生高居山巅;大师远去,风范长存人间。周年之际,借用陈寅恪推许王国维(《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向Fisch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 本文编辑:杨力实金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lmc.com/mbyfl/9244.html |